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3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浓度茼蒿器官水浸提液对西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0.001、0.01、0.1 g?mL-1的干茼蒿根、茎叶、花水浸提液处理西瓜种子,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及胚根鲜质量,研究茼蒿水浸提液对西瓜种子的化感抑制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茼蒿器官(根、茎叶、花)水浸提液对西瓜种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升高,抑制作用越强,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鲜质量均低于对照,因此,茼蒿水浸提液浓度在0.001~0.1 g?mL-1对西瓜种子萌发存在明显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研究了菜心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花粉母细胞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呈正四面体型;菜心绒毡层细胞是同时型的,均来自初生壁内层,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继续发育成2-细胞花粉: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细胞,成熟时为3-细胞花粉。  相似文献   
13.
菜薹花芽分化及BrcuFLC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制作石蜡切片研究了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 var. utilis Tsen et Lee)早熟品种‘油青49’和晚熟品种‘油青甜菜心80天’的花芽分化过程,结果表明,当展开2~3片真叶时花芽分化开始启动。用已报道的拟南芥Flowering locus C (FLC) 基因和FRIGIDA (FRI) 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从两个菜薹品种中均克隆得到了两个决定开花的关键基因,并命名为BrcuFLC (GenBank登录号为EF138603)和BrcuFRI (GenBank登录号为EU700362)。半定量式RT-PCR表达分析表明, BrcuFLC基因在早、晚熟菜薹品种的不同发育时期表达存在差异,表达量随真叶数增加而逐步减少,但在晚熟品种中BrcuFLC表达量降低幅度小;BrcuFRI则在早、晚熟品种的所有阶段表达都较低。BrcuFLC在菜薹不同部位表达的情况不同,在茎、叶中的表达强,花次之,根中表达较弱;而BrcuFRI在早、晚熟品种根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3个部位。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烯效唑、B9、水杨酸处理种植在大棚基质中的大西洋脱毒试管苗,比较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对植株的生长有促进效果,以100 mg.L-1处理具有最佳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处理出现的负效果越大;B9喷施的植株单块茎重和总块茎重均以2 500 mg.L-1浓度的处理最高,且大、中大薯在总块茎数所占的比例最大;水杨酸以400 mg.L-1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芹菜在重金属镉、铅胁迫下的生理变化规律和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特性,采用营养液培试验,研究镉(Cd)、铅(Pb)单一及复合胁迫对芹菜体内Cd/Pb富集、叶绿素、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抗氧化酶(SOD、POD)活性的影响,并用RT-q PCR技术检测了根尖细胞内抗氧化酶基因(Cat、Gpx、Mn-sod及Apx)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Cd~(2+)、Pb~(2+)单一及复合胁迫下芹菜茎叶中Cd~(2+)、Pb~(2+)含量均随胁迫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大,说明芹菜对Cd~(2+)、Pb~(2+)的吸收互为协同作用;6~8 mg·L-1Cd~(2+)和60~80 mg·L-1Pb~(2+)单一及复合处理对芹菜整个生长期内叶绿素、MDA、GSH含量及SOD、POD活性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低浓度下单一及复合胁迫对叶绿素合成有促进效应,高浓度、长时间胁迫时,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单一及复合胁迫对MDA、GSH含量及SOD、POD活性的影响均为Cd~(2+)-Pb~(2+)交互Cd~(2+)Pb~(2+),但单一Cd~(2+)浓度≥4 mg·L-1时,叶绿素含量大于Cd~(2+)-Pb~(2+)交互及单一Pb胁迫;Cd~(2+)、Pb~(2+)对芹菜叶POD和SOD活性的影响相似,均表现为"低促高抑";MDA、GSH含量随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单一及复合处理下Cat、Gpx、Mn-sod及Apx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其表达量的降低幅度为Cd~(2+)-Pb~(2+)交互Cd~(2+)Pb~(2+)。综上,Cd~(2+)、Pb~(2+)胁迫对芹菜的生理和抗氧化系统均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二者具有协同性,这为江西省鄱阳湖区芹菜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菜心的顶端分生组织为试材,对影响菜心cDNA-AFLP体系的关键因子进行了探讨,以期建立适于菜心转录组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体系。结果表明:Trizol法适用于菜心总RNA提取;SMART双链cDNA合成法效率较高,其中第二链cDNA合成的最佳循环数为24个;Taq I/Ase I分步各酶切3 h可使双链cDNA酶切完全;预扩增体系以模板稀释20倍,27个循环扩增效果较好,退火温度对扩增结果影响不大,但Mg2+对PCR扩增影响较大,经比较加入2.5μL Mg2+(25 mmoL/L)的预扩及选扩电泳的效果均最佳;预扩产物稀释20倍用于选择性扩增,其PAGE电泳可以获得丰富且重复性好的带型。cDNA-AFLP分析体系的优化与建立为菜心抽薹开花分子机理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自噬在Cd胁迫小白菜生长中的作用,采用营养液培法研究了Cd胁迫下小白菜生长量、叶绿素、活性氧、MDA及抗氧化酶活性与自噬的关系。结果表明:随Cd2+浓度增加,小白菜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片褪绿,根系变短,并产生细胞自噬;叶绿素荧光参数F_m、F_v/F_m和Qp显著降低,而Qn、Y(NPQ)显著升高,SPAD值则"先升后降";H_2O_2、O_2~-·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显著,其中O_2~-·增幅较H_2O_2大;SOD、CAT、APX及总抗坏血酸值为"先升后降",而GSH-Px、ASA则持续上升,差异显著;根、叶中MDA含量升高,且叶比根过氧化损伤更为严重。由此,Cd应答可激活小白菜发生自噬;随Cd~(2+)浓度升高,ROS累积诱导自噬小体形成,然而自噬发生不足或过量都直接导致植株DNA损伤和程序性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测抽薹相关基因BrcuDFR-like/BrcuAXS 的功能,通过PCR 和RACE 的方法克隆了菜薹BrcuDFR-like/BrcuAXS 基因的cDNA 和gDNA 全长序列。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 332 bp,编码312 个氨基酸残基。对应的gDNA 全长为2 460 bp,含有8 个外显子和7 个内含子,内含子总长为1 042bp,其中第3 个内含子最长,为401 bp。内含子中含有多个基本转录元件和顺式作用元件,如光应答元件、赤霉素响应元件、参与抗性和胁迫应答元件、热响应元件、WRKY 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及干旱胁迫元件MYB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等。利用半定量RT-PCR 分析表达模式,发现BrcuDFR-like/BrcuAXS 随菜薹花芽形态逐步建成直至抽薹开花,其表达量逐渐增强,与其它物种DFR-like 基因的表达模式更吻合,由此预测该基因在菜薹生长发育阶段编码DFR-like 酶的可能性大于编码AXS 的可能性,其功能可能与菜薹营养分生组织向花分生组织转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赣蝶8号是以B66为母本,以B7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西瓜一代杂种。全生育期99 d(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1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主蔓第1雌花节位为第8~11节。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果皮浅绿色覆深绿色粗齿形条带。果肉大红色,肉质细脆,风味佳。果皮硬韧,耐贮运,单瓜质量6.7 kg左右,每667 m2产量2 600 kg左右,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用基质盆栽法,研究氮、磷、钾施用量与微型薯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钾肥与产量几乎呈直线相关,增施钾肥可提高微型薯的产量;适宜的磷肥质量浓度能稳定提高微型薯产量;氮肥施用量超过250mg/L不利于微型薯产量的形成。氮、钾肥对微型薯产量存在正向互作,氮肥一定时增施钾肥可获得高产,且钾肥用量越多增产效果越显著;磷、钾肥对产量也存在正向互作,钾肥用量超过400mg/L时,微型薯产量迅速提高。多元回归和频率分析表明,无土栽培微型薯氮、磷、钾最优组合方案为N274.23mg/L,P 59.94mg/L,K 603.46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