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黑斑瘤蛾Nola melanota Hampson的寄主植物和生活史在国内外都未见报道,1995年首次在贵阳发现时危害紫薇十分严重。为了探索该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在贵阳和长沙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对黑斑瘤蛾卵,幼虫及蛹茧进行了描述,报道了该虫的年生活史,发生特点,危害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并据此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芬 《中国农业教育》2006,(5):20-21,64
目前不少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盲目设置、重复设置以及重专业外延、轻专业内涵建设等问题。高等农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的领导,立足本校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拓展相结合,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对湖南农业大学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及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等方面进行探索,并介绍其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污泥蓼茎中抑制甘薯天蛾幼虫生长发育的活性成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究污泥蓼(Poloygonum limicola)对甘薯天蛾(Herse convolvuli)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活性及其有效成分,通过叶碟法测定了该植物提取物对甘薯天蛾3龄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活性,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制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500 mg/L污泥蓼茎甲醇提取物处理甘薯天蛾3龄幼虫48 h的生长发育抑制率为57.3%.从污泥蓼茎中分离得到karptioctoxicoral,medicarpin和5-甲氧基黄烷酮(5-methoxyflavone).当甘薯天蛾幼虫每头口服剂量为50,400 μg时,karptioctoxicoral对该虫48 h的抑制率分别为17.3%和81.6%;medicarpin和5-methoxyflavone没有表现出生物活性.Karptioctoxicoral为活性成分,其作用方式为胃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机选择南昌某兔场养殖的的獭兔,从十二指肠中分离出多株乳酸菌,对其中7株优势菌用常规生化法结合分子鉴定法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7株优势菌均为G+杆菌,生化特性与乳杆菌相符,分子特性与唾液乳杆菌相符。结论:7株优势菌均为唾液乳杆菌,唾液乳杆菌为獭兔肠道的优势常在菌。本试验可为开发獭兔源益生菌制剂提供优质的后备菌株分离方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学生评教使师生关系出现了日益尴尬的现象,影响了学生评教的实际效果。高校学生评教须结合工作实践,着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科学的学生评教观,选择多样性的评教标准,制定多层次的评教指标,确定学生视角的评教内容,采取对话式的评教辅助手段,正确利用评价结果,切实保证高校学生评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校内部教学信息收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建立教学信息收集体系的具体工作实践,并阐述了这一体系对教学改革发挥的积极导向作用及质量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18.
使用4.5%敌·毒颗粒剂防治小白菜地地老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敌.毒颗粒剂对小地老虎防治效果较好,使用量为37.5~52.5kg/hm2,药后15d的保苗效果超过90%,防虫效果达到95.1%以上,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一种新发展的从头算演化方法,对高压下固态硅烷进行分子晶体结构预测,重点关注硅烷在25~300GPa压力区间相结构的变化,以及金属相结构的转变条件.当加压至55GPa时,除了搜索到与最新金刚石压砧实验结果一致的结构(I-42d,I41/a)以外,同时还搜索到新的C2/c结构,并与I41/a结构共同稳定存在于55~240GPa的压力区间.在上述整个压力范围,硅烷均保持良好的绝缘性,直至压力达到240GPa才转变为Pbcn结构,并表现出金属性.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已有的实验高压状态方程数据;验证了硅烷的金属化相变仅发生在200GPa以上,排除硅烷在60GPa发生金属化相变而导致其失去透明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木槿作为一种良好的园林观花灌木,兼具食用、药用等经济价值。针对国内木槿育种的落后现象,以木槿种子为材料,进行秋水仙素倍性诱导,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两方面开展诱变株的鉴定。结果表明,种子萌发2d后,用0.2%秋水仙素浸泡12h,其变异率达100%,是比较理想的诱导组合。形态学观察发现诱变后的植株呈现矮化、增粗、节间缩短等多倍化现象;气孔也呈现出变大与密度变小的多倍化效应;流式细胞术从DNA含量直方图上,能快速、准确地鉴定诱导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