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长寿花花序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不同消毒时间、最佳芽丛诱导与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用 0 .10 %升汞对花序进行消毒 5 min时效果最好 ,污染率为 2 0 % ;最佳分化与增殖培养基为 MS+2 .0 m g· L- 1 6- BA+1.0 0 m g· L- 1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 :1/2 MS+0 .10 m g· L- 1 NAA.  相似文献   
12.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起始于花芽分化,有关花芽分化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至今已有百年之久.Luckwill(1974)提出内源激素平衡调控花芽分化的假说[1].  相似文献   
13.
杏落花落果生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哈尔滨地区东北杏(Anneniaca mandshurica(Maxim.)Skv.)有关落花落果现象进行调查,并对杏花器做了解剖学研究,以探求杏落花落果的原因。结果表明,杏落花落果现象严重,不同地点落花率在31%~100%之间;同株不同部位落花率在31%~65%之间。在花器结构上出现花被片萎缩、子房变小、花柱未伸长等现象。研究认为,杏落花落果及雌蕊败育与品种特性、树体营养状况、外界环境因子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北部全年低温时间较长,西部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是制约黑龙江农牧业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为了筛选出与黑龙江省气候和土壤类型相适应的牧草,本研究对从俄罗斯引进的鲁梅克斯新品种‘ЩавельЧемпион’在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5个具有代表性的种植点阿城、肇州、逊克、嫩江和呼玛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肇州的生长状况明显差于其它地区,而在嫩江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其它地区;产量则表现为阿城、逊克和嫩江较高,产量均在150t·hm-2以上,肇州和呼玛略低,但产量也均在120t·hm-2以上。从营养数据可以看出,阿城种植区的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地区(P0.05),其中粗蛋白为18.41%,粗脂肪为3.82%;肇州种植区的粗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地区,含量为10.75%,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P0.05)其它各种植区,达到14.85%;嫩江种植区钙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地区;肇州种植区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地区。结果表明,引进新品种‘ЩавельЧемпион’适应性强,能够在黑龙江省不同区域不同土壤上种植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白三叶无性系植物种群分株间的资源分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研究了白三叶无性系种群各部分的资源分配。结果表明,水分通过匍匐茎的移动,在母株,幼分枝和老分枝中,水分和氮代谢是整合的。在光、水分和土壤营养充足条件下,新的,幼分枝输入足够的水分和氮,使老分枝和母株促进一个水平。幼分枝的输出并没有降低相互联接的老分枝和母株的生长,根的能值与年龄显著相关,植物体的各部分的能值各异。  相似文献   
16.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以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的花瓣为培养材料,在MS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NAA),进行矮牵牛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MS+6-BA(2.0 mg.L-1)+NAA(0.1mg.L-1)培养基愈伤组织发生的较早,数量多,培养基为最佳分化培养基,不定芽发生早,粗壮,数量多,玻璃化程度很小;诱导不定根时,1/2 MS+NAA(0.5 mg.L-1)培养基诱导生根的时间较早,不定根发生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黑龙江省车前科(Plantaignaceae)车前属(Plantago L.)的3种野生车前种子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为黑龙江地产药材车前属植物的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显微观察、生物学对比等方法,对种子形态和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车前的种子形态存在差异,平车前的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通过低温和赤霉素协同处理有利于大车前和车前种子的萌发。因此,大车前和车前的种子在引种驯化前需要经过低温处理。  相似文献   
18.
北青兰(Dracocephalum argunense)叶片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青兰叶片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外植体不同消毒时间 ,愈伤诱导及芽丛形成、生根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 ,用 0 .10 %升汞对叶片消毒 3m in效果最好 ,污染率为 2 6 .70 % ,并且萌发率达到 90 %以上 ;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 MS+2 .0 0 mg· L- 1 6 - BA +0 .5 0 m g· L- 1 NAA;最佳分化与增殖培养基为 MS+2 .0 0 mg· L- 1 6 - BA +0 .2 0mg· L- 1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 1/2 MS+0 .0 5 m g· L- 1 NAA  相似文献   
19.
早春类短命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早春类短命植物是生长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的一类草本植物,在早春迅速开花展叶,在初夏时完成结实和种子传播,随着上层乔木展叶,早春类短命植物地上部分迅速枯萎。这些植物主要分布于东亚、北美。早春类短命植物的抗寒性,繁殖策略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生态特性。文章总结了北温带早春类短命植物的科属及其分布情况,同时对早春类短命植物在区系分类、繁殖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为早春类短命植物抗寒基因资源在农作物中的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任明玄  李凤兰  胡宝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1991-11992,12023
膨胀素是一类能够诱导植物细胞壁松弛的蛋白。目前发现的膨胀素基因家族共由4个家族组成,分别为α-膨胀素、β-膨胀素、类α-膨胀素和类β-膨胀素。简述了膨胀素基因家族及其进化历史,概括介绍了近年来发现的膨胀素功能,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膨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