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47篇
  56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基于离散单元法,对螺旋输送机进行模拟仿真,研究螺旋外径与料槽之间的间隙以及物料摩擦系数对螺旋输送机输送量和功率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间隙与物料尺寸相同时,输送机输送量降低且功率消耗急剧增加;随着物料与输送机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螺旋输送机输送量降低,功率消耗增加;物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对输送机输送量和功率消耗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2.
研制了5X-5型风筛式清选机,介绍了整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并重点介绍了喂料装置、前除轻系统、筛选系统、后提升系统与后除轻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风选系统设计为正、负压双风系,实现喂料端和出料端两次除轻杂,提高除杂能力;筛选系统设计为上下筛箱等惯量反向配置,降低震动和噪音;筛动电机实现无级调节,转速范围为200~1 000 r/min。对小麦种子进行试验,并检测主要技术参数为获选率99%,净度98%,有害杂草籽清除率90%,破损率0.092%,实际千瓦小时生产率0.65 t/(kW.h),噪声84 dB(A),粉尘浓度6.8 mg/m3。  相似文献   
73.
研制了5XW-5型窝眼滚筒分选机,介绍了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重点介绍了窝眼滚筒部件的工作原理、设计以及主要参数。分选部件采用上下滚筒并联形式,滚筒转速在38~48r/min范围内无级调节。对小麦种子进行试验,检测结果为:实际生产率5.1t/h,除短杂率87%,获选率98.5%,破损率0.03%,噪声84.7dB(A),千粒重高于选前0.17%。  相似文献   
74.
为了研究固定床上下换向通风干燥机理,确定合理烘干工艺参数,根据通风加热干燥过程中小麦和介质空气之间热质传递关系,采用经典PDE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小麦固定床换向通风干燥计算机模拟的离散化模型。此模型可计算出小麦实时干燥状态、批次小麦干燥耗时、能耗经济成本等,并能依此推算出最优作业参数。经实际验证,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整床层小麦平均含水率模拟值和试验值的相关系数r达0.995,模型模拟可用于不同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的最优通风温度和风量分析。论文分析了换向通风干燥过程床层小麦含水率和温度变化规律;根据小麦收获时天气状况,选择环境温度20~35℃,环境相对湿度20%~85%范围,以批次烘干单位质量湿小麦能耗成本最低为优化判据,确定通风温度、风量及对应单位质量小麦烘干能耗成本,为实际小麦烘干工艺参数设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酶法提取白灵菇深层发酵菌丝体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为提高白灵菇菌丝体多糖得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白灵菇液态深层发酵菌丝体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中的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4因子的最优化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白灵菇菌丝体多糖提取条件模型,并利用回归模型结合Matlab软件对工艺条件的最优组合、各单因子效应以及双因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2.53%、酶解温度39.6℃、酶解时间3.2 h、pH值7.2时,多糖得率最高可达8.23%。  相似文献   
76.
胡良龙  胡志超  王海鸥  计福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14-9015,9069
对农业工程学科的定义、学科对象及其研究性质、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概述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建设现状、学科分类及学科的发展特点。根据现阶段国内发展需求,指出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为适应全球发展的新变化,就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及其技术发展进行探讨与思考,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7.
为满足花生分段收获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在对中国现有花生摘果装置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该机传动系统采用柴油机为动力源,具有2条传动系统分支,分别为夹持输送装置传动系统和摘果装置传动系统;摘果装置为叶片式双辊筒差相组配结构形式,倾斜配置安装;夹持输送装置采用单夹持链与输送导轨相夹紧的结构。通过摘果性能试验,测试摘果滚筒转速大小、夹持输送速度对花生荚果摘净率、破损率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摘果滚筒转速对摘净率及破碎率影响均极为显著,夹持输送速度对摘净率的影响为极显著,而对破损率影响不显著,设计的摘果机在作业条件下,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较好地满足半喂入式摘果机具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8.
5.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北京市,100081; 6.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摘要: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分析我国棉油糖蔬果茶药等8个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新情况、存在的短板不足,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攻方向和主推技术。结果表明,与2020年相比,预计2021年棉花、油菜、花生、甘蔗、蔬菜、茶叶、中药材综合机械化率分别提高2.7个百分点、3.4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仅有林果提高不到1个百分点。需关注的问题主要有,全国还有超过1 000 khm2的棉花、超过1 000 khm2的甘蔗、超过1 800 khm2的花生未实现机收,超过4 200 khm2的南方冬闲田需要扩种油菜;蔬果茶药生产机械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机可用、有机不好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南方与丘陵山区农田条件不宜机,传统种植模式不宜机,国产机具作业质量和可靠性有待提升;棉花花生残膜污染严重。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经济作物机械化主攻方向和主推技术,如国产采棉机质量提升与残膜高效回收,油菜宜机化品种选育与联合机械作业,夏花生免膜种植与高效清洁收获,甘蔗低含杂收获与制糖工艺改制,典型蔬菜品种标准化种植与高效收获,果园茶园宜机化标准建园和管理,中药材重点品种生产机械定制化研发等。  相似文献   
79.
气吸式花生精量穴播器取种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设计的气吸式花生精量穴播器,在自行搭建的性能试验台上,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全因子试验方法,在不同吸种孔线速度、吸种负压的条件下对其取种性能进行试验,分析各因素对穴播器取种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获得最佳的工作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吸种孔线速度对其取种性能影响较为显著,低速时穴播器排种盘转动较慢,吸种时间相对较长,吸种合格率有所提高;随着吸种负压提高,种子易被吸种孔吸附,空穴率降低,但重播指数相应提高。在满足机具作业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当吸种孔线速度为0.33m·s-1、吸种负压为4.65kPa时,设计的穴播器取种性能达到最优,此时合格指数为96.0%、空穴指数为0.67%、重播指数为3.33%,较好地满足了花生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0.
本文在分析微波冻干工艺过程及真空冷却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真空冷却预处理的微波冻干加工工艺方案,并以WDG-5型微波冻干设备为平台,试验研究其可行性。重点开展了真空冷却预处理工艺试验以及三组不同工艺方法对微波冻干的影响研究:A.真空冷却后再冷库冻结;B.真空冷却后无冷库冻结;C.无真空冷却处理。真空冷却工艺试验中,在处理22min后胡萝卜片达到冰点,物料失水16.5%,在处理60min后,物料表层和芯部温度分别为-41.2、-29.5℃,物料总失水20%。三组冻干试验中,A、B两组干燥初期微波安全加载功率相对较高,冷冻干燥时间比C组缩短了2h,总耗电比C组分别节省19.9%、17.3%;三组试验的冻干胡萝卜片在水分含量、复水率、颜色等指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A、B两组胡萝卜片Vc保存率达到82.5%,而C组Vc保存率为68%。结果表明,在微波冻干工艺中应用真空冷却预处理技术,可简化加工工艺,有效改善了冻干初期的微波低压放电问题,缩短干燥时间,降低能耗,并提高Vc保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