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学   35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高梁-苏丹草杂交种(皖草2号、京科草1号)与高梁、苏丹草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结果表明,与高梁和苏丹草相比,高梁-苏丹草杂交种的生物产量高,其中,皖草2号的鲜、干物质产量比苏丹草722选分别高83.8%和121.9%,京科草1号的鲜、干物质产量比722选分别高98.6%和139.9%;杂交种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无氮浸出物含量低;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产量及总能量均最高,高梁次之,苏丹草最低,杂交种饲用品质的改善主要是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显著提高;从物质分配和能量形成的角度分析,茎秆和叶鞘是鲜物质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干物质产量和能量的形成过程中,茎秆、叶鞘和叶片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不同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株高对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留茬30 cm处理的总鲜草产量为14.1 kg·m-2,总干草产量为1.90 kg·m-2,显著高于留茬20 cm和留茬10 cm处理;其粗蛋白(CP)和粗纤维(CF)含量较高,粗灰分(CA)和无氮浸出物(NFE)含量较低。株高130 cm时刈割与对照处理(株高95 cm)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CP、NFE含量较低,CA和CF含量较高;株高60 cm刈割处理的CP、NFE含量高,CA和CF含量低,但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综合分析5项饲用营养成分和总能量(GE)产量,留茬高度30 cm、株高95 cm时刈割可实现墨西哥玉米生产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53.
生态因素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播期、覆膜调控,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试验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光合面积与根系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光合面积和开花期根系数量与产量都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同播期条件下,开花期掖单13光合面积和开花期根系数量大于登海1号。适宜生态条件下,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小,果穗发育整齐一致。掖单13穗长较大,易于形成大果穗,高产潜力大,但高温弱光条件下,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大,果穗发育不整齐。  相似文献   
54.
随着我国玉米品种的更替,产量大幅度提高,其产量性状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体现在:穗粒数增多,果穗变长、变粗,穗行数、行粒数增加,产量显著提高。在中密度条件下对产量提高相对贡献率最大的是穗粒数(直接通径系数DPC=1.0844),对穗粒数贡献最大的是穗长(DPC=2.302)和穗行数(DPC=0.7791);在各密度处理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的构成要素—公顷粒数和千粒重相比较,对产量贡献最大的是公顷粒数(DPC=0.7212),其次是千粒重(DPC=0.3860)。植株和穗位变高、茎秆变粗,耐密性增强,抗病、抗倒伏能力增强,当代品种更具高产稳产特性。  相似文献   
55.
生态因素与玉米酶活性代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生态区、不同播期及不同海拔高度处理,子粒的各种生化指标存在差异。不同生态区的绿叶持续期差异较大,新疆的绿叶面积较山东长8~12d,且成熟期绿叶数也比山东多出5~6片。叶绿体色素总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不同播期处理,果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较早播期处理高于较晚播期,不同品种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不同品种间,YD22>HO115>Sc704。子粒中各种与活性氧代谢有关物质含量也存在差异,随播期推迟和海拔高度增加,SOD、MDA活性逐渐增加,CAT活性逐渐降低,而POD活性随着播期推迟而降低,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56.
作者综述了近50年来我国玉米品种的更替状况、叶源特性、籽粒库特性和其它影响产量的生理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7.
玉米不同穗型品种粒、叶内源生理特性的群体调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50个主栽玉米品种进行划分,通过密度调控,对不同穗型玉米品种粒、叶内源生理特性进行了深入探讨,试验结果如下:各穗型玉米品种同一生育时期相比较,叶片的功能强弱依次为紧凑大穗型品种掖单13、紧凑小穗型品种掖单4号、平展大穗型品种沈单7号.密度对不同穗型玉米品种叶片生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饲用营养价值比较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对粮饲兼用玉米鲁单50(LD50)、高油玉米高油115(HO115)和青饲玉米科多4号(KD4)进行比较研究表明: KD4的鲜、干物质产量最高,较LD50高100%、72.2%,粗蛋白和粗纤维的产量也最高,较LD50高80%、149%;HO115的粗脂肪产量最高,较LD50高62%,粗蛋白的产量也较高;LD50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KD4,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产量都最低.不同  相似文献   
59.
在第一报中,我们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变化规律作了报道。本文则就夏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与转移规律进行分析。 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前人已做了不少的研究,但大都着眼于群体的吸收量或仅对某个时期、某些器官的养分进行过分析。本试验是以玉米丰产群体为条件,以个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全生育期对各器官中的养分状况进行测定分析,目的是了解玉  相似文献   
60.
玉米种苗转化过程中盾片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掖单22玉米种苗转化过程中盾片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成熟玉米种子盾片中的主要贮藏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肪,它们分别贮藏在蛋白体和脂体中,没有发现含有淀粉粒的质体。在萌发过程中,盾片中的蛋白体和脂体都呈现解体—生成—再解体的过程。种苗转化的第8天部分质体中出现淀粉粒,不久淀粉粒被降解。盾片不同部位的细胞内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