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学   35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高温对玉米籽粒淀粉合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农大108和山农3号为试材,采用田间生长箱增温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高温对玉米淀粉合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期(出苗后0~28 d)高温处理对玉米的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第2期(出苗后29~57 d)和第3期(出苗后58~86 d)高温处理显著降低玉米产量,以第2期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同时高温降低1,6-二磷酸酯酶(FBPase)、磷酸蔗糖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的活性,且以第2期降低的幅度最大;籽粒淀粉含量,以第1期高温处理高于对照,其他2个处理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72.
本文通过播期调节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适宜条件下不同类型高产玉米品种都能发挥高产潜力。晚熟品种掖单13对温度、光照变化反应敏感,花后高温、光照不足严重影响其产量。登海1号花后最适日均温为25.41℃,掖单13为24.15℃。  相似文献   
73.
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4,自引:7,他引:74  
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开花期达最大值.紧凑型品种在适宜高密度下具有较高的群体光合速率,易获高产,平展型品种在适宜低密度下,大喇叭口期上部叶>上部叶下部叶,平展型品种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高产群体光合最适叶面积指数紧凑型品种6-7,平展型品种4-5.玉米开花后的群体光合速率与生物产  相似文献   
74.
 对甜质型(Zea mays L. Seccharata Sturt)和普通型玉米(Zea mays L. Indentata Sturt)籽粒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甜质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蔗糖合成酶(SS)(包括合成与降解两个方向)和酸性蔗糖转化酶(Invertase)活性高于普通型玉米。甜质型玉米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高于普通型玉米,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和淀粉脱分支酶(SDE)活性低于普通型玉米,甜质型玉米SDE活性低是大量积累水溶性多糖(WSP)的直接原因,总淀粉积累量少和直链淀粉比例小是GBSS、SBE、SDE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本文简要介绍了山东省第一个专用型饲用玉米新品种山农饲玉7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结合品种特性提出了其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6.
氮肥用量、时期对墨西哥玉米产量及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采用池栽方法研究了氮肥用量、时期对一年生夏播墨西哥玉米(Zea mexicana)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并运用概略养分分析法来评价其饲用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夏播墨西哥玉米生长季内刈割3茬,叶片对产量与品质的形成贡献最大;在中氮(300 kg·ha-1)和高氮(600 kg·ha-1)2种水平下,氮肥用量对第1茬草产量的影响大,底肥肥效仅持续作用到第2茬的叶片;第2茬的茎鞘及第3茬的整个收获部分都表现追肥效应。增施氮肥提高了粗蛋白(CP)、粗脂肪(EE)的含量,降低了粗灰分(CA)、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氮肥水平对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NFE)及总能量(GE)的产量影响程度大于施肥时期,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底肥肥效降低而追肥肥效增加;酸性洗涤纤维的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是由于干物质产量提高的幅度大于含量降低的幅度。在较高氮肥水平下,底肥一次施入有利于提高产量及其饲用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7.
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通过设置7.50、11.25和15.00万株/ha 3个种植密度,研究其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的饲用物质产量显著降低,但群体鲜物质和干物质产量显著增加,且在高密度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全株玉米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差异显著,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以及总能量的产量显著增加。合理的增加种植密度,并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动力2003进行调控,可以改善玉米的植株性状,获得较高的饲用物质产量,提高全株玉米的饲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8.
79.
夏玉米硫素吸收与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夏玉米(Zea mays L.)植株硫的百分含量在一生中呈现前期高、 后期低的变化趋势, 有两个吸硫高峰期分别为: 拔节—大口、 开花—乳熟期, 分别占生育期吸收总量的26.18 %和25.14%。 拔节到大口期吸硫强度最大达0.439 kg/hm2d, 开花后仍保持较高的吸硫 强度(为0.184 kg/hm2d), 形成百公斤籽粒需硫量为0.186 kg。 植株硫开花  相似文献   
80.
高油玉米花粉直感等遗传效应对普通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通过大田试验筛选出了高油玉米为普通玉米单交种授粉来达到增产和提高普通玉米含油量、蛋白质含量的组合。所筛选出的3个组合(SN3×HO115、SN3×HO298、SN98-1×HO298)中,与普通玉米自身相比较,子粒产量分别提高1 457.6、1 465.1和1 363.1 kg/hm2,油产量分别提高296.1、323.3和300.8 kg/hm2,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296.0、15.6和389.6 kg/hm2。高油玉米的花粉直感及与普通玉米杂交的杂交优势效应在大田玉米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