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1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63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4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01.
为了深入研究水稻幼穗发育及调控机制,经60 Co-γ射线诱变处理,获得一小穗退化突变体spd-hp73。经考察,与野生型hp73(CK)相比,该突变体生长势较弱,生育期提早,株高偏矮,分蘖数较少,包颈明显;同时,还显示出异常的花序结构,主要包括小穗严重退化,每穗粒数显著减少,着粒密度很低和结实率下降等。遗传分析表明,spd-hp73小穗退化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spd-hp73。利用519个SSR分子标记,以spd-hp73×浙7954的448个单株F2作为定位群体,将小穗退化突变基因spd-hp73初步定位在第4染色体长臂RM471和RM273之间,与RM471和RM273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2.2cM和9.4cM。该结果为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2.
转基因水稻“克螟稻”选育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相似文献   
203.
室内研究了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2号和华池B6叶片中的CrylAb杀虫蛋白在稻田水稻土中的降解动态。分别将克螟稻2号的粉碎叶片和华池B6的整张叶片埋入3种土壤(即老黄筋泥田、青紫泥田和黄松田)中,此后每隔6~10d测定土壤或叶片中的CrylAb含量。克螟稻2号粉碎叶片中的CrylAb均以处理后的前36d,尤其是前6d的降解较快,其中在青紫泥田中最快,黄松田中最慢。在处理后6~36d内,不同土壤中的CrylAb残留量有显著差异,黄松田中的明显最高,老黄筋泥田中的次之,青紫泥田中的为最低;此后土壤间的残留量差异逐渐缩小,至处理后78d差异已不明显。土壤淹水可显著加快华池B6叶片中CrylAb的降解,且淹水后其降解动态在不同土壤之间十分相似;淹水对CrylAb降解的促进作用仅发生在前12d之内,此后多数时间内残留量在淹水与非淹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建立了各处理中CrylAb降解的动力学指数方程,相应地得出了其降解的半衰期。还讨论了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等因子对土壤中CrylAb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4.
 以我国主栽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为起始材料,利用3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干种子,经多代选择选育了一个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的新型不育系玉兔S。该不育系苗期性状明显比原亲本培矮64S差,但成熟期的主要农艺性状、育性特征、配合力、抗病性及稻米品质均与培矮64S相仿。补偿性生理机制研究表明,在分蘖、拔节和开花阶段玉兔S叶绿体内腺苷酸激酶和RuBP羧化酶的活性要比培矮64S高。遗传研究表明,白化转绿型突变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控制,并在幼苗阶段特异性表达。对不育系玉兔S在两系杂交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5.
种子微创取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种子微创取样装备是面向生物育种技术中的种子切片取样环节,基于机电控制、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种子基因样本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的智能化工具,其推广和应用可有效提升种质资源培育的效率和质量,助力种业振兴。本文首先介绍了种子切片检测的历史背景和装备研究现状,随后将种子微创取样关键技术系统地划分为种子分离、位姿调整、夹持输送、取样和样品收集与清洁技术,并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进行了阐述和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种子切片装备发展要求和应用场景,归纳了种子切片取样装备面临的切割理论不足、多尺度通用性差、系统集成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为: 加强种子切片装备基础理论研究;多尺度通用化种子切片平台开发;发展全生产环节智慧取样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206.
浙大嘉锡优610是浙江大学联合浙江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以柱头外露率高的早熟晚粳三系不育系嘉锡A作母本、穗大粒多的广亲和籼稻恢复系DR610为父本所培育的新品种,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220269),大田表现产量高、抗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南部以及安徽省、湖北省沿江粳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单季晚稻种植。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特征特性、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