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1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63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4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具有较低和中等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浙辐504和IR64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发现胚乳外观存在4种类型:乳白色、云雾状、透明状及各外观混合体。与胚乳外观紧密关联,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也相应有4种含量水平:明显低AAC变异型、浙辐504型、IR64型和介于双亲的中间型。RVA谱分析表明,不同胚乳外观的淀粉粘滞特性差异明显。透明状外观尽管AAC相仿,但个体间淀粉粘滞性分化明显,只有个别优良品系的RVA谱与优质亲本IR64相似。表明以胚乳外观标记和RVA谱理化指标辅助选择可有效控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粘滞性,是改良早籼稻米品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2.
青菜子叶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苗龄、培养基中Agar浓度、BA与NAA的组配和添加AgNO3、GA3对子叶产生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5~9d苗龄的外植体最易诱导出不定芽;培养基中BA浓度是影响不定芽形成的关键,BA浓度低于2mg/L,不定芽难以发生,BA6mg/L与NAA0.05mg/L的搭配有利于不定芽形成;在一定范围内不定芽发生频率随着Agar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培养基中添加5mg/L AgNO3,2~3mg/LGA3可以提高不定芽的发生频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青菜离体再生体系,利用该体系能够获得较高的芽苗再生频率,但存在着青菜基因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3.
水稻Wx基因(CT)n微卫星标记与稻米淀粉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引物484/485对龙特甫Ax371F2群体的36个单株进行Wx微卫星(CT)n检测发现,微卫星标记是共显性标记,3种类型标记的分离比是8:15:13,符合盂德尔分离定律,进一步将同-Wx基因型植株上的种子混合测定淀粉品质,发现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pparentamylosecontent,AAC)、糊化温度(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GT)、胶稠度(gel com  相似文献   
34.
空间技术诱发的水稻早熟突变系的品质性状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空间技术诱发产生的 9个水稻早熟突变系分析表明 :与原亲本相比 ,突变系的外观品质变化明显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出现高、中、低 3种变异 ;多数突变系的淀粉粘滞特性和碱消值比原亲本差 ,少数相似 ;胶稠度与原亲本相仿或明显改良 ;除突变系SP5 0 1外 ,农艺性状变差 ,但千粒重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35.
稻谷短期贮藏过程中稻米品质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稻谷收获后在短期贮藏(4个月)过程中,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糊化温度(碱消值)和碾磨品质均无明显变化,但香味主要成份2-乙酰-1-吡洛淋(2-AP)含量明显下降,Della在5℃和35℃下贮藏4个月,2-AP的含量分别下降了17.8%和68.1%;用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得的稻米淀粉谱(RVA谱)的崩解值和碱消值,以及米饭的硬度和粘性在贮藏过程中增加或下降,这种变化在低温下较小,在高温下较大。  相似文献   
36.
水稻胚乳突变体筛选与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左晓旭  郑涛  舒小丽  舒庆尧  吴殿星 《核农学报》2006,20(2):118-122,89
本文在简要介绍胚乳的发育、组成及品质性状遗传的基础上,综述了与淀粉、蛋白质和微营养相关的系列胚乳突变及相关性状的基因定位。胚乳突变主要包括糯性、暗色、云雾状、糖质、皱缩、粉质米、低直链淀粉、高直链淀粉、低粘滞性、高抗性淀粉、低水溶性蛋白、蛋白体缺失、高赖氨酸、高铁、低植酸等方面。  相似文献   
37.
水稻黄叶突变体光合特性的日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水稻黄叶突变体黄玉B及其亲本龙特甫B孕穗期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所进行的研究表明:(1)在自然日照条件下,当光强上升到1043.4μmol/m2.s时,野生型出现光饱和点并表现出光抑制现象,而突变体没有出现光饱和点;(2)在野生型出现光抑制阶段(12:00—14:00),突变体的光合速率(Pn)、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量子效率(фPSⅡ)、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热耗散(NPQ)均高于野生型。突变体在强光条件下(PFD>1149.2μmol/m2.s)能有效利用光能并耗散过剩光能,其对强光光响应能力优于野生型亲本。  相似文献   
38.
cry1Ab 基因在转基因"克螟稻"后代中的遗传稳定性及表达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不同世代的转基因“克螟稻”后代为实验材料,研究了cry1Ab基因在不同世代间的遗传稳定性及表达特性。结果表明:cry1Ab基因在“克螟稻”后代中不仅能通过有性世代稳定传递而且能在有性世代交替中保持表达的稳定性,同时cry1Ab基因在“克螟稻”后代中表达表现出了一定的时空特性,主茎、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各部位Cry1Ab蛋白含量均不同、但均以茎、叶、叶鞘中表达量较高,根中表达量则相对较低,其中以成熟  相似文献   
39.
低植酸作物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任学良  舒庆尧 《核农学报》2004,18(6):438-442
对植酸的含量与贮存形式及其生理功能、低植酸作物的营养功能、低植酸突变体作物的培育与研究、低植酸突变的分子遗传学特性及其可能机理进行了综述 ,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在二系杂交水稻种于生产中,由于母本雄性不育不彻底,往往造成自交种子污染;在不育系繁种时,由于与外源花粉串粉杂交或机械混杂,因此难以保证不育系纯度。作者选用叶绿素缺失突变体为模式标记,讨论了标记性状必需具备的条件及其应用方法。最后以一个转绿型白化突变体为例,证明了标记性状对当代及F_1杂种优势无负效应,从而证实了这一去杂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