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科学   34篇
  11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高粗茎秆农作物切割刀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粗茎秆农作物无适用切割装置和切割刀片性能不佳,研制了回转式切割器及配套切割刀片,并分析了切割刀片用材、结构和金相显微组织等对切割效率与使用寿命的影响。计算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刀具结构合理,刀片切割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田间适应性强,适宜于高、粗茎秆农作物的收割,生产效率高,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2.
4WG-1.5型高秆芦苇收割机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我国南方芦苇生产的实际,如收割季节短、劳动强度大,研制了适应南方地区的芦苇收割机,重点解决了芦苇的收割、输送、铺放及收割机与拖拉机的挂接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3.
免耕播种机新型锯切防堵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针对免耕播种机作业中的堵塞问题,提出以锯齿圆盘为切刀的防堵装置,利用部分正交多项式试验设计方法,对锯切防堵装置用于玉米秸秆切碎的功率消耗和抛撒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影响功率消耗的主次顺序为秸秆覆盖量、前进速度、动定刀间隙、锯齿圆盘转速和锯齿圆盘离地间隙。试验结果表明:锯切防堵装置结构新颖,功率消耗低,可作为免耕播种机的防堵装置。  相似文献   
54.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清选装置气固耦合仿真分析中缺乏准确可靠的离散元仿真参数的问题,该研究以宜收获时的联合收获油菜脱出物为对象,基于颗粒离散元法的EDEM仿真软件对主要组分接触参数进行标定。开展了油菜茎秆径向单轴平板全压缩试验,测量分析了油菜茎秆泊松比、弹性模量等特征参数;通过斜面法和自由跌落试验测定了籽粒、茎秆、荚壳和钢板间静摩擦系数及碰撞恢复系数,确定了颗粒模型接触参数取值范围。以茎秆堆积角为试验指标,通过基于EDEM 的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茎秆堆积角有显著影响的参数,开展了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了显著性参数最优取值范围,进一步通过Box-Behnken试验建立了显著性参数与茎秆堆积角的二阶回归模型,优化得出了茎秆接触参数最佳组合。标定结果表明:显著性参数最优组合为茎秆-茎秆静摩擦系数0.707、茎秆-茎秆动摩擦系数0.015和茎秆-钢板动摩擦系数0.012,在接触参数最优组合条件下,茎秆仿真堆积角与实际堆积角相对误差为0.54%。在标定参数组合下,基于DEM-CFD开展了油菜联合收获旋风分离清选装置气固耦合分析,并进行了台架验证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旋风分离清选清洁率为94.42%,损失率为3.96%,与台架试验相对误差分别为2.81%和7.48%,验证了标定参数的可靠性,可为油菜联合收获离散元仿真分析提供基础接触参数。  相似文献   
55.
为适应小田块油菜种植机械化的需求,利用振动破坏散粒体架空的原理,设计一种棘轮振动式油菜播种机,确定其主要结构和运行参数,得出在满足油菜播种各行稳定性和均匀性条件下,其排种单元最大的排种频率为6.3Hz,最大理论作业速度为0.55m/s;分析棘轮转速与排种装置单行排种量稳定性、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和总排种量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棘轮转速为20~45r/min时,排种装置具有良好的排种稳定性和均匀性;当棘轮转速为40r/min时,总排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和各行一致性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1.08%和2.74%,且种子破损率为0.38%,能够满足播种机标准JB 6274.1-2001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6.
藜蒿扦插机分苗取苗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藜蒿扦插的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研制了一种藜蒿扦插机。介绍了该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藜蒿苗秆在分苗、取苗机构中的运动规律,建立了藜蒿苗秆分苗、取苗过程的运动模型及其在分苗、取苗过程中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方程,确定了分苗过程中苗秆的速度vp取0.02 m/s、加速度ap取1.2 m/s2时和取苗过程中苗秆最大角速度为1.9 rad/s 、最大角加速度为6.6 rad/s2,回程过程气嘴接头最大角速度为2.2 rad/s、最大角加速度为14.0 rad/s2时能有效实现分苗和取苗,并应用MATLAB软件分析了藜蒿苗秆的轨迹、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规律,验证该机分苗取苗机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农产品技术创新可能遭遇到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要有效规避我国农产品技术创新的风险,必须科学决策农产品技术创新的模式。通过具体分析认为,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技术创新模式是转移式技术创新、模仿式技术创新和继承式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8.
精播机输种管对排种均匀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台架试验,借助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和Lab Windows CVI软件编制的排种性能指标统计程序,计算了种子经输种管后其性能指标差值的真值估计区间,试验结果:表明管径对性能指标的影响呈极显著性,且输种管的结构参数以管径为22mm、管长为500mm、输种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匹配,有利于保证相对较高的排种均匀性。  相似文献   
59.
我国食品干燥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概述我国食品干燥机械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的食品干燥机械发展着重在提高干燥机生产率,向大型化、系列化发展,改进和现有设备和干燥工序,强化干燥过程,干燥机组合使用,降低热能消耗;加强环保功能等几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0.
绿肥翻青是绿肥植物转换为绿肥的关键生产环节,然而绿肥翻青技术与机具的缺乏是制约我国绿肥机械化生产的重要因素。为此,分析了目前国内绿肥翻青常用技术,比较了几种典型绿肥翻青技术与机具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绿肥翻青机的研究应朝着通用性好、能耗低、效率高等方向发展,同时在着手绿肥生物特性及其茎秆的机械物理特性的研究基础上,加强绿肥翻青技术与装备向多功能联合作业和智能化无人驾驶操作方向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