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中国几种典型土壤酸碱缓冲容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2.
为延长杏鲍菇货架期,研究了乙烯吸收剂对杏鲍菇在20℃贮藏10d的主要品质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吸收剂处理可减缓杏鲍菇货架期间的呼吸速率及膜透性的增加;减缓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总糖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下降.2.5kg杏鲍菇使用18~27g乙烯吸收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3.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是提高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管理服务质效、加强各部门间协同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试验基地为例,阐述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注重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强化信息化管理数据挖掘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徐聪  吴迪  王磊  李传哲  杨苏  孙丽  汪吉东  张永春  艾玉春 《土壤》2021,53(3):491-498
通过对两个小麦生长季进行田间监测,探究了施用菌渣对黄河故道区低产田土壤理化性质、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用菌渣(CK),施用低量(6 t/hm~2;S1)、中量(12 t/hm~2;S2)和高量秸秆质菌渣(18 t/hm~2;S3),施用低量(6 t/hm~2;B1)、中量(12 t/hm~2;B2)和高量木质菌渣(18 t/hm~2;B3)。结果表明:相比CK,施用菌渣后第1年和第2年的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32.4%~51.8%和38.8%~101.2%(P0.05);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每施用1t/hm~2的菌渣,可提升小麦产量0.21t/hm~2(P0.01);不同菌渣类型间的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无显著差异(P0.05),秸秆质菌渣18 t/hm~2处理下可获得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施用菌渣2年后,0~10 cm土壤有机质显著提升24.7%~57.7%(P0.05),且0~10 cm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分别降低了11.6%~18.2%和20.8%~35.7%(P0.05;B1处理除外);根系形态指标与小麦产量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菌渣施用对小麦苗期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分叉数的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小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0~10 cm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菌渣施用后土壤有机质水平提升、物理结构改善是产量增加的关键机制。本研究表明,针对土壤有机质水平低、物理结构较差的黄河故道区低产田,施用菌渣是改善该地区土壤物理特性,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快速提升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5.
不同有机物料投入下黄河故道土壤有机碳积累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黄河故道潮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结构差是限制当地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问题,通过连续施用不同有机物料,探究不同有机物料投入下,黄河故道区典型土壤的有机质积累特征,为该区土壤的快速固碳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案。【方法】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单施NPK肥作为对照(CK),其他处理在单施NPK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6000 kg/hm2 (M1)、有机肥12000 kg/hm2 (M2)、树枝菌渣6000 kg/hm2 (B1)、树枝菌渣12000 kg/hm2 (B2)、秸秆菌渣6000 kg/hm2 (S1)、秸秆菌渣12000 kg/hm2 (S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与CK相比,外源有机物料施入会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和有机质含量,增幅范围分别为21.7%~58.3%和37.4%~70.1%,产量的增加直接导致进入土壤的秸秆残渣及根茬碳相应增加38.9 kg/hm2~76.9 kg/hm2,致使 B2处理增产保肥效果最佳。就有机物料种类而言,用量为12000 kg/hm2的树枝菌渣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提升幅度最大,比相同用量的有机肥和秸秆菌渣高26.2%和57.0%,秸秆菌渣的碳库管理指数最高,但与树枝菌渣相比无显著差异。树枝菌渣由于碳氮比高,在土壤中分解慢,相同用量下,矿化消耗的碳量低于秸秆菌渣和有机肥,单位碳投入下的呼吸量比秸秆菌渣和有机肥低42.3%和29.3%。【结论】用量为12000 kg/hm2的树枝菌渣由于碳投入量大,矿化消耗少,对黄河故道潮土有机质提升效果最好,玉米增产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