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1篇
  24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山东省龙口市北马镇1 000 hm2的科技示范区为研究区,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上,采用Geostatistical Analyst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Kriging插值方法研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该分析过程中,发现影响分析工作结果精度的是Kriging插值模型的选择及Cross-Validation交叉验证法的检验与系数修正.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龙口市北马镇0~20 cm耕层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含量空间相关性中等,速效磷含量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有机质含量空间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42.
利用同一群育成的种番鸭群体,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的繁殖方式.自然交配组,包括1087只母鸭和225只公鸭.人工授精组,包括1384只母鸭,以及60只公鸭.除了人工授精组的公鸭单笼饲养外,所有鸭的饲养管理与大生产相同.根据母鸭产蛋特点将其产蛋期分为3个阶段:产蛋前期(1~4周)、产蛋中期(5~14周)以及产蛋后期(15~24周).采用固定的孵化程序,以孵化第10天、第32天的照蛋情况以及出苗情况统计入孵种蛋的受精率、胚胎早期死亡率、胚胎中期死亡率、胚胎晚期死亡率以及孵化率.结果显示:人工授精可以显著提高种蛋受精率(P<0.001),但是对孵化期间的胚胎发育没有影响;种鸭周龄对受精率和孵化性能影响显著,随着周龄增大,受精率逐渐上升;而在产蛋的后期,孵化性能出现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3.
苏伟  陈敏 《湖南农业》2009,(9):28-28
1.确定适宜的晚稻播种期特迟熟品种播种期为6月8日左右,迟熟品种为6月15日左右,中熟品种为6月20日左右。相同品种在湘北比湘南应提早5天左右,同一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播种期提早二三天。2.防止过多施用氮肥提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始穗期喷施“谷粒饱”,促进抽穗和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44.
45.
鸡舍室内温湿度对蛋鸡成活率、产蛋率及蛋品质量等有着重要影响,保持鸡舍内合适的温、湿度对对提高养鸡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以集约型养鸡场喷淋杀菌降温前后的温湿度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测定了鸡舍内喷淋前后,室内左前、右前、左后、右后、中心温湿度变化情况,鸡笼上中下三层温湿度变化情况,得出喷淋对鸡舍室内温湿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6.
免耕及直播密度对油菜生长、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研究免耕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并初步了解导致免耕油菜产量降低的障碍因素,同时探讨晚播条件下免耕直播油菜的适宜直播密度.[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比较免耕和翻耕条件下土壤紧实状况及杂草发生情况的差异,以及耕作方式对油菜生长,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同时探讨免耕油菜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生长特点及其养分利用状况.[结果]免耕条件下土壤容重明显高于翻耕,整个生育期二者平均相差0.11 g·cm-3.与翻耕相比,免耕油菜田杂草生长量大,导致养分竞争加剧,杂草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为翻耕处理的1.9、2.4和2.5倍.免耕条件下整个生育期油菜的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比翻耕处理降低了18.2%、17.1%、16.4%和20.2%.在种植密度为30万株/hm2时,与翻耕相比,免耕处理油菜籽减产10.7%.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与低密度处理(30万株/hm2)相比,高密度处理(60万株/hm2)的杂草数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降低了40.5%和56.4%,而整个生育期油菜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则分别平均增加了55.3%、46.7%、53.6%和50.2%,油菜籽产量也提高了43.1%.[结论]油菜在免耕条件下会出现土壤紧实度大、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受抑以及杂草过多竞争养分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产量降低.而在晚播条件下增加直播油菜的种植密度是提高油菜籽产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中适宜的直播密度为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47.
王臻  吴连喜  苏伟  孙崇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89-14093
为了有效提取树冠边界、树冠顶点和树高信息,提出了一种考虑下层木高度的树高查找模型。该模型通过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分水岭方法分割滤波处理后的LiDAR数据和Quickbird影像获取树冠边界;取树冠内最高点作为树冠顶点,提取树高;并利用W eibull函数预测下层木高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有效地提取树冠边界,树高信息与野外实测的高度信息的R2=0.93,W eibull函数预测R2=0.93,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48.
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法干燥蕌头,考察干燥时间和功率对蕌头中水分含量及硫代亚磺酸酯保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蕌头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随着干燥功率增大,时间延长,硫代亚磺酸酯保留率逐渐下降.为最大程度地保留蕌头中的硫代亚磺酸酯,干燥时间不宜超过14 min,工作电流不宜超过125 mA.  相似文献   
49.
采用农户抽样调查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湖南省油菜施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油菜种植中有机肥的施用比例为87.7%,施用最普遍的是人粪尿和猪粪尿.化肥品种中,尿素和复合肥的施用比例分别为53.5%和51.8%,而单质磷、钾肥及硼肥的施用比例较低.全省油菜氮、磷、钾肥平均总投入量分别为132 kg/hm2、47 kg/h...  相似文献   
50.
优良桑树扩繁基本都是靠嫁接方法,这种方法受到穗条数量的限制、砧木亲和性等问题,而传统的通过桑果种育苗周期又太长且无法保证品种性状一致,即无法大量快速推广优质桑树品种,而组织培养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采用优质桑树的一部分通过培养发育成完整植株,直接就是所需品种的实生苗,快速无毒并且性状稳定。但是具体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急需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