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和模式,论述了形式多样的任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龄巨桉人工林枯落物和细根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巨桉工业人工林为对象,采用"空间换时间法",研究一个轮伐期巨桉林枯落物和细根碳储量,结果表明,1~6年生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为0.641~6.648 t·hm-2,不同年龄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1年为2.263±1.022 t·hm-2,2年为3.414±1.873 t·hm-2,3年为2.270±1.262 t·hm-2,4年为2.305±1.664 t·hm-2,5年为3.011±1.630 t·hm-2,6年为4.139±2.509 t·hm-2,6年生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最大.枯落物凋落量在年龄序列中表现为"高-低-高"的趋势;1~6年生巨桉林细根碳储量为0.101~0.637 t·hm-2,不同年龄巨桉细根碳储量1年为0.318±0.109 t·hm-2,2年为0.308±0.139 t·hm-2,3年为0.255±0.154 t·hm-2,4年为0.263±0.076 t·hm-2,5年为0.390±0.128 t·hm-2,6年为0.438±0.199 t·hm-2,6年生巨桉林细根碳储量最大,3、4年生较小,这与细根生物量的年龄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4种退耕模式细根(草根)分解及N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原状土芯法对光皮桦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HN)、光皮桦人工林(H)、扁穗牛鞭草(NC)、柳杉人工林(LS)4种退耕模式细根(草根)分解、影响分解的质量指标及N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模式细根(草根)分解速率符合Olson单指数分解模型,年分解常数(k)分别为1.06,0.93,1.32,0.86,分解1年后干质量损失率分别为65.49%,60.55%,73.32%,57.51%.在1年研究期内,各模式细根(草根)分解过程中的C/N与细根分解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N含量无关,其中光皮桦细根分解速率还与C含量有关.分解90天后,各模式细根(草根)木质素含量与分解速率关系分别为,H,LS呈显著负相关(P≤0.05),HN呈较弱负相关(P=0.087),NC不相关(P=0.279).分解1年后N初始含量最高的HN具有最高的N释放率,N初始含量最低的LS具最低的N释放速率,4种模式N释放速率大小顺序为HN(70.12%)>H(56.49%)>NC(46.67%)>LS(21.76%),N初始含量高是导致此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森林土壤是氮最重要的贮藏库,且发挥着重要的氮源、汇和库的功能,而其氮素贮存和输入过程也显著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经显著改变了全球的氮素输入,造成了森林衰退及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森林土壤氮贮量及氮输入过程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中综述了森林土壤氮贮量和生物固氮、大气氮沉降、凋落物归还、施肥等氮素输入途径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争论焦点问题进行了提纯、分析。最后,归纳出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剥落分离法对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与三倍体毛白杨+自然草2种模式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化学特性进行研究表明:两模式林地非根际土C/N值和pH值均大于其对应的根际土。自然草模式根际与非根际土C/N值大于黑麦草模式根际与非根际土,而pH值却相反,黑麦草模式根际(或非根际)土pH值大于的自然草模式根际(或非根际);两模式根际与非根际土N/P值(有效N与有效P的比值)接近14:1;两模式根际与非根际土速效K在4—5月均处于低谷,10-11月处于高峰;黑麦草模式根际土C/N值与速效K呈现较显著正相关,自然草模式根际土C/N值与N/P值呈现较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发展效益农业,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确保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是我国当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较好地发挥我省种业的优势,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专用玉米种子产业,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强化专用玉米种子的生产,这对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面对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要,研究和探讨如何抓住机遇,搞好专用特用玉米的生产与开发,形成优质、高效、高产的特色农业,有效地壮大和发展辽宁的种子产业,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饲料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膨胀,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面对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知识经济推动全球经济的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即将全面开放市场的情况下,中国饲料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预见变化,如何应付挑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应从战略的高度审视饲料企业的生存环境,根据发生的变化做出明智的选择以求得生存、发展。 1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选择 所谓企业经营战略是指在竞争的环境里,为实现企业长期经营目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的条件进行估量和…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温度(10,20和30℃)条件下分别向土壤中添加光皮桦细根(直径<2 mm)与扁穗牛鞭草草根混合物(处理1)、光皮桦细根(处理2)、扁穗牛鞭草草根(处理3)和柳杉细根(处理4)这4种处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细根的种类、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均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产生影响;120天后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都显著大于对照(P<0.05);在60和120天后,处理1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都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5);温度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表现为30℃>20℃>10℃,对易氧化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表现为10℃>20℃>30℃(P<0.05)。  相似文献   
19.
以巨桉工业人工林为对象,采用“空间换时间法”,研究一个轮伐期巨桉林枯落物和细根碳储量,结果表明,1~6年生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为0.641~6.648t&#183;hm^-2,不同年龄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1年为2.263&#177;1.022t&#183;hm^-2,2年为3.414&#177;1.873t&#183;hm^-2,3年为2.270&#177;1.262t&#183;hm^-2,4年为2.305&#177;1.664t&#183;hm^-2,5年为3.011&#177;1.630t&#183;hm^-2,6年为4.139&#177;2.509t&#183;hm^-2,6年生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最大。枯落物凋落量在年龄序列中表现为“高一低一高”的趋势;1~6年生巨桉林细根碳储量为0.101~0.637t&#183;hm^-2,不同年龄巨桉细根碳储量1年为0.318&#177;0.109t&#183;hm^-2,2年为0.308&#177;0.139t&#183;hm^-2,3年为0j255&#177;0.154t&#183;hm^-2,4年为0.263&#177;0.076t&#183;hm^-2,5年为0.390&#177;0.128t&#183;hm^-2,6年为0.438&#177;0.199t&#183;hm^-2,6年生巨桉林细根碳储量最大,3、4年生较小,这与细根生物量的年龄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荣丽 《现代农业》2011,(2):77-77
蓝莓在国际市场上属高档果品,被列入世界第三代水果行列。蓝莓不仅口感好,而且是极好的保健佳品,蓝莓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蓝莓,又名蓝浆果,学名越桔,属杜鹃科越桔属浆果类灌木。蓝莓产业始于蓝莓栽培,蓝莓栽培最早始于美国,从上个世纪300年代,栽培历史不到100年。目前,蓝莓栽培已遍及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波兰、日本等30余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