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8篇
  55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喷施氯化钾对小白菜体内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叶面喷施0.134 mol/L(1%)的KCI溶液对小白菜生长及其体内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出苗后35天连续喷施KCl溶液9、12、15天和出苗后50天连续喷施KCl溶液3、6、9、12、15天均能明显降低小白菜叶片硝酸盐含量,而叶柄硝酸盐含量只有在连续喷施KCl溶液15天时才有所降低:连续喷施KCl溶液0~15天均不影响小白菜可食部分生物量.连续喷施KCl溶液可增强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但没有改变根系TTC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92.
油菜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与其氮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给氮(N)高效油菜品种的选育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土培实验对不同油菜品种在不同N素水平下各生育期的根系活力、根系吸收表面积、根系体积以及一级侧根数与N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菜的整个生育期里,不同N素水平对油菜根系的形态及生理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均随着施N水平的增加而升高;正常施N条件下全生育期的一级侧根数,苗期的根系体积、吸收表面积与油菜N效率密切相关,而根系活力对N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不施N条件下全生育期的一级侧根数、根系活力,苗期以后的根系体积、吸收表面积与油菜N效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
不同品种油菜氮效率差异及其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以氮胁迫与正常供氮条件下的子粒产量比值作为氮效率系数,探讨了不同品种油菜氮效率差异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供试5个油菜品种的氮效率有显著差异,其氮效率系数的变化范围是0.37~0.69。在氮胁迫条件下,氮高效品种的植株含氮量与氮素累积吸收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茎叶可溶性糖含量与硝态氮再利用量高于氮低效品种。在正常供氮条件下,高潜力品种的植株含氮量低于低潜力品种,但由于其生物量较高,氮素累积吸收量并不低于低潜力品种,甚至苗期的氮素累积吸收量高于低潜力品种;高潜力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茎叶可溶性糖含量与硝态氮再利用量高于低潜力品种。说明上述4种生理指标均可作为评价油菜氮效率及增长潜力差异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94.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莴苣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桂容  周旋  田昌  彭辉辉  张玉平  荣湘民 《土壤》2019,51(4):641-647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种类有机无机氮肥配合施用对盆栽莴苣土壤N_2O排放规律及排放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不施肥(CK)、不施氮肥(PK)、施纯化肥(NPK)、有机无机肥配施1(20%猪粪氮+80%化肥氮,NPKM1)、有机无机肥配施2(20%沼渣沼液氮+80%化肥氮,NPKM2)和有机无机肥配施3(20%猪粪堆肥氮+80%化肥氮,NPKM3)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莴苣生育期各处理施肥后土壤N_2O排放出现多个峰值,出峰时间和大小不一;累积排放量随着生育期的进程逐渐增加,处理间差异更为明显。莴苣生育期各处理土壤N_2O平均排放通量及累积排放量范围分别为0.10~0.25 mg/(m2·h)和1.37~3.42 kg/hm2,大小均表现为NPKNPKM2PKNPKM1NPKM3CK。土壤N_2O排放系数范围为0.13%~0.68%,大小表现为NPKNPKM2NPKM1NPKM3。与NPK处理相比,NPKM1、NPKM2和NPKM3处理莴苣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均分别降低48.08%、25.75%和48.30%,产量分别增加48.66%、22.13%和53.76%。总之,施用纯化肥会促进菜地土壤N_2O的排放,而不同种类有机无机氮肥配施能有效减少N_2O排放且提高作物产量,以猪粪类配施效果最佳。因此,有机无机配施是菜地N_2O减排、降低蔬菜种植中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5.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各减量20%配施腐植酸(900 kg/hm~2)、生物炭(2 250 kg/hm~2)对水稻产量和氮、磷流失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够削减水稻田面源污染的田间施肥技术。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施肥,氮、磷各减量20%及减量后配施生物炭、腐植酸对水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对秸秆和籽粒中氮、磷、钾含量亦无显著影响;但相对于氮、磷各减量20%处理,在氮、磷各减量20%的基础上同时增施生物炭和腐植酸能显著提高双季稻的株高、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产量。常规施肥处理田面水中氮、磷质量浓度总体上显著高于其他氮、磷减量配施生物炭、腐植酸处理;且相对于氮、磷各减量20%处理,采用在氮、磷各减量20%基础上配施生物炭、腐植酸的施肥方式,田面水中平均总氮、总磷质量浓度分别减少了3.18%~16.35%、3.23%~13.21%,明显降低了氮、磷流失风险。其中,氮、磷减量20%同时配施腐植酸和生物炭处理双季稻产量高,且氮、磷流失少,是最好的施肥方式,该施肥方式相比于氮、磷各减量20%处理早稻田面水中总氮、可溶性氮、铵态氮、硝态氮、总磷、可溶性磷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16.35%、13.45%、17.39%、14.06%、13.21%、13.95%,晚稻田面水中分别下降了10.51%、10.78%、9.43%、16.90%、12.90%、13.33%。  相似文献   
96.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典型菜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比较不同种类有机无机氮(N)肥配施后典型菜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差异,揭示施用有机物料后微生物在调节土壤肥力中的作用,以猪粪、沼渣沼液和猪粪堆肥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CK)、不施N肥(PK)、纯施化肥(NPK)、有机无机肥配施1(20%猪粪N+80%化肥N,NPKM1)、有机无机肥配施2(20%沼渣沼液N+80%化肥N,NPKM2)和有机无机肥配施3(20%猪粪堆肥N+80%化肥N,NPKM3)等6种施肥模式,连续3年(2011-2013年)研究不同有机无机N肥配施对典型菜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季和莴苣季生育期间土壤细菌数量呈上升趋势,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且栽培后季较前季高。与NPK处理相比,NPKM1、NPKM2、NPKM3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提高2.27%~26.16%(小白菜季),15.06%~40.82%(莴苣季);真菌数量提高33.62%~47.10%(小白菜季),39.64%~52.27%(莴苣季);放线菌数量提高6.59%~38.21%(小白菜季),20.97%~29.66%(莴苣季)。有机无机N肥配施可以促进菜地土壤微生物大量繁殖。与NPK处理相比,NPKM1、NPKM2、NPKM3处理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的活性。有机无机N肥配施可以促进菜地土壤酶活性的提高。各处理蔬菜产量分别为6.73~22.50 t/hm2(小白菜),21.54~47.79 t/hm2(莴苣),大小均表现为NPKM3NPKM1NPKM2NPKPKCK。相关分析表明,小白菜和莴苣产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之间均存在密切关系。总之,有机无机N肥配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维持菜地较高的土壤肥力,有利于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和高效生产,以猪粪堆肥配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7.
为了摸清当前牛群的生产、结构、管理情况,通过走访口头提问调查。结果表明,道县牛的养殖以散户、自然放牧为主,其养殖规模有待扩大,养殖方式和管理有待改进,草—畜综合发展有待加强。从而得出道县养牛潜力巨大,道县养牛实际调查的结果与建议,对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8.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农业生产中稳产增产、减少化肥施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生产模式。为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合理比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梯度(0%、10%、20%、30%、40%和50%),分析了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差异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和氮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处理比较,20%的替代比对早稻的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了5.8%,对晚稻的产量构成因素(穗长增加16.1%、有效穗数增加7.4%、实粒数增加11.8%、千粒重增加11.1%、结实率增加4.5%)均有显著的增加效果,且早、晚稻分别显著增产13.9%和18.6%,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4.7%和4.9%。替代比例与早、晚稻产量的拟合方程得出产量最佳的替代比均为21%。有机肥氮配施比例越大,田面水氮浓度越低,减少了氮素径流损失风险。因此,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的比例20%时,既可以提高水稻增产潜力,又能降低稻田氮素流失风险和适当减少稻田化学氮肥施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旱地土壤施用生物炭减少土壤氮损失及提高氮素利用率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该试验采用土柱室内模拟的方法,旱地土壤上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炭(0、0.5%、2%、4%、6%、8%),通过模拟降雨淋洗,探讨生物炭对旱地土壤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能延缓NO3-和总氮淋洗速度,生物炭添加质量百分数达2%及以上时,可显著降低总氮和NH4+淋洗,其添加质量百分数达4%及以上时,可显著降低NO3-淋洗,而添加少量生物炭对氮的淋洗无影响;NO3-淋洗量占旱地土壤氮素淋洗总量的84%~90%,而NH4+仅占0.4%~2%;各处理下不同土层间土壤全氮含量均无差异,而不同处理间土壤全氮含量差异显著,当生物炭添加质量百分数达2%及以上时,土壤全氮含量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生物炭添加百分数与土壤全氮之间满足极显著的指数关系(R2=0.9944)。因此,在旱地土壤上施用生物炭量至少达2%以上才能显著减少氮素淋洗和增加土壤全氮含量,达到减少土壤氮素损失和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由氮素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改善土壤肥力的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探讨油菜施用包膜复混肥的增产机理。采用多地区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包膜肥料对油菜产量、生物量、根茎比、秸秆产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混肥相比,全量包膜复混肥油菜产量平均达到2 501.00 kg/hm2,比全量普通复混肥平均增产13.72%,半量包膜复混肥产量平均达到1 690.27 kg/hm2,比半量普通复混肥平均增产6.34%;包膜复混肥的突出作用主要体现在油菜生长后期,能够更好地为油菜生长提供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