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篇
  68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为快速修复退化土壤提供依据。[方法]以除草剂污染土壤和荒地心土作为材料,利用温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有机肥和改良剂在短期时间内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相比,污染土壤的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经单施改良剂处理后效果不显著,以不同配比的有机肥和改良剂施用于土壤中效果显著提高,土壤的pH值和酶活性经单施改良剂和添加不同配比有机肥+改良剂处理后效果显著提高;而荒地心土养分、有机质含量和酶活性经单施改良剂、混施不同配比的有机肥+改良剂处理后效果均显著提高,土壤的pH值以添加20%有机肥+改良剂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2种土壤的容重均以添加10%和20%有机肥+改良剂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添加不同配比的有机肥+改良剂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  相似文献   
52.
刘芳  刘惠军  杨守军  董元华  张忠兰  孙维拓  刘新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53-16055,16065
[目的]阐明棕壤对金霉素的吸附行为特征。[方法]参照OECD Guideline 106,采用批平衡试验方法,研究了金霉素在不同耕作条件棕壤中的吸附与解吸行为。[结果]金霉素在棕壤中的吸附行为可以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型进行良好的线性拟合,所得lgKf值在2.962~3.014;滞后系数平均为0.021 9~0.033 5。[结论]金霉素在棕壤中的吸附能力较强,吸附机制属于物理吸附;金霉素在4种棕壤中的解吸过程均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4种土壤中金霉素的吸附参数Kf值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3.
何昕  蒋佳峰  董元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154-156,200
[目的]探究钾素对番茄青枯病抗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4个不同浓度钾素对番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并在接种青枯菌后,统计不同处理青枯病的发病情况,分析番茄叶片H_2O_2浓度、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提高钾营养浓度能够减轻番茄青枯病发病情况,钾素能够促进番茄的生长及对钾的吸收利用,在接种青枯菌后,钾素还能促进番茄叶片H_2O_2的合成,并提高叶片POD和PPO活性。[结论]钾素营养能够降低番茄青枯病的发生,钾素营养通过促进番茄的生长、钾素的吸收及生理抗性酶活性进而增强了对番茄青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54.
诺氟沙星对胡敏酸吸附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OECD Guideline 106批平衡试验,研究了诺氟沙星对胡敏酸吸附铜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热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单独存在以及铜与诺氟沙星共存时,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铜在胡敏酸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相关系数都超过了0.99,而诺氟沙星的存在降低了铜的吸附速率。在pH 3.0~5.5范围内,铜在胡敏酸上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方程,诺氟沙星的存在抑制了胡敏酸对铜的吸附,一个原因是铜与诺氟沙星形成带正电的络合物,胡敏酸对该络合物的亲和力比铜低,另一个原因是带正电的诺氟沙星阳离子与铜在胡敏酸上产生了竞争吸附,导致铜在胡敏酸上的吸附量降低。pH从3.0升高至5.5时,铜单独存在以及铜与诺氟沙星共存时,铜在胡敏酸上的吸附量均随pH的升高而增加,表明铜离子及带正电的铜与诺氟沙星的络合物是通过阳离子交换作用和静电作用力吸附到胡敏酸上。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存在时铜在胡敏酸上的吸附是一个吸附热及混乱度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55.
一种耐盐型保水剂对沙培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与肥料利用率较低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沙子代替土壤,通过加入自制耐盐保水剂(Salt-tolerant water detaining polymer, SWDP),进行钾肥淋溶和连续两茬玉米盆栽试验。盆栽试验按SWDP投加量设置4个处理,即SWDP投加量分别为0(空白)、0.5、1.0和1.5g·kg~(-1)沙子。结果表明,SWDP的加入有利于降低沙子中钾肥的淋溶损失,不同处理(SWDP投加量分别为0.5和1.0 g·kg~(-1)沙子)钾肥淋溶累积损失量较空白分别降低了12.69%和47.85%;不同处理干旱缺水组玉米植株的存活时间较空白分别延长了12、19和30 d;正常供水组,第一茬不同处理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较空白分别增加了8.83%、19.63%和22.39%,磷素吸收量分别增加了29.31%、30.19%和52.38%,钾素吸收量分别增加了11.61%、18.12%和20.27%;第二茬不同处理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较空白分别增加了55.50%、117.1%和143.7%,磷素吸收量分别增加了77.12%、161.3%和156.5%,钾素吸收量分别增加了55.42%、74.13%和84.33%。上述结果说明,在干旱甚至沙漠地区施入SWDP能够明显降低土壤养分的流失,提高土壤含水率和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56.
一株分离自连云港海域的赤杆菌Erythrobacter sp.YH-07对番茄枯萎病病原菌有较好的平板抑菌效果。通过单因子水平试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培养基配方及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酵母浸膏0.25%、蔗糖1%、蛋白胨1%、NaCl 3%和MgSO4·7H2O 0.03%;最优发酵条件组合为培养温度30℃,140 r/min摇床培养,接种量1%,装液量50 mL/250 mL,初始pH 7.0。优化后的平板抑菌能力提高了9.4%。温室盆栽试验表明,赤杆菌YH-07对番茄枯萎病有显著抑制作用,防治效果保持在50%以上。同时显著降低番茄根际土的真菌数量,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综上所述,赤杆菌YH-07能有效防治番茄枯萎病害,改善根际微生物数量结构,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7.
粉垄耕作是一种新型的深耕深松的耕作技术,与常规耕作方式不同,粉垄耕作能增加耕层土壤深度,从而更好地改善土壤结构.为揭示不同耕作方式对甘蔗种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粉垄耕作和常规耕作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RNA和18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生态位(非根际、根际和根表)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的...  相似文献   
58.
水稻对土壤中DDT及其系列降解物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琼  董元华  王辉  魏峰 《土壤学报》2008,45(4):686-692
在温室条件下,盆栽种植水稻(Oryza sativa,淹水土壤),设老化态DDT残留和新施入DDT两种处理,生长期126 d。研究结果显示:老化残留DDT在土壤中降解十分缓慢,而新施入DDT在土壤中降解相当迅速,GC/MS鉴定结果表明,降解物除DDD外,还有DDMS和DDMU。尽管土壤中老化残留的降解受到明显抑制,但水稻根系仍可吸收利用并向地上组织传输,因此不可低估老化残留的生物有效性。在新施入DDT的处理中,水稻根系对DDD的吸收量高达900 ng g-1,不过,根系向地上部组织传输DDX的能力极为有限。值得注意的是:水稻根系对土壤中DDMS和DDMU吸收的生物富集因子为DDD或DDE的3倍,表明DDMU和DDMS具有较母体化合物更为突出的作物可吸收利用性。DDX各组分从水稻根系向地上组织传输时,其分布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作物在吸收和传输DDX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或者DDX在这种吸收和传输过程中发生了进一步的降解。  相似文献   
59.
宜兴紫笋茶香气组成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宜兴古称阳羡 ,其南境分布大小茶场数十家 ,茶叶也是当地人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阳羡紫笋茶是众多茶树品种中的一种 ,其叶红中带紫 ,其芽酷似笋尖而得名。阳羡紫笋茶自唐肃宗年间 (公元 75 7~ 76 2 )列为贡茶至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岁月中虽经历了兴旺与衰落 ,但至今紫笋茶因其奇特的叶色和形状而受人关注。阳羡紫笋茶品种在当地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紫笋茶是宜兴地区茶树之独特品种 ,由此茶树鲜叶制成的红茶 ,其茶汤红亮、口感浓厚、茶香独特、回味甘甜、香味持久。但也有人认为 ,紫笋茶并不是茶的良好品种。通过实地考察和一些历…  相似文献   
60.
在上海地区地下水位 3m土壤 p H值为 7.81,含盐量为 0 .195 %的盐碱性土壤上 ,开展竹子移栽的试验研究表明 :采用堆土筑丘、人造地形结合改换栽培土 ,营造适宜竹子生长的土壤环境 ,是解决地下水位高的盐碱性土壤竹子移栽难题的关键 ,采取全秆通梢密植法当年形成竹林景观。人造地形高度为 12 m,坡度小于 5°,上铺 p H5 .6的微酸性山地红壤 0 .9m。移栽密度大、中、小经竹分别为每平方米 1支、2支和 3支。共移栽散生型、丛生型和混生型三大类 9个属 32种竹子 6 1410支(丛 ) ,成活率达到 96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