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9篇
  35篇
综合类   10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棉花氮素和SPAD值叶位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盆栽和大田氮肥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棉花氮素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叶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叶位叶片的含氮率、SPAD值之间及其与总叶片含氮率和植株含氮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不同叶位叶片含氮率、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存在差异,增加施氮量能提高叶片含氮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同时减小叶位间的差异;SPAD值对氮素的敏感性为倒4叶最高,倒2叶最低,而倒1、倒3叶的敏感性排序因品种不同而不同;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均以倒4叶与总叶片及植株含氮率相关系数最高;且适宜氮素水平下,初花期倒4叶SPAD值的变异系数最小。以某一特定叶片的SPAD值或以叶色差的大小来诊断棉花氮素营养状况时,倒4叶是较为理想的指示叶。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阜北农场冬小麦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的CO2源/汇关系进行长期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日变化,从9:00~19:00,绿洲小麦-土壤生态系统均为碳汇,到20:00由于光照有效辐射(PAR)降低,此过程又转变成碳源;从典型月变化来看,对CO2固定最多的是5月,其值达到了36.59 t/hm2,此时小麦进入抽穗期,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在整个生育期,冬小麦可以净固定CO2 122.60 t/hm2.  相似文献   
63.
新疆伊犁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伊犁地区第二次土壤调查,得到的土壤各类型分布面积、采样数据、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新疆伊犁地区0~6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新疆伊犁地区0~60 cm土壤有机碳总量为9.25 × 108 t,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4.44%,平均有机碳通量为11.81 kg/m2,这表明伊犁地区是一个巨大的碳库.  相似文献   
64.
南疆棉花生物量积累对氮肥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疆生态条件下,对不同氮素水平(0,155.25,207.00,258.75,310.50,362.25kg/hm2)处理下的棉花生物量积累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干物重积累符合Logistic模型,棉花生物量增长对氮肥反应敏感,不同的施肥量造成棉花生物量积累快速生长期的起始、终止日不同,使快速生长期内生物量积累的平均速率、最大速率等参数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进程,这是产量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施入氮258.75kg/hm2时,棉花最先进入快速生长期,快速生长期内生物量积累的平均速率、最大速率高于其它处理,特征参数协调,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5.
本研究以巴音布鲁克湿地和农田灰漠土原状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原位模拟降雨试验,利用LI-8100 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测定土壤的CO2排放,研究了不同降雨量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导致湿地土壤CO2释放速率显著增加(P<0.01),而农田土壤无显著差异。在其含水量无明显差异下,湿地不同降雨处理组的CO2排放量均大于农田组,湿地土壤CO2日累积排放量降水10 mm组> 降水20 mm 组> 对照组,土壤有机碳高的湿地土壤随降雨量增加,土壤短期碳损失高,而对低有机碳土壤(西北干旱区贫瘠土壤)短期碳损失影响不显著。降雨后农田土壤降水10 mm 组CO2排放与地表温度和5 cm 地温相关性极显著(P<0.01),其他各处理均未呈现显著相关。说明在干旱半干旱区降雨量对土壤CO2排放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沼肥施用方式对红枣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沼肥施用方式(沼液根施、喷施、涂干、随水滴灌)下的红枣光合特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沼肥施用方式下枣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以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为沼液喷施涂干对照滴施根施;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平均值为沼液滴施喷施对照根施涂干;胞间CO2浓度日平均值为沼液根施滴施对照涂干喷施,而气孔限制值日平均值则表现与其相反;水分利用效率日平均值为沼液涂干喷施对照滴施根施。沼肥应用效果以沼液喷施为最佳。  相似文献   
67.
沼肥施用方式对红枣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沼肥施用方式不同条件下分析红枣植株地上部分各器官N、P、K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沼肥施用方式处理的枣树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都表现为NKP,同时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磷素的吸收变化比较平缓;枣树地上部分植株各器官中的养分含量也均表现为NKP,与植株吸收总量保持一致;沼肥施用方式对枣树各器官中养分的含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沼液喷施有利于植株对N、K养分的吸收和积累,而沼液滴施则有利于植株对P素的吸收和积累。  相似文献   
68.
水肥耦合在我国果树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肥耦合是指水分和肥料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往对大田作物的水肥耦合技术和效果研究较多,目前在果树植物上报道较少。果园系统中,水分和养分之  相似文献   
69.
生草对新疆南部干旱区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生草作为重要的果园土壤管理措施之一,对果树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都有重要影响。以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成林苹果园为对象,研究生草和清耕2种果园土壤管理方式对苹果园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生草能提高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且以表层土壤增加更为显著。生草试验后各处理0~30 cm土层土壤速效养分值均较试验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土层中全氮含量降低。生草后土壤全磷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0~10 cm土层全磷量为清耕>人工生草>自然生草,0~10 cm土层的全钾含量依次为人工生草>自然生草>清耕。各处理土壤全钾含量变化差异不明显。应重视对果园草的追肥,采取及时施肥措施来补充果园草生长消耗的养分。  相似文献   
70.
不同棉花品种钾素吸收利用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砂培方式,对苗期筛选出的钾高效的新陆早6号、新陆中15号、新海16号,钾低效的石K7、新陆早10号等5个棉花品种进行了钾吸收与利用效率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在不施钾和施钾条件下,钾高效与钾低效棉花品种在各时期的含钾量、钾积累量和地上部分干物重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以不施钾条件下钾高效品种新陆中15号表现最为突出,其整个培育期的含钾量、钾积累量和地上部分干物重分别是钾低效品种石K7的1.17、1.47和1.25倍。不同棉花品种钾利用指数也存在差异,以施钾条件下差异明显;生长80、120和140 d,钾高效品种新路中15号钾利用指数分别是钾低效品种石K7的1.40、1.31和1.3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