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8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林业   370篇
农学   150篇
基础科学   195篇
  318篇
综合类   1687篇
农作物   205篇
水产渔业   180篇
畜牧兽医   721篇
园艺   262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21.
不同粒径黄绵土的溅蚀规律及表土结皮发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琴娟  蔡强国  胡霞 《土壤学报》2007,44(3):392-396
溅蚀是土壤侵蚀过程的开始,为侵蚀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对侵蚀过程的深入了解。本文选择了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的黄绵土,通过对不同粒径的土样进行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土壤颗粒的溅蚀规律和表土结皮的形成过程,以及溅蚀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土样的溅蚀量差异明显,粒径在0.15mm附近的土壤颗粒最易被溅蚀;在一定的降雨历时内不同粒径土样的表土结皮发育完善程度不同,据此可以很好地解释溅蚀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2.
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鄱阳湖区耕地整理规划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区域耕地质量评价是耕地整理的基础工作,为耕地整理专项规划、耕地整理项目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耕地整理的基本要求出发,选取耕地自然条件和耕地利用条件2个基本因素,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侵蚀、地形坡度、排灌状况、田间道路状况、田块规整度等8个影响因子,建立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将环鄱阳湖区12县(市)的耕地分成4个等级,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各区域耕地质量主要限制因子,提出可行性耕地整理措施,为区域耕地整理宏观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3.
对Triad im efon在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两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Triad im efon在红壤中半衰期分别为3.68d和8.77d,水稻土中分别为3.69d和7.63d,其降解受温度影响较大。批量法研究的Triad im efon在四种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的试验结果表明Triad im efon在土壤中的吸附符合Freund lich经验公式;Kd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吸附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吸附常数Koc为259,表明Triad im efon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为中等:在土壤中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土壤中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24.
选取油菜秸秆为试验原料,采用浸渍法对MCM-41分子筛进行不同负载量的La改性,利用La/MCM-41分子筛在两段式反应器上进行生物质真空热解在线催化提质制备生物油的试验研究。通过XRD、SEM、Py-IR等方法对MCM-41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金属La的引入对生物油有机相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La改性后的MCM-41保持了载体高度有序的六方型结构,且La/MCM-41表面B酸和L酸的酸量进一步增强;La/MCM-41分子筛能有效降低生物油有机相中酸、醛、酮类等物质的含量,提高烃类物质的含量;当La负载量为5%时,生物油有机相产率增加到18.83%,p H值显著提高并趋向中性,有机相热值高达33.69 MJ/kg,有机相中烃类物质相对峰面积达到34.59%,且以单环芳香烃为主。  相似文献   
125.
对可食性膜的种类、特性、保鲜机理及其在切分果蔬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可食性膜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今后对可食性膜的研究探讨提供基础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6.
土壤容许流失量研究的方法--以东北典型黑土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国内外土壤容许流失量的发展历史、国内外的应用及研究方法。对东北典型黑土分布、形成、及其侵蚀现状做了阐述。结合前人经验对东北典型黑土区丁值的确定进行了方法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7.
流域侵蚀产沙的尺度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侵蚀产沙的尺度变异规律,是当今土壤侵蚀研究的前沿,它涉及的研究范围广泛,小到土壤颗粒,大到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过程。特别是不同尺度流域之间侵蚀产沙和输移,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小流域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是否能推广应用到大中流域,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有关流域侵蚀产沙与输移过程随流域尺度复杂变化的研究,国际上刚刚开始,国内有关流域尺度研究主要涉及于水文学领域的一些尺度研究,关于流域侵蚀产沙与输移过程随流域尺度复杂变化的研究不多。作者对国外当前土壤侵蚀模型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侵蚀产沙的尺度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由于具有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它将在流域侵蚀产沙尺度变异这一侵蚀产沙的问题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8.
东北黑土漫岗区土壤侵蚀垂直分带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东北黑土漫岗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特征表现出独特的侵蚀产沙特性。通过对典型黑土漫岗区土壤侵蚀宏观遥感调查、微地貌采样调查及对该区域的实地考察,总结出该区土壤侵蚀随宏观地貌及微地貌垂直分带变化的一般特点。从黑土漫岗区土壤面蚀与沟蚀发展的一般过程出发,提出了该区土壤面蚀、沟蚀发展的一般模式。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黑土侵蚀过程的认识,进而为该区侵蚀泥沙来源与沉积位置的确定、坡沟治理的方针以及水保措施配置等重大理论与治理决策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9.
水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有力保障和支撑。水利必须创新调整治水新思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通过水权、水市场的研究,水利法制化的建设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践治水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0.
生物质液化燃油的可利用性及转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石油资源的短缺逐渐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积极探索能够替代石油的能源及其生产技术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地域辽阔,生物质资源丰富,但是其利用率却很低。为此,提出了生物质转化技术—热解的改进方法,其关键点在于能有效地从生物质中提炼出特性较好的生物质油,产物经适当处理后可作为内燃机燃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