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41.
本文研究分析了乌龙茶主要产区包括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四个产区共33个乌龙茶茶样的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乌龙茶的感官品质平均分差异不显著,分别为86.88±2.26、87.72±1.20、88.47±1.87和88.25±2.97;而其茶汤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可能与其茶树品种、鲜叶原料及加工工艺有关;儿茶素组分含量差异较大,高儿茶素含量和高酯型儿茶素比例是导致广东乌龙茶(797.39±151.84、487.11±112.69)和闽北乌龙茶(587.33±57.74、300.92±30.97)茶汤滋味强度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乌龙茶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主要包括茶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等。本研究结果将为乌龙茶品质提高和消费者鉴别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2.
43.
44.
曾令湘  蔡烈伟 《茶业通报》2006,28(4):148-150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全国著名的茶叶之乡,全县现有茶园8000hm2,年产干茶4600t茶叶农业产值1.3亿元,茶叶税收达到34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0%。在农业劳动力中,有15万人从事茶叶生产。茶业是五峰经济的支柱,也是五峰农民走向富裕的根本。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成熟与完善,五峰茶业迅猛发展,形成了政府增税、企业增效、茶农增收的良好局面。五峰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和茶农都投入了大量精力,是全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精心打造出的经济热点。在这一热点中,茶农的增收与茶业龙头企业的成长有着必然的联系。为探究其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5.
龚永新  蔡烈伟 《茶叶》2009,35(2):102-105
宜昌由产茶大市向茶叶经济强市跨越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东承西接,繁荣三峡茶叶经济的需要。宜昌实施由产茶大市向茶叶经济强市的跨越已经在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茶园基地建设与改造、龙头企业培育、茶叶市场构建和繁荣茶文化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加快实现由产茶大市向茶叶经济强市跨越,应以加强基地建设为前提,发展壮大企业是关键,完善市场体系是保障。  相似文献   
46.
品牌整合是茶业做大做强的必须趋势.文章在分析邓村绿茶品牌建设具有的自然资源、生产基础、历史文化、地理区位和市场网络等方面优势的基础上,指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从政策支持、企业发展、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等角度提出提升邓村绿茶品牌活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7.
在总结分析宜昌茶业品牌整合取得成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要引导品牌整合,企业要积极壮大经济实力,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强化质量体系建设,突出企业文化等多方面论述了提高宜昌茶业品牌整合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一.茗理与道理 茶文化与道教思想渊源颇深。茶叶朴素、自然、廉洁、淡泊、无欲、无争的精神品质同道教强调自然、超凡脱俗、清净无为、以朴素人性与诸本性自然契合的思想理念具有许多共通之处,甚至有许多道学家将茶文化原理的道家思想融入同一著作中。 《茗理》并序就是这样一篇用道家思想解释制茶理论的代表作品,它通过诗把茗理与道理统一起来。 茗 理 并序 茗之带草气者,茗之气质之性也。茗之带花香者,茗之天理之性也。治之者贵乎除其草气,发其花香,法在抑之扬之间而已。抑之则实,实则热,热则柔,柔慢草气渐除。然恐花香因而太…  相似文献   
49.
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倍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庞大的消费群体背后,产业链带来的环境影响备受关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应用于评估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影响。通过查阅和总结国内外文献成果,发现现有文献大多是基于LCA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生产系统的环境热点并对此提出改进策略,其中全球变暖潜势是农业生产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目前关于茶产业链的LCA研究还不够深入:(1)近年来国内许多农产品LCA研究发展较快,但针对茶产业链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2)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清单数据不完整;(3)LCA方法目前以参考国外为主,本地化进程较缓慢;(4)多数研究仅就环境污染方面展开讨论,不够全面。因此,针对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讨论该方法在应对我国茶产业链导致的环境问题的适用性,为茶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0.
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脱脂油茶饼粕中的茶皂素,以茶皂素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7,超声波功率为总功率的90%,提取温度45℃,超声时间55 min,在此条件下,茶皂素的提取率可达7.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