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4篇
  42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基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由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4个子系统和28个2级指标组成的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客观确定权重的综合信息熵模型,层次分析法和综合信息熵模型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湖南省重要湿地2002~2006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重要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属中等水平;洞庭湖、官庄、青山垅湿地综合评价值较低,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涔天河、酒埠江、黄石、凤滩、铁山生态环境质量为中等;东江湖、双牌和柘溪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始终处在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42.
城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公益林建设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长沙市城郊生态公益现状,提出了荒山造林、农地造林、林分改造、封山育林、经济林树种造林、森林管护6种改造类型。  相似文献   
43.
水肥耦合条件下间作小麦光合特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研究水肥耦合条件下间作小麦灌期浆光合特性对其的响应。结果表明,间作小麦灌浆期的肥水组合以灌溉量370m3/亩、N肥28kg/亩,370m3/亩、42kg/亩和450m3/亩、28kg/亩这3个肥水组合的光合特性表现较为突出。不同的水肥处理其中,370m3/亩的灌溉水平与其他肥料水平相结合或28kg/亩(N肥)的肥料水平与其他灌溉水平相配合具有一定的节水性且光合特性也良好。  相似文献   
44.
三种钠盐对石灰性土壤盐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秦安县果园石灰性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模拟的方法,探讨了三种钠盐(NaHCO3、NaAc和NaCl)对石灰性土壤盐化特性(全盐、pH、水溶性Na+和交换性N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钠盐中,NaHCO3和NaAc对石灰性土壤盐化特性相似,而NaCl对石灰性土壤盐化特性与其不同.土壤全盐、水溶性钠和交换性钠随三种钠盐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pH值随着NaCl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着NaHCO3和NaAc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5.
河西平川灌区制种玉米套种不同豌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甘肃河西平川灌区进行了制种玉米套种不同豌豆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豌豆品种对制种玉米的经济性状、产量以及带田混合产量都有一定影响。其中豌豆品种针叶豌豆MZ-1与制种玉米套种后对产量水平的负面影响最小,豌豆产量达2700.0kg/hm^2,制种玉米产量达9840.0kg/hm^2,带田混合产量达12540.0kg/hm^2,适宜与制种玉米进行套种。  相似文献   
46.
通过小麦与玉米带田20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绿肥对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最为明显,其次是秸秆、氮肥、农家肥;蔗糖酶活性随着生育期的不同而不同,在播前酶活性最低,小麦收获后酶活性达到最大,到玉米收获后降低.在施肥中,有机肥配施氮肥蔗糖酶活性最高;土壤蔗糖酶活性与碱解氮和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未达到显著相关,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达到显著相关;速效氮、磷、钾之间达到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7.
重金属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植物对重金属的摄取不仅影响其正常生长,并能通过食物链来威胁人类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在mRNA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分析,增强了人们对植物响应重金属的理解。然而,关于相关功能基因组翻译方面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分析鉴定相关响应基因和功能蛋白,获取翻译及翻译后水平上的信息,能为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本研究分析比较了近年来重金属胁迫蛋白组学研究技术,综述了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蛋白组学研究进展,探讨从亚细胞蛋白组学水平解析植物解毒重金属过程的可能性,并提出未来该研究方向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为揭示植物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为了提高绿洲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了啤酒大麦垄作沟灌栽培的产量效应及节水效果。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方式有较好的增产、节水、增温效应,与平作栽培相比,4、5月份5cm土层的温度分别提高1.27℃和1.39℃,垄作沟灌栽培啤酒大麦田间长势优于平作栽培,对土壤水分的消耗相对增大,水分对产量的贡献率提高,增产节水效果显著。在相同的灌溉定额下,垄作沟灌较平作栽培啤酒大麦千粒重增加2.10~5.37g,穗粒数增加0.7~7.2粒,产量增加480.5~1 983.6kg.hm-2,增幅6.86%~55.0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18%~35.40%,节水1 500m3.hm-2,节水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9.
针对绿洲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采用春小麦垄作沟灌的方法,研究了垄作沟灌栽培对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沟灌栽培促进了春小麦根系的发育和地上部的生长。与平作相比,0~20、20~50和50~100cm土层内根长分别增加39.21%~40.60%、26.99%~27.58%和39.43%~59.49%,叶面积系数增加0.22~1.16,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增加9.56%~42.68%,株高降低6.41cm。在相同灌溉定额下,垄作春小麦增产7.18%~34.97%,平均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10.35%和5.0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31~0.16kg·mm-1,说明垄作栽培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0.
以平作栽培为对照,研究了河西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条件下玉米/针叶豌豆、马铃薯/针叶豌豆和油葵/针叶豌豆3种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沟灌栽培5~25cm土层的日均地温较平作提高0.87~0.95℃,随土层加深,土壤增温效果先递增后递减。玉米/针叶豌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15 795.3kg/hm2和22.94kg/hm2.mm,比马铃薯/针叶豌豆和油葵/针叶豌豆提高9 273.3kg/hm2和8 717.7kg/hm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55kg/(hm2.mm)和10.87kg/(hm2.mm)。垄作沟灌栽培产量比平作栽培增加1 649.4kg/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11kg/(hm2.mm)。从增产节水角度来看,玉米/针叶豌豆垄作栽培模式最优、平作栽培模式其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