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7篇
综合类   1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丙硫克百威在几种土壤中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丙硫克百威在几种土壤中的吸附行为,测定其机碳吸附常数Koc,给出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丙硫克百威在几种土壤中的吸附可用Freundlich经验方程较好地描述,丙硫克百威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为中等。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大规模开发建设,推山平土造就开发用地,导致大面积的疏松表土裸露地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通过深圳芙蓉尾山整治工程施工期的水土保持工作,探讨了此工程的水土流失现状、危害,以及水土流失预测和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样品预处理过程优化、提取剂与洗脱剂的筛选和检测色谱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分析鸡粪中6种氟喹诺酮类(FQs)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选用Mcllvaine-Na2EDTA缓冲液∶乙腈(1∶1,V/V)(pH=2)作为提取剂,超声提取时间15 min,经HLB固相柱净化,选用甲醇为洗脱剂,浓缩后用HPLC/FLD检测,采用乙腈/0.7%磷酸作为流动相。FQs在0.01~1.0 mg·kg-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为0.996 9~0.999 9。加标(浓度水平0.01、0.5、1.0 mg·kg-1干重)回收率达76.7%~106.7%,相对标准偏差0.7%~14.4%(n=4)。方法检出限为0.002~0.022 mg·kg-1,方法定量限为0.006 8~0.074 mg·kg-1。应用该方法对北京地区5个养鸡场内鸡粪样品中6种FQs进行分析,检出浓度为ND~1.13 mg·kg-1。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有机氯农药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的污染状况, 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了北京市原某农药厂表层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结果表明,土壤中HCHs的浓度在1 mg·kg-1到440 mg·kg-1之间,DDTs的浓度在5 mg·kg-1到966 mg·kg-1之间.通过对污染物组成的分析发现,HCH异构体中β-HCH,DDT异构体和代谢产物中DDD含量相对较高.结果说明,从1981年此农药厂停止生产农药产品至今,经过20多年的降解,厂区土壤污染依然非常严重.通过克立格插值方法绘出的等值线图可以看出,厂区中部农药生产车间和南部农药存放场地土壤污染最为严重, 污染物浓度要高于土壤需要进行修复的调解值.  相似文献   
15.
苯系物是有机化学品泄漏事故中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但我国目前还没建立土壤中苯系物的标准监测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研究了模拟污染土壤中苯系物的测定方法,优化了顶空作为土壤中苯系物预处理方法的参数,分析了顶空GC-MS测定的精密度、回收率、检出限和定量限等质量控制参数。结果表明,基质修正液加入量2 mL、顶空平衡温度70 ℃和顶空平衡时间10 min为最佳的顶空方法参数;在11-550 μg·kg-1 的质量浓度范围内,苯系物各组分的浓度与选择离子峰面积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采用该方法测定土壤中苯系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9.77%-98.64%,相对标准偏差为0.72%-4.64%(n=5);苯系物的检出限(S/N=3)为0.01-0.21 μg·kg-1,定量限(S/N=10)为0.03-0.71 μg·kg-1。  相似文献   
16.
高温堆肥对鸡粪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去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由于抗生素不能被完全吸收而大部分随禽畜粪便进入环境将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探讨了高温堆肥去除鸡粪中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抗生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的可行性以及接种外源耐高温菌对去除FQs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堆肥可去除鸡粪中48.4%~77.1%的FQs,且FQs的降解在堆肥初期(0~14 d)较快;堆肥中FQs的降解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降解速率与鸡粪中FQs的初始浓度正相关;接种外源耐高温菌种后FQs的去除率为60.3%~76.4%,比未接种时提高了3.3%~7.2%,且诺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的去除率显著提高。鉴于高温堆肥未能实现畜禽粪便中残留FQs的高效去除(90%以上),因此还有待于堆肥过程和外源添加菌种的进一步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酸沉降影响下湖南两个典型小流域土壤酸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湖南选定2个小流域,对小流域降雨和土壤进行了监测分析,研究了酸沉降影响下小流域土壤酸化状况.结果表明,2个小流域降雨pH的体积加权平均值分别是4.54和4.90;估计每年硫沉降分别是6.6和5.8g/m^2,表明在2个小流域降雨为酸性且硫沉降较高.2个小流域土壤pH在3.94-5.19,盐基饱和度在5.9%-56.4%,两小流域土壤有较高酸性.结合考虑在这2小流域高的硫沉降和土壤酸化现状,虽然在目前两小流域尚未观察到植被受土壤酸化危害的迹象,但存在潜在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东北三省工业废水排放中典型污染物的行业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给东北三省工业废水排放与污水农用的环境监控提供参考,选取产业结构调整前后的1999年和2005年两个典型年份的六价铬C(rⅥ)和化学需氧量COD这两个污染指标,对东北三省主要行业废水排放情况进行研究,从不同年份、不同区域(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和不同行业三个角度对每一种污染指标的行业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005年废水中Cr(Ⅵ)和COD的排放量均明显低于1999年。Cr(Ⅵ)在1999年以辽宁省排放最多,主要排放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在2005年以吉林省排放最多,主要排放行业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COD在1999年和2005年均以辽宁省排放最多,主要排放行业均为造纸与纸制品。  相似文献   
19.
土壤中苯系物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苯系物是有机化学品泄漏事故中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但我国目前还没建立土壤中苯系物的标准监测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研究了模拟污染土壤中苯系物的测定方法,优化了顶空作为土壤中苯系物预处理方法的参数,分析了顶空GC-MS测定的精密度、回收率、检出限和定量限等质量控制参数。结果表明,基质修正液加入量2mL、顶空平衡温度70℃和顶空平衡时间10min为最佳的顶空方法参数;在11~550μg·kg-1的质量浓度范围内,苯系物各组分的浓度与选择离子峰面积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采用该方法测定土壤中苯系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9.77%~98.64%,相对标准偏差为0.72%~4.64%(n=5);苯系物的检出限(S/N=3)为0.01~0.21μg·kg-1,定量限(S/N=10)为0.03~0.71μg·kg-1。  相似文献   
20.
施氮对长沙地区两种水稻土铝及盐基离子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碳酸氢铵和尿素溶液对长沙地区两种水稻土进行连续浸提试验,研究氮肥施用对水稻土中Al及盐基离子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含氮浸提液体积或浸提次数增加,土壤中Al的溶出总量,盐基离子的溶出量均随之增加,在红黄泥或紫砂泥中,Al及盐基离子溶出总量随碳铵浓度递增而增加,而随尿素浓度变化规律不很明显,表明碳铵或尿素对红黄泥和紫砂泥中土壤Al及盐基离子的溶出均有促进作用,对土训溶液Al与(Ca Mg)的是比的分析表明,在红黄泥上碳铵或尿素的不合理施用可能诱发轻微的Al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