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牛磺酸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250只1日龄肉仔鸡公雏,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牛磺酸0.25、0.50、1.00和2.00g/kg试验组,试验期为6周,测定肉仔鸡生长性能、胰腺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82.
一热应激导致的行为学和生理学变化1呼吸变化:鸡无汗腺,不能通过汗腺蒸发散热,当气温越过等热区时,鸡体温上升,一方面靠张开翅膀扩大体表散热面积;另一方面,鸡张嘴加快呼吸喘气散热。正常成年鸡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热应激时可达到120-160次深呼吸或...  相似文献   
83.
家禽啄癖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4.
用农大褐D系慢羽公鸡精液给C系快羽母鸡输精一段时间后,分别于最后一次输精的第3天,第4天,第5天,改用快羽C系公鸡精液给不同母鸡输精,观察后代更替情况:结果3种输精间隔后代更替都呈现波动性的变化,以间隔最短更替方法后代替换最快,但都于第7天更替完成。  相似文献   
85.
试验选择 5 76只 3周龄海兰褐壳蛋鸡 ,研究日粮添加氨基酸锌以及氨基酸锌、铜、锰复合添加对育成期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氧化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与不加锌的对照组相比 ,添加氨基酸锌及复合添加氨基酸锌、铜、锰提高 3~ 8周龄的采食量。与ZnSO4相比 ,氨基酸锌显著 (P <0 .0 5 )提高 8周龄时肝脏T SOD和CuZnSOD的活性和总抗氧化力 (TAOC) ,降低 18周龄时肝脏丙二醛 (MDA)的含量 ;显著 (P <0 .0 5 )提高脾脏 8周龄TAOC和 18周龄时的CuZn SOD、T SOD的活性 ,显著降低 (P <0 .0 5 ) 8周龄和 18周龄时脾脏MDA的产量。日粮添加微量元素Zn ,Cu ,Mn氨基酸络合物组合与相同水平的无机盐相比显著提高蛋鸡 18周龄肝脏TAOC ,8周龄脾脏TAOC以及 18周龄脾脏GSH Px的活性 ;显著降低 18周龄肝脏MDA含量和 8周龄脾脏MDA的含量 (P <0 .0 5 )。而相同来源不同水平的微量元素组合除 18周龄肝脏TAOC值因元素供给量增大而提高外 ,其它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6.
南特鸭(ST5)源于北京鸭,引入法国后,由奥尔维亚育种公司经过多年精心培育而成,生产性能方面发生了很大改变。为了探讨南特鸭在我国的饲养环境以及饲料原料特点等条件下的生产性能,本试验选择1344只南特鸭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观察比较不同蛋白水平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初步确定适合南特鸭各生长阶段的饲料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8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柴鸡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孵化场来自放养华北柴鸡和笼养华北柴鸡不同季节种蛋孵化性能调查,并进行饲养试验比较两种来源种蛋后代饲养效果.结果表明:放养鸡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极显著低于笼养鸡种蛋(P<0.01),死胚率极显著高于笼养鸡种蛋;季节显著影响种蛋受精率(P<0.05)、受精蛋孵化率(P<0.05)、入孵蛋孵化率(P<0.05)和健雏率(P<0.01);季节和种蛋来源对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存在互作效应(P<0.05).但是,放养条件好的情况下种蛋也可以达到种鸡场种蛋一致的孵化性能效果.不同来源种蛋对雏鸡的生长性能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放养鸡种蛋影响孵化性能,但对雏鸡饲养效果没有影响,管理条件好的放养鸡可以留作种用.  相似文献   
88.
袁建敏 《猪业科学》2004,21(2):9-10
近二十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很快,尤其是广大农村利用闲散劳动力和发展养殖致富促使农村畜牧业发展迅速。同时,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也蓬勃发展,养殖户面对繁荣的饲料市场不清楚如何选择。本文就饲料种类和使用进行简单说明,为用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9.
畜禽肠道健康的调控已成为当今畜牧业中的重点关注问题。阿拉伯木聚糖(AX)和阿拉伯低聚木糖(AXOS)作为新型的益生元,其对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增殖效果优于低聚果糖等益生元。此外,与低聚果糖等益生元相比,AX和AXOS能够进入肠道后段进行发酵,生成非支链的短链脂肪酸,并抑制蛋白质的发酵,减少有毒物质(苯酚、氨等)的生成,从而有效地调节后肠段(结肠和盲肠)的健康。不同结构的AX和AXOS具有不同的益生功能,且AX和AXOS间存在协同增效的益生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AX和AXOS的益生功能的研究进展,为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0.
本试验旨在研究1~21日龄雌性肉仔鸡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需要量及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肉仔鸡肉品质、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80只1日龄雌性商品代肉雏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采用含0.170%色氨酸的玉米-豆粕-玉米蛋白粉型基础饲粮,分别在其中添加0、0.021%、0.042%、0.063%和0.084%晶体L-色氨酸,使饲粮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170%、0.191%、0.213%、0.234%和0.248%。测定1~21日龄肉仔鸡生产性能、胸肌品质、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和21~25日龄肉仔鸡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表观回肠消化率。结果表明:饲粮色氨酸水平显著影响1~21日龄肉仔鸡采食量及增重(P<0.05),采食量及增重与饲粮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水平呈现二次曲线关系(P<0.05)。1~21日龄肉仔鸡获得最大增重的饲粮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水平为0.176%,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摄入量为68.15 mg/d。与饲粮色氨酸水平0.170%相比,饲粮色氨酸水平0.213%及0.248%可显著降低肉仔鸡胸肌丙二醛含量、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饲粮色氨酸水平0.248%可显著提高肉仔鸡屠宰后45 min胸肌pH、肠道总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浓度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A浓度(P<0.05)。由此可知,1~21日龄雌性肉仔鸡获得最大增重的表观回肠可消化色氨酸需要量为0.176%(68.15 mg/d)。提高饲粮色氨酸水平可减轻肉仔鸡组织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降低屠宰后肉仔鸡胸肌酸度,改善肉仔鸡肠道黏膜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