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5 毫秒
51.
对203份中国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对稻瘟病的抗性进行了评价.在这203份中国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中,抗时瘟和穗瘟的品种分别占41.38%和78.82%.对供试的16个稻瘟病菌系抗谱在70%以上的品种有28个(13.79%),66.50%的品种抗谱在20%-70%之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苗期抗谱与成株期叶瘟抗级相关性极显著(r-0.362 4,P<0.0001),而与穗颈瘟抗级的相关不显著.同时,供试品种叶瘟与穗颈瘟的抗级间的相关性也不显著.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中国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的粳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成7类,其中,第3类包括须谷糯等15个品种,抗C、D、E、F群生理小种,抗谱68.8%~87.5%,抗叶瘟和穗颈瘟.而籼稻品种可分为6类,其中,第5类包括桂朝2号等26个品种,高抗E、F、G各群菌株,抗谱为50.0%~87.5%,抗穗颈瘟.以上材料可作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优先利用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2.
培养多基因抗性品种是近年来生物科学家努力的方向。但由于这一方法要求技术高,难度大,目前还处于探索性阶段。本试验希望通过选取几种具有不同抗性基因且生育期、株高基本一致或相仿的杂交稻组合进行混合种植,使田间存在多基因抗性而达到大面积  相似文献   
53.
稻种资源抗稻瘟病、白叶枯病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90年对全国18个省、市、区农科院提供的7152份材料进行抗稻瘟病鉴定,8254份材料进行抗白叶枯病鉴定,其中获稻瘟病0级76份,1级73份,2级142份,3级145份;获白叶枯病0级32份,1级151份,3级1066份,5级1490份,从中提出一批可直接或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  相似文献   
54.
 利用业毫米波激光照射处理水稻种子是一种激光育种的新方法。此方法是利用波长为118.8μm的激光诱变分子的共轭效应从而筛出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5.
采用我国白叶枯病7个致病型,在苗期与成株期抗性反映一致的5个水稻品种(系)上进行测定。根据苗期接种后病斑扩展速率与成株期的发病程度相对照,获得了正确反映成株期抗性的苗期最佳观察时期:推荐了3个有希望的水稻品种(系)在病区推广试种,并提出了防治的最佳生育期。  相似文献   
56.
鄂、湘、赣、滇、黔、川六省稻瘟病菌有性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对湖北,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和四川六省水稻栽培区184个稻瘟病菌Magnaporthgrisea Barr菌株(其中32个采自马唐草)的能育性和交配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能育性差别很大,四川和贵州两省菌株有性态的形成率分别为53%和50%,而湖北的菌株全部表现不育,测得的所有可育菌株皆属交配型A,杂草菌株有性态子实体形态结构与水稻菌株的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57.
 稻瘟病是我国水稻的主要病害。由于对病原菌致病性变异的机制缺乏了解,许多旨在培育稳定抗性品种的育种计划未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8.
国外抗病水稻种质的筛选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1992年,作者共鉴定由国际水稻所提供的国际稻瘟病圃材料2038份和国际白叶枯病圃材料1126份计3164份次。通过苗期、成株期鉴定和抗病谱测定,推荐13份对22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抗瘟率为70%以上的材料和15份抗白叶枯病菌不同致病型的材料以及10份抗性强,产量高,米质较优的品种,经适应性试验后可直接或闻接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9.
1997~2000年间 ,鉴定了 332份我国新育成的水稻品种 (材料 )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抗性 ,并分析其米质。筛选出中抗上述一种水稻病虫害的品种 (材料 )共计 397份·次 ,双抗和三抗的品种 (材料 )分别为 76、19个 ,四抗品种有K89-B5 ,五丰占 2号 ,中组 74 ,中组 75 ,中组 84和中鉴 96-3共 6个 ;4项主要优质米指标均达到了农业部部标准优质二级米以上有 33个。优质一级米的品种 (材料 )有巨丰占 ,CR99,92-34,94-308,辽 947,吉 98-2806和龙粳 8号 7个。改进或完善了水稻育种新品种 (材料 )的抗病虫性鉴定方法 ,制订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指标 ,还讨论了改良水稻品种的抗病虫性与提高稻米品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0.
分别采用苗期喷雾接种和成株期注射、涂抹接种对375份国际稻瘟病圃材料进行稻瘟病抗性人工接种鉴定,发现苗瘟与叶瘟抗性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而苗瘟、叶瘟与穗颈瘟间相关性不显著,结果筛选出一批抗性较好的材料,可供育种部门在选配亲本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