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7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高梁—苏丹草杂交种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梁-苏丹草杂交种品质性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高梁-苏丹草杂交种营养丰富,氰化物含量低,适口性好,可作为畜牧、水产养殖业青刈或青贮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72.
为探讨甜高粱的遗传多样性,选取31份甜高粱品种资源,通过生物学性状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SSR分子标记试验,获得如下结果:13个生物学性状在品种资源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品种资源间的产量和品质差异真实存在;生物学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株高与茎粗、鲜质量和叶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粗与鲜质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呈极显著正相关;分蘖数与茎粗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粗与粗纤维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可以将前4个主成分作为品质主因子、产量主因子、糖分和产量次因子,以及产量辅助因子;基于生物学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将全部品种资源分成6大类群,其中第Ⅰ类属于高产型,第Ⅱ类属于高产低质型,第Ⅲ类属于高含糖量型,第Ⅳ、Ⅴ类群利用价值不大,第Ⅵ类属于高分蘖型。根据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计算得到甜高粱品种资源每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757,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将全部品种资源聚为6大类群,这与生物学性状聚类结果相类似,但又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3.
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考试考核等方面,阐述了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4.
论作物产量育种与农业科技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现代三次农业革命和21世纪农业跨跃式发展两方面论述了作物产量育种对农业科技革命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目前农业科技革命应注意的问题,展望了作物产量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5.
麦冬生长及相关生理代谢对NaCl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的NaCl(0,50,100,150和200mmol·L-1)处理盆栽麦冬,研究麦冬根、叶的生长和相关生理代谢对NaCl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NaCl浓度增加,麦冬根和叶的鲜重、干重、含水量、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活性、K+,Ca2+,Mg2+、可溶性蛋白、叶的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活力均呈下降趋势;根冠比呈先略上升后下降趋势;根和叶的质膜透性、NO3-、Na+、游离氨基酸、脯氨酸(proline,Pro)、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以及根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因此,盐胁迫下麦冬根和叶的水分亏缺程度、还原NO-3能力、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种类和积累量、以及质膜稳定性下降程度均不尽相同,使其根和叶生长对NaCl胁迫敏感程度也不同;以50~100mmol·L-1的NaCl胁迫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小于叶,而150~200mmol·L-1的NaCl胁迫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叶。综合分析显示,麦冬能耐150mmol·L-1的NaCl胁迫,大于此浓度,盐伤害加重。  相似文献   
76.
强弱光下高粱与苏丹草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秋文  方秋菊  高文玲 《种子》2006,25(11):11-13
采用CI-31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32份高粱和10份苏丹草品种进行强弱光下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粱和苏丹草的各项光合指标除后者的胞间CO2浓度外,在强弱两种光照条件下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弱光条件下,各项光合指标在高粱和苏丹草间均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强光条件下,高粱的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极显著或显著超过苏丹草。在弱光条件下,无论高粱或苏丹草,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三者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在强光条件下,苏丹草的各项指标无显著相关,而高粱大部分指标间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淮河中下游地区产量和品质。通过系统抽样方法,在每个品种200hm~2连片种植区各抽取3个样点样品进行产量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品质性状主要受茬期和年份影响,仅酸性洗涤纤维和相对饲用价值受到品种影响,2年结果都以第一茬产量最高,占总产量的38%,因此在品种选择上,优先考虑第1茬品质性状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TaERECTA基因对高温胁迫下小麦幼苗抗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方法】以TaERECTA转基因小麦为材料,鉴定TaERECTA基因超表达水平,测定高温胁迫下转基因小麦幼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转基因小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不显著.TaERECTA基因的超表达水平与SOD和POD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依据抗氧化物酶活性以及MDA和可溶性糖含量聚类分析,转基因株系可分为3组,分别与TaERECTA基因超表达水平一致.【结论】在高温胁迫下,TaERECTA基因参与提高小麦幼苗SOD和POD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79.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研究与利用前景   总被引:45,自引:12,他引:45  
高粱、苏丹草杂种优势非常明显,杂交种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畜牧、水产养殖业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上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大力发展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生产顺序经济发展大趋势,对21世纪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选用100个RAPD引物和95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旨在构建42份高粱和苏丹草品种资源及2份国审品种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从100个RAPD引物中筛选到9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4.06%,利用4个核心RAPD引物可以为每份品种构建1张特定的数字指纹,并通过其中1个引物F-01构建了1张能鉴别2个杂交种的RAPD指纹图谱,不过该图谱不能区别皖草3号与其父本Sa。从9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丰富的引物73对,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6.06%,通过3对核心SSR引物就可以构建42份高粱和苏丹草的SSR数字指纹,同时利用其中1对SSR引物txp18,寻找到2个杂交种的互补带,从而构建了2个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SSR指纹图谱,这张SSR指纹图谱不仅能鉴别皖草2号和3号,还可以把杂交种与其亲本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