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猪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科艾美尔属和等孢属球虫寄生于猪小肠上皮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该病对成年猪来说危害不大,往往是带虫者,对仔猪危害较大,常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大肠杆菌合并感染,导致仔猪严重拉稀,而且在诊断中常常容易被忽略,如果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得当,常引起仔猪的死亡。为了使广大养猪户和基层兽医工作者对该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现对该病作一简单的介绍。 流行特点 仔猪感染球虫病主要是由于吃到外界环境中的孢子化卵翼而感染的,带虫成年猪和患病仔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它们所排出的粪便中的卵囊污染了仔猪的…  相似文献   
62.
一种被称为“生产性能象限”的新概念可以用来解释并帮助预测和评判各种抗球虫策略和方案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而可为家禽生产者选择有效抗球虫策略和方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63.
奶牛γ-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在COS-1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RT—PCR技术从经体外植物血凝素(PHA)刺激诱导的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总RNA中扩增出牛γ-干扰素(bovine interferon-γ,BovIFN-γ)基因。将扩增出的BovIFN-γ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经过限制性酶切分析筛选正向插入的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基因编码区序列与已报道基因存在3个核苷酸的差异。将该基因片段从PMD18-T载体中用Hind Ⅲ和BamH Ⅰ双酶切后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 ( )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BovIFN-γ,通过脂质体转染COS-1细胞,用鼠抗BovIFN-γ高免血清和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检测,结果表明,在COS—1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内均有rBovIFN-γ表达,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证实,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液具有一定的干扰素活性,转染后72h细胞培养上清液在MDBK细胞上抑制VSV病毒的效价可达到128IU/mL。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稳定表达BovIFN-γ基因细胞系、开发奶牛疾病预防控制的新产品以及开展奶牛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通过RT—PCR扩增柔嫩艾美球虫YZ株折光体SO7抗原基因,并进行克隆和测序。将不舍信号肽编码区片段的S07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6p-1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下游,构建表达质粒pGEX6p-1-SO7,转化宿主菌BL21,获得重组菌。通过建立生长曲线,对诱导条件的摸索,根据SDS—PAGE确定融合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通过融合蛋白切胶免疫小鼠制备超免疫血清,经间接EL-ISA检测其与E。tenella子孢子抗原反应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诱导时机和诱导时间是影响表达的主要因素,诱导温度、1PTG浓度次之;诱导时机以3h为最佳,诱导时间以4.5h为最佳;诱导温度以37℃最佳,0.008~1.000mmol/L的IPTG对表达量的影响不大。在优化的表达条件下,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存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7.5%。间接ELISA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保留了天然蛋白的部分抗原性。  相似文献   
65.
鹅副粘病毒的组织嗜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单克隆抗体介导的免疫过氧化物酶(MC-IP)技术,对21只鹅副粘病毒病鹅体内的病毒抗原进行定位,结合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探讨了鹅副粘病毒的组织嗜性。结果显示,除脑和心脏未检测到病毒外,在气管、肺、食道、肝脏、腺胃、胰腺、肠、哈氏腺、胸腺、脾脏、法氏囊、肾脏等器官都能检测到病毒,病毒抗原定位于上述器官的各种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胞浆内,其中以胃肠粘膜上皮细胞和法氏囊、胸腺、脾脏的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内检出率高,阳性反应强。这些结果提示,鹅副粘病毒是一种泛嗜性病毒,胃肠粘膜上皮和淋巴组织是其主要侵嗜部位。  相似文献   
66.
三株柔嫩艾美球虫野外分离株的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每鸡4×104和8×104个孢子化卵囊的剂量感染黄羽肉雏,以临床症状、肉眼病变、平均增重、病变记分和死亡率为判定指标,对柔嫩艾美球虫EtCZ-1、EtCZ-2、EtCZ-3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虫株引起的临床症状和肠道肉眼病变基本相似,致病性随着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各感染组的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50),相对增重率分别下降了74.4%~83.2%、68.7%~72.2%和70.6%~74.4%;感染后鸡出现血便的时间较一致,即第108小时开始排血便,在120h~144h达高峰;病变值和卵囊值均随着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增大;除EtCZ-1株高剂量组的存活率是90%以外,其余各组均为100%。显示3株球虫的致病性相似。  相似文献   
67.
柔嫩艾美球虫常州株对5种抗球虫药的抗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常州分离株感染14日龄苏禽黄羽肉鸡,设立5个用药组、1个感染不用药对照组和1个不感染不用药对照组,以相对卵囊产量、病变记分减少率、最适抗球虫百分数和抗球虫指数为指标对该虫株对球虫宁、地克珠利、马杜霉素、磺胺氯吡嗪、癸氧喹酯5种常用抗球虫药的抗药性进行了综合评定,分析了该地区球虫的抗药性及用药对策。结果表明,该虫株对癸氧喹酯敏感,对球虫宁、地克珠利、马杜霉素、磺胺氯吡嗪具有完全抗药性,提示目前常州地区球虫抗药性非常严重,癸氧喹酯抗球虫疗效最好,其他药物应合理使用、应慎用、减少或暂停使用。  相似文献   
68.
对江苏省某三黄鸡鸡场饲养的60日龄育成鸡发生的慢性鸡白痢沙门菌感染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剖检所见以心脏、气管、肺脏、肌胃出现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结节,肝脏、脾脏肿大并形成白色坏死区为特征。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各脏器的炎症如气管炎、肺炎、肝炎、脾炎、肾炎、盲肠炎、心肌炎,主要特征性变化为心肌和肌胃由大量组织细胞浸润取代肌肉纤维,从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结节,而其他脏器的坏死结节或坏死灶则主要由坏死的组织、渗出的纤维素、嗜异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构成。从上述病例的肝脏病灶中分离到了鸡白痢沙门菌,为鸡白痢慢性感染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灵敏、特异、稳定的检测弓形虫感染的PCR法。[方法]检测弓形虫急、慢性感染鼠血清及组织中弓形虫速殖子DNA,并对检测感染鼠血清中弓形虫速殖子的灵敏度进行评估。[结果]急性感染鼠接种后18 h,40%的感染鼠被检测为阳性;接种后21 h,80%的感染鼠被检测为阳性;24 h以后100%的感染鼠被检测为阳性。慢性感染鼠接种后18 d可从肝、肺、脾、肾、脑组织中检测到弓形虫DNA。试验中检测到1个弓形虫,相当于0.2 pg的弓形虫DNA含量。[结论]结果为运用PCR法检测弓形虫感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0.
为了研究鸡毒害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基因(EnSAG)的功能,以毒害艾美耳球虫(扬州株)第二代裂殖子的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其EnSAG,连接至pGEM-T-Easy载体,鉴定后构建pET28a(+)-EnSAG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鉴定后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用纯化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EnSAG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利用多克隆抗体,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子孢子和第二代裂殖子中的天然EnSAG蛋白。用重组蛋白按高剂量(200μg/羽)、中剂量(100μg/羽)和低剂量(50μg/羽)免疫雏鸡,同时设置未免疫攻虫组和未免疫未攻虫组为对照,以成活率、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卵囊减少率、病变记分和抗球虫指数(ACI)为指标,评价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力。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768 bp,编码255个氨基酸,分子质量24.63 ku;重组蛋白大小约为30 ku,以包涵体形式为多,能被组氨酸单抗和鸡抗毒害艾美耳球虫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在第二代裂殖子中检测到天然EnSAG蛋白,其分子质量大约为27 ku。各试验组的成活率均为100%;免疫组的平均增重增加,病变记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