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84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分析了黄土高原耕地资源的特点与问题、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经验,提出了粮食生产潜力与目标、农业发展的技术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氮、磷、钾施肥模式对甘草产量以及甘草苷、甘草酸含量的影响,同时寻找出宝鸡地区甘草种植的最优施肥方案.通过田间试验,采用3因素2次饱和D-最优设计施肥方案,建立起以氮磷钾肥施用量为自变量,甘草产量、甘草苷、甘草酸含量为因变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寻优获得最适施肥区间.根据对氮、磷、钾的单因素效应分析,施用适宜浓度的氮...  相似文献   
33.
正近年来,我国的肉牛业发展较快,肉牛生产已成为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肉牛养殖都不规范、标准低,经济效益不高。要想养好肉牛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牛舍建造牛舍建造标准化。根据我国北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牛舍建筑要结构合理,经久耐用,坐北朝南,确保冬暖  相似文献   
34.
 针对密云水库上游承德"21世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中水土流失治理后来水减少,加剧下游城市(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问题,探讨集水区减少水土保持用水,增加流域产水量,从而水资源在下游(首都圈)发挥最大效益的思路。在将流域分成3种类型区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分区治理方案及其标准:1)生态产水功能区,以增加产水供给下游为主要目的,提出以需水量最低的低覆盖度草地配置为主的水土流失坡面治理模式和减少蓄水、增大拦沙的弱化与强化相结合的沟道治理模式;2)生产生活功能区,以满足流域基本粮食生产为主要目的,提出以黄土丘陵区坝地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标准;3)生态产水与生产生活复合功能区,兼顾二者功能,提出以需水量中等的灌木林和疏林配置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标准。  相似文献   
35.
竹柏大树全冠移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绿色生态环境的追求,大树的移植变得越来越普遍。掌握大树的全冠移植技术对于提高移植树木的成活率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整套成熟而有效的竹柏大树全冠移植技术,包括移植前的准备工作和移植的时间选择、具体的移植方法等,为竹柏大树在园林绿化的运用中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6.
玉米秸秆发酵原理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秸秆是玉米生产的副产物,在我国北方玉米种植面积大,面广量多,它作为家畜的粗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已广泛应用,但由于收获后的玉米秸秆已经干硬,适口性降低,营养成分减少,利用率不高,为改善这一现状将其发酵饲喂牛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发酵原理及其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37.
1991年,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技术传入我国,1996年这类网箱养殖体积达到50 000 m~3,产量达7 000 t。为了探索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技术在海水中的养殖效果,深圳市龙岗区水产研究所承担了美国大豆协会小网箱养殖金媚的试验项目,笔者有机会参加了这项工  相似文献   
38.
陕北生态环境建设特点与典型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笔者2002年6~8月三次到陕北的实地调查、访问和座谈结果,首先阐述了陕北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特点是: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程度低;人口素质不高;生产条件差且类型多;矛盾多且互相交叉.其次较详细介绍了五种比较典型的治理模式:吴旗县"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米脂县"四个一工程";米脂县高西沟村的"三三制";安塞县纸坊沟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榆林沟"坝系农业",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9.
退耕还林还草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在分析生态农业研究成果和退耕还林还草下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丘陵区应构建以“草、林—牧—农”型系统循环链网为中心,以“菜、果—农”型系统循环链网为重要补充,进而发展为“草、林、农—牧—工—商”型系统循环链网或“菜、果—工—商”型系统循环链网的商品型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40.
分析了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并以黄土高原为例,按照生态指标、社会指标、经济指标3个方面4个层次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研究。克服了传统的土地资源利用研究工作中忽视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价值和作用的缺陷,可为提供更科学、可行的土地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