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形态学观察及致病性比较结果表明,大青枣炭疽病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侵染所致。该菌的菌线体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分别为10-34℃与16-31℃,最适温度分别为25-28℃与28℃,菌丝体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的PH值范围分别为2-12与3-11,最适PH值分别为5-6与4,菌丝体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易受光环境影响,菌丝体生长地维生素的要求不严格,但分生孢子形成对维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102.
鲍继友  谢玲  王栋  郑萍 《蔬菜》2014,(10):60-62
连云港市目前莲藕种植面积为3 340 hm2,产量7.1万t,种植效益明显高于稻麦等粮食作物,也高于花生等经济作物。从池塘建造、莲藕栽培与管理、泥鳅培水放种及管理等方面对莲藕泥鳅高效种养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效益进行了分析,为相近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Ochroconis guangxiensis X22中提取和筛选对香蕉具有促生和抗枯萎病作用的诱导子,为香蕉枯萎病的诱抗剂开发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组培苗接种,评价菌株X22对香蕉枯萎病的室内防治效果;采用匀浆、热解和浸提等方法从菌株X22菌丝体中提取多糖、寡聚糖和激活蛋白3种物质,通过水培试验评价3种提取物对香蕉苗生长和生长激素含量的影响,测定3种提取物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香蕉苗抗病防御酶活的影响。【结果】在无菌条件下菌株X22处理香蕉组培苗后再接种病原菌Foc4,枯萎病发生较轻,叶片颜色正常且植株相对健康粗壮,其防治效果为58.9%;多糖、寡聚糖和激活蛋白3种提取物处理香蕉苗后,多糖处理的香蕉苗株高、根长及鲜重与对照相比分别显著增加16.9%、57.8%和3.9%(P<0.05,下同),香蕉叶片IAA和GA3含量显著提高39.6%、11.8%;寡聚糖处理的香蕉苗对枯萎病防治效果最明显,对地上部分和地下球茎的防效分别为46.24%和54.73%;多糖处理香蕉苗后20 d再接种Foc4,香蕉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含量在9 d内显著高于对照。【结论】菌株X22及其多糖和寡聚糖提取物对香蕉苗具有促生与抗病作用,可作为研制香蕉抗病诱抗剂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04.
灰霜特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霜特(0.3%丁子香酚)稀释600~1000倍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分蘖盛期喷药,防治效果68.17%~72.48%,与植保灵(25.9%络氨铜@锌)稀释700倍的防效差异不显著.细菌性条斑病.症状始见期至分蘖盛期是使用灰霜特防治的适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小鱼眼球(直径在0.3cm左右)视网膜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方法鲻鱼和罗非鱼各5条,采得眼球20个,用体积分数(下同)95%乙醇85mL 10%中性甲醛10mL 冰醋酸5mL混合而成的FAA固定液进行固定;脱水前先用医用7号针头刺破眼球后再进行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最后在光镜下观察结果。结果20个眼球的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层次均基本保持完整,细胞形态清晰。结论0.3 cm左右直径的鱼类小眼球用FAA固定液固定和针刺破眼球后脱水法制作石蜡切片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6.
本研究对广西香蕉主产区的香蕉根系样本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采用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开展其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分析,对了解广西香蕉与其根部内生真菌间的关系以及探索其内生真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从168个香蕉根段中共分离获得352株内生真菌,分别归属于5纲17目34科43属62个分类单元,不同分类单元的代表菌株中,有41株菌株能够产生分生孢子(66.13%)。其中,优势纲为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相对频率(RF)分别为66.19%和20.45%;优势目为肉座菌目(Hypocre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和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相对频率分别为55.4%、17.61%和9.66%;优势属为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未鉴定属3、帚枝霉属(Sarocladium)、未鉴定属2、弯孢属(Curvularia)和突脐蠕孢属(Exserohilum),相对频率分别为32.39%、15.06%、13.35%、5.11%、3.98%、3.41%、3.13%和2.84%,后5个属的相对频率未超过10%,其优势不明显。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系数结果表明,南宁地区坛洛镇TL2样地和锣圩镇LX样地的香蕉根系内生真菌种群多样性较丰富,群落分布较均匀。相似度系数分析显示,钦州地区大成镇2个样地(DC1、DC2)间香蕉根系内生真菌种群组成相似度最高(Cs=0.67)。不同采样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给香蕉提供了不同的生境,是影响香蕉根系内生真菌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对广西香蕉主产区的香蕉根系样本进行内生真菌分离,采用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开展其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分析,对了解广西香蕉与其根部内生真菌间的关系以及探索其内生真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从168个香蕉根段中共分离获得352株内生真菌,分别归属于5纲17目34科43属62个分类单元,不同分类单元的代表菌株中,有41株菌株能够产生分生孢子(66.13%)。其中,优势纲为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相对频率(RF)分别为66.19%和20.45%;优势目为肉座菌目(Hypocre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和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相对频率分别为55.4%、17.61%和9.66%;优势属为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未鉴定属3、帚枝霉属(Sarocladium)、未鉴定属2、弯孢属(Curvularia)和突脐蠕孢属(Exserohilum),相对频率分别为32.39%、15.06%、13.35%、5.11%、3.98%、3.41%、3.13%和2.84%,后5个属的相对频率未超过10%,其优势不明显。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系数结果表明,南宁地区坛洛镇TL2样地和锣圩镇LX样地的香蕉根系内生真菌种群多样性较丰富,群落分布较均匀。相似度系数分析显示,钦州地区大成镇2个样地(DC1、DC2)间香蕉根系内生真菌种群组成相似度最高(Cs=0.67)。不同采样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给香蕉提供了不同的生境,是影响香蕉根系内生真菌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8.
花铃期是棉花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为探究氮肥后移对花铃期水分亏缺棉花产量的补偿效应,以新路早45号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定2个花铃期滴灌量:常规灌溉量2410 m3·hm-2(W1)为对照、亏缺灌溉量1668 m3·hm-2(W2);副区为3种花铃期施肥比例:N1(花期肥:铃期肥为3:3)、N2(花期肥:铃期肥为2:4)、N3(花期肥:铃期肥为4:2)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相同氮肥条件下,水分亏缺较正常灌溉处理的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2)根据干物质积累Logistic模型,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Vm)出现时间、干物质进入快速积累期时间拐点(t1)均有所提前、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t)有所延长,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占比显著降低;(3)水分亏缺处理的单株铃数、单铃重较正常灌溉平均降低了11.7%,45.6%,籽棉产量平均降低了17.3%,耗水量、氮肥偏生产力平均降低了35.49%、15.97%,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增加了16.77%。与正常灌溉相比,花铃期...  相似文献   
109.
广西国家级贫困县贫困类型划分与扶贫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玲  黄晓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6):157-164
贫困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关注,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贫困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贫困问题呈现多样化特点,为进一步探讨广西贫困乡村类型,推进广西精准扶贫工作。本文以广西区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资源、社会四个方面选取影响贫困的28个指标,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制约广西贫困的主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影响贫困的主成分作为变量,对广西的贫困县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制约广西贫困的主要的因子为:“人口”因子、“经济收入”因子、“交通基础设施”因子,“工业化程度”因子、“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子、“通讯”因子、“教育”因子;2)广西贫困县的地域类型可划分为三类:农业生产力-工业化水平较低型贫困县,交通通讯基建落后型贫困县,文化教育落后型贫困县三大类,并针对各类型贫困县提出相应的减贫脱贫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0.
为探究以南荻为基质栽培秀珍菇的效果,试验以台秀1号为试验菌株,考察南荻基质含量(16%、32%、48%、64%、80%)对台秀1号菌丝生长速度、产量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栽培料中添加南荻基质,台秀1号菌丝生长比对照快,且菌丝浓密;配方(1)、配方(2)与对照(CK)的产量相当,配方(3)、配方(4)、配方(5)与对照产量差异显著。南荻32%,棉籽壳30%,杂木屑18%,麸皮15%,石灰1%,石膏1%,糖1%、玉米粉2%的配方(2)栽培秀珍菇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