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肥料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肥料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玉米生产节本增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每1kg土中N、P、K肥施用量分别为:0.368、0.235和0.350g,设常规施肥处理(T1),另设5个增施处理(T2-T6),按在常规施肥处理基础上分别增施2mL不同肥料增效剂(F1-F5),收获期测定玉米籽粒、苞叶、秸秆、根系等全N、P、K养分含量及玉米的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利用率。【结果】与常规施肥T1处理相比,增施增效剂处理玉米鲜苞重增加12.0~17.50g/盆,增重4.3%~6.2%,玉米籽粒重增加3.9%~6.9%;施用肥料增效剂处理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增幅为4.97%~6.65%。玉米植株各器官(秸秆、籽粒、苞叶+穗轴和根)氮养分吸收量均显示施用增效剂处理优于对照,增幅为:秸秆20.60%~37.00%;籽粒7.20%~13.15%;苞叶+穗轴12.43%~30.94%;根3.13%~37.75%。施用肥料增效剂处理与单施用化肥处理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5.0%~7.2%。【结论】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肥料增效剂能显著增加玉米植株干物质量及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72.
东方蜜蜂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蜜蜂(Apis cerana)为材料,对影响ISSR-PCR扩增结果的因素如模版DNA、Mg2+、d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的浓度及退火温度进行了研究.确立了适合东方蜜蜂ISSR扩增的反应体系:25IX L反应体系中最适含量为:10×PCR buffer 2.5μL,2.5mmol/L MgCl2,0.2 mmol/L dNTPs,1UTaqDNA聚合酶,0.4 pmol/μL引物,20~40 ng模板DNA.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2.3℃(引物UBC811优化后的退火温度,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退火30 s,72℃延伸30 s,35个循环,72℃再延伸5 min,在4℃保存.优化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本文着重探讨广西红壤果园土壤肥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并利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对果园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西红壤果园土壤肥力发生退化,其中桂西退化最严重。主要表现在果园土壤普遍酸化,呈酸性和强酸性果园占调查果园的81%;土壤有机质普遍下降,降幅最大是桂西,下降了51.46%。防止果园土壤退化,成为广西水果生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4.
西瓜对钾镁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施用钾镁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施等量氮磷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增产37.53%-84.19%,增施镁肥,增产3.55%-46.03%,随施钾量增加,镁的增产作用降低,增施钾镁肥还能改善西瓜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5.
水稻和玉米是广西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近300万公顷.长期以来,人们重视氮、磷、钾的施用,随着尿素取代硫酸铵、钙镁磷肥应用面积逐年扩大、有机肥施用减少,极少或不施含硫肥料,水稻和玉米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硫的量也在增加,土壤面临缺硫或潜在缺硫.经4年硫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施用硫酸铵、过磷酸钙、硫磺和石膏等含硫肥料促进水稻和玉米生长发育,对其农艺性状有良好影响.(2)施用不同硫肥,可使水稻增产681~774 kg/ha,增产率为9.37%~10.65%,玉米增产297~625.5 kg/ha,增产率5.13%~10.79%,增产效果显著.(3)施用硫酸铵、过磷酸钙、硫磺和石膏等含硫肥料,水稻可获净增收1139.4~1291.4元/ha,玉米获净增收559.80~749.85元/ha.  相似文献   
76.
为了了解不同硫肥对水稻的效应及在水稻栽培农业生态系统中硫的循环与平衡情况,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不同来源的硫肥设为7个处理包括:对照(不施硫),硫酸铵,过磷酸钙,自然硫素,石膏,50%石膏 50%自然硫素,70%石膏 30%自然硫素,对水稻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硫肥对早稻谷粒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9.1%~10.3%。在早稻上施用硫肥可以提高干稻草产量和每公顷有效穗数,稻草产量增加5.3%~11.6%。施硫肥对株高和穗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在早晚稻的稻草和谷粒中,硫含量没有明显提高,但在早稻明显提高了硫的吸收。施硫肥可以使水稻获得较好的效益,其中自然硫处理的净产值最高为1882.6元/ha。在广西,以水稻-水稻为栽培方式的地区每年施用30Skg/ha,土壤中硫保持正向平衡,而如果不采用这个施肥比例,土壤硫保持为负平衡;在这些地区,利用各种硫源包括硫肥施硫,对水稻生产将是一种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77.
解析甘蔗间作不同豆科作物对甘蔗植株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旨在评价甘蔗间作不同豆科作物对甘蔗植株健康状况及抗性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与单作的甘蔗(CK)相比,甘蔗间作黄豆显著提高甘蔗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间作绿豆虽然有助于提升甘蔗植株内生细菌多样性与丰富度,但与CK之间无显著差异;间作花生导致甘蔗植株内生细菌多样性与丰富度显著降低。门分类水平,与CK相比,间作处理甘蔗植株中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内生细菌丰度占比急剧下降,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以及属于其他(others)分类的内生细菌丰度占比上升;属分类水平,与CK相比,间作处理甘蔗植株中泛菌属(Pantoea)和Burkholderia-Paraburkholderia属丰度占比下降,红球菌属(Rhodococcus)内生细菌丰度占比上升;另一方面,unclassified_f__MicrococcaceaePseudarthrobacter是间作甘蔗植株中特有的内生细菌优势属,但同时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和Williamsia属内生细菌缺失。此外,Rubrobacternorank_f__MSB-1E8、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norank_c__Actinobacterianorank_f__EuzebyaceaeGaiellaDefluviicoccusnorank_f__Elev-16S-1332、norank_o__Acidimicrobialesnorank_f__Propionibacteriaceaenorank_o__Gaiellalesnorank_f__Gemmatimonadaceae是甘蔗/黄豆间作(A)处理中甘蔗植株特有的内生细菌优势属;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马赛菌属(Massilia)、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Sinomonas、罗思河小杆菌属(Rhodanobacter)、金黄色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根霉菌属(Rhizomicrobium)是甘蔗/绿豆间作(B)处理中甘蔗特有的内生细菌优势属。甘蔗/花生间作模式下,甘蔗植株根系中不存在特有的内生细菌优势属;而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和Williamsia是甘蔗单作模式下甘蔗植株根系中特有的内生细菌优势属。甘蔗间作黄豆和绿豆不仅有助于提升甘蔗植株根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与丰富度,而且改善了甘蔗植株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尤其间作黄豆效果更佳;与之相反,甘蔗间作花生无助于提高甘蔗植株根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与丰富度,亦不利于改善甘蔗植株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78.
用高分子树脂包膜尿素、改性长效碳铵及在普通尿素中加入脲酶抑制剂配制成一次基施的长效氮玉米专用混配肥与普通氮混配肥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长效氮混配肥比普通氮混配肥增产5.36%~8.33%,化肥吸收率提高1.71%~4.04%(绝对值),植株后期功能部位的养分含量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79.
不同氮肥处理对桑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桑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转化酶酶活性的影响,为桑园合理施氮和生产优质桑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按不同氮肥施用水平:N1(120.75kg/ha)、N2(172.50kg/ha)和N3(207.00kg/ha)设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并与桑叶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脲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N2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大。土壤蔗糖转化酶与脲酶活性、转化酶与磷酸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活性与桑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合理施用氮肥能提高桑园土壤蔗糖转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可作为评价桑园土壤性质的指标。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氮、磷、钾、镁、锌、硼肥对木薯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最佳施肥处理OPT(N+P+K+Mg+Zn+B)、减氮施肥OPT-N、减磷施肥OPT-P、减钾施肥OPT-K、减镁施肥OPT-Mg、减锌施肥OPT-Zn、减硼施肥OPT-B处理和不施肥处理,测定各处理木薯产量以及块根、茎、叶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吸收强度.[结果]OPT处理木薯所吸收的N、P、K、Zn养分主要累积在茎部,Ca、Mg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和茎部,B养分主要累积在叶片部位中.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呈抛物线状,在块根膨大期前呈逐渐提高,块根膨大后,木薯对N、P、K养分的吸收强度逐渐下降.增施N、P、K、Mg肥,木薯产量分别提高38.01%、13.09%、23.14%和8.99%;增施1 kgN、P2O5、K2O、MgO木薯产量分别增加101、54、22和49 kg; OPT处理产值最高(13217元/ha).[结论]施肥均可提高木薯的养分吸收量,但K、Za、B肥会抑制Mg的吸收.不同施肥条件对木薯产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