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1篇
  13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实验建立了同时测定饲料中4种酚类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特丁基对苯二酚)和3种尼泊金酯类防腐剂(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以甲醇-乙腈溶液(30∶70,V/V)超声提取后经Inertsil ODS-sp C18柱(4.6 mm×250 mm,5μm)分离,用甲醇/乙酸铵溶(pH=3.5)作流动相梯度洗脱,分别在波长256 nm和280 nm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物质浓度为0.1~100.0μg/m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检出限(3S/N)为0.027~0.102 mg/L,平均回收率为79.62%~112.29%,相对标准偏差(n=6)为2.65%~8.38%。  相似文献   
72.
采用DMAP网格法分析广东省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持水性能的分布格局,探讨了不同深度森林土壤物理性质和持水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森林土壤垂直持水特征表现为:1)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通气孔隙度、土壤总孔隙贮水量及非毛管持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最小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则表现为先降低,再上升;2)综合各持水特...  相似文献   
73.
山东覆膜棉田杂草调查及化学除草剂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目测法,对山东省主要棉花产区德州、聊城、滨州的春棉种植区进行了杂草种类及群落构成调查。结果表明:棉田主要杂草隶属20科40种,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为主,提出了以杂草构成选择除草剂应用于覆膜棉田的防除方法。经田间实际使用调查,除草剂应用应以乙草胺、扑草净、二甲戊灵、氟乐灵、仲丁灵和乙氧氟草醚等药剂混配或混用为主。  相似文献   
74.
2008年11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正式实施4周年。4年来,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和市委市政府通过“宣传学习、贯彻实施、人大督察、政府检查”几个阶段,使《促进法》的贯彻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今年采取“两加大”“一加强”措施.有力促进了怀化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5.
铜基营养叶面肥提高棉花光合特性、产量及其防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铜基营养叶面肥对棉花光合特性、产量、各器官微量元素积累与分配、防病效果以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叶面肥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连续进行了两年的田间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喷清水 (CK)、传统波尔多液 (含Cu 12.8%,BDM)、美国商品铜制剂Kocide 2000 (含Cu 33.0%,KCD)、铜基营养叶面肥 (含Cu 32.9%,Zn 0.8%,CF)、加铁铜基营养叶面肥 (含Cu 32.9%,Fe 2.7%,CFFe)、加锌硼铜基营养叶面肥 (含Cu 32.9%,Zn 2.7%,B 2.9%,CFZnB),田间随机区组排列。在棉花盛铃期测定了叶片光合特性,始絮期分别测定了根、茎、叶、蕾铃的铜、锌、铁含量及积累量,花铃期测定了土壤酶活性。在蕾期、花铃期、吐絮期调查统计了病情指数。 【结果】 1) 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喷施CFFe、CFZnB、CF、KCD显著增加了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以CFFe处理增加最多,最高增幅为13.3%,其次为CFZnB处理,增加11.4%;同时显著增加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光合速率以CFFe处理增加最多,增加26.4%,其次为CFZnB处理,增加18.0%;还显著降低了胞间CO2浓度。2) 喷施BDM、KCD、CF、CFFe、CFZnB显著增加棉花各器官铜含量 (CFZnB处理茎铜含量除外) 及积累量;CFZnB、CFFe处理显著增加棉花各器官全锌含量及积累量;喷施CFFe、CFZnB、CF可以显著增加棉花各器官全铁含量 (CF处理茎全铁含量除外) 及积累量)。3) 与喷清水对照 (CK) 相比,喷施CFFe、CFZnB、CF、KCD及BDM显著降低棉花花铃期和吐絮期的病情指数,5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3种铜基营养叶面肥在防病效果方面均可以取代BDM和Kocide2000。4) 各处理土壤脲酶活性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BDM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处理;各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均比CK显著增加。5) 喷施CFZnB、CFFe、CF、KCD的皮棉产量在2013和2014年均显著增加,其中以CFZnB处理增产最多,最大增幅为12.3%; 其次为CFFe处理,增幅为8.8%~10.2%。 【结论】 叶面喷施铜基、铁铜基、锌硼铜基叶面肥均可显著增加棉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皮棉产量。含微量元素的铜基营养叶面肥既能显著增加棉花产量,又具有一定的防病效果,推荐使用加锌硼铜基营养叶面肥和加铁铜基营养叶面肥。   相似文献   
76.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对沙漠化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作为土地改良剂对沙漠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确定合适的污泥掺混量,试验以离心脱水污泥与沙漠表层土壤按污泥掺混量为5%,10%,15%,20%,25%,30%,35%充分掺混,以土壤物理指标、营养指标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污泥掺混量对沙土的改良效果,并与3种适于耕作土壤平行对比。试验表明沙土经污泥掺混后,随着污泥掺混量的增大,其土粒密度、土壤容重降低;污泥掺混量与土粒密度和土壤容重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可达-0.99,-0.89,而土壤孔隙度增加,呈正相关(r=0.79),当污泥掺混量大于10%后,污泥掺混量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的改良效果减缓;改良沙土中有机物含量、含水率随污泥掺混量增加呈线性增加(r0.99),持水能力与污泥掺混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改良沙土较对比土壤有更强的保水能力;氮、磷元素含量和污泥投加量呈显著正相关(r0.95),污泥掺混量为15%~25%时,改良沙土氮磷含量均接近对比土壤含量,污泥掺混对土壤全钾含量改善不大,但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效钾含量。污泥掺混量为10%~25%时,改良沙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接近对比适宜耕作土壤。  相似文献   
77.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地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大政府制度创新力度,提供有利于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环境基础;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区域范围内要以产业集群政策代替产业政策;增加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培育及分工协作体系建立;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培育共同的制度文化以发挥集群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8.
小麦是四川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促进小麦生产的机械化进程对于保障小麦生产的高效、安全有重要作用。机械化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小麦生产效益,目前四川小麦农机产品仍存在可靠性不足、损失率高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当前小麦机械化生产的研究现状,针对机械化播种和收获、小麦长势动态监测等关键性环节开展了国内外现状研究,剖析了四川小麦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品种布局、促进小麦规模化种植、加大关键技术和农机具研发力度等发展建议,为提升小麦生产机械水平,促进小麦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9.
不同药剂防治大龄稻纵卷叶螟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寻找防治大龄稻纵卷叶螟的高效、低毒药剂农药品种,2010年在巴马县开展了6种不同药剂的防效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2%全铲1 500 mL/hm2+5%锐劲特150 mL/hm2处理的防效最好,是当地防治水稻大龄稻纵卷叶螟的有效措施之一,有望成为当地替代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80.
【目的】为了明确与成都平原地区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田间配置方式。【方法】采用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设置3个带宽,分别为200 cm(A_1)、220 cm(A_2)、240 cm(A_3)和两个玉豆行比2∶2(B1)、2∶3(B2),2个鲜食玉米和鲜食大豆单作对照处理,共8个处理,研究带宽行比对鲜食玉米-鲜食大豆间作系统中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群体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随带宽和玉豆行比增加,鲜食玉米叶面积指数逐渐降低,光合产物的合成受到抑制,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及茎秆转运率和贡献率亦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从而导致鲜食玉米产量降低,A_1处理玉米产量较A_2和A_3处理高16.97%和53.11%,B_1处理下产量较B2高10.72%。而鲜食大豆表现则相反,A_3处理大豆产量较A_1和A_2处理高31.10%和13.67%,B_2处理下产量较B_1高12.73%,协调两作物的群体产量在A_1B_1处理下最高,达15 482.74 kg/hm~2。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群体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最大值出现在A_1B_2处理为1.31,且最大经济效益也出现在A_1B_2处理。【结论】在成都平原气候条件下,带宽为200 cm,玉豆行比为2∶3的田间配置下有利于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系统中两作物产量潜力的发挥和群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