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辽西地区潜在蒸散发敏感性分析及变化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辽西地区潜在蒸散发敏感性及蒸散发变化成因。【方法】基于辽西地区13个气象台站1965—2015年的基础气象资料,依据FAO-56 Penman-Monteith法估算了辽西地区近50 a的蒸散发(ET_0),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ET_0及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检验,同时基于敏感性系数法探讨了ET_0对各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并定量揭示了引发ET_0变化的主导因子。【结果】1965—2015年,辽西地区年均ET_0以12.5 mm/10 a的速率显著降低,均值为1 007.6 mm/a,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呈低—高—低的分布格局;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表现为极显著升高趋势,风速和太阳辐射表现为极显著降低趋势,相对湿度未发生明显变化;辽西地区ET_0对各气象要素的敏感性依次为:相对湿度最高温度风速太阳辐射最低温度,且ET_0与相对湿度变化呈负相关,而与其他要素变化均为正相关;最低温度、最高温度的升高和相对湿度的降低引发区域ET_0变动为正贡献,而太阳辐射和风速的降低则为负贡献,且贡献率最大的为风速,最小的为相对湿度。【结论】风速的降低是引发辽西地区ET_0降低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区域性作物生长季气候干旱预测,指导春玉米高效节水补灌生产。【方法】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方法选取了与干旱指数最相关的因子,利用阜新市阜蒙县1965—2019年逐日气象数据,探索建立了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PSO-WNN),将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水分亏缺指数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精度,并利用模型模拟预测未来5 a干旱发生情况。【结果】通过模型验证,春玉米5个生育阶段(播种—出苗阶段、出苗—拔节阶段、拔节—抽雄阶段、抽雄—乳熟阶段、乳熟—成熟阶段)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419、0.0174、0.0481、0.0297、0.042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02、0.9853、0.8990、0.9575、0.9177,且预测结果与实际干旱等级相符。【结论】文中构建的模型适用于阜新地区春玉米干旱预测,未来5 a该地区春玉米在播种—出苗阶段可能无旱或轻旱,出苗-拔节阶段可能发生中旱甚至特旱,生育后期干旱程度逐渐减弱,拔节—抽雄和抽雄—乳熟两个阶段出现轻旱概率较高,乳熟—成熟阶段出现干旱的概率较低,程度较小,表明未来几年该地区春玉米生产应该更多关注出苗—拔节阶段的旱情。  相似文献   
13.
谷健 《河北农机》2019,(6):69-6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PLC技术以其显著地优越性,极大程度上推进了矿山机电自动化控制能力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设计了基于PLC技术的矿山机电控制系统,通过硬件系统的设计,来实现对矿山机电的自动化操作。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完全组合设计,在长期试验基础上探讨了枯、丰2种降水年型滴灌追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丰水年整体产量高于枯水年,高水高氮和高水低氮处理在丰、枯水年间产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枯水年滴灌对产量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氮互作对产量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追氮对产量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丰水年滴灌对产量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追氮对产量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氮互作对产量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降水年型间产量随滴灌量的增大而增大,枯水年滴灌对产量的提高幅度大于丰水年;随追氮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丰水年增加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均大于枯水年.通过分析,确定了不同降水年型适宜的水肥施用模式:播种期沟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450 kg/hm2后,在枯水年滴灌48 mm、追氮120 kg/hm2,丰水年滴灌36 mm、追氮240 kg/hm2.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研,摸清沙雅县农业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建设基本情况、项目建设主要推进做法,并针对调研发现的经营主体模式单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滞后、建设资金概算不足、投融资探索实践不够等问题,提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管护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为探究浅埋滴灌水氮耦合对辽西半干旱区春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在移动式遮雨棚内开展了水肥精量控制试验,构建以光合速率(P_n)为因变量,灌溉量(X_1)和施氮量(X_2)为自变量模拟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浅埋滴灌春玉米水分和氮肥投入均能提高春玉米的叶片光合速率,对光合速率的提高作用为水氮耦合水单因子氮单因子;浅埋滴灌水氮耦合主要通过提高蒸腾速率、增大气孔导度和叶面积,对叶片光合速率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_n分别与T_r、G_s和L_a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光合速率的作用大小顺序为:T_r G_s L_a;水、氮单因子对P_n的影响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二者均存在最大值。超过最大值持续增大灌水量或施氮量,对提高春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有抑制作用;水氮耦合作用表现为正交互效应。通过模型寻优,得到浅埋滴灌条件下获得叶片最高光合速率(P_n)的水、氮最优配比模式,即灌溉量为405. 7 mm、施氮量为146. 6 kg/hm~2。  相似文献   
18.
浅埋滴灌水氮钾互作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浅埋滴灌水肥互作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的影响,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以灌水量(W)、施氮量(N)、施钾量(K)为自变量,WUE为因变量,于2017—2020年开展了不同水肥用量组合对浅埋滴灌春玉米WUE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因子作用下,WUE随水肥用量的提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影响大小为W>N>K;2个因子互作时,WN、WK、NK对WUE的影响均呈1个凸面趋势变化,且存在最大值,影响大小为WN>NK>WK;W、N、K 3个因子共同作用时,WUE随W、N、K 3个因子编码水平的共同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变化,中水中肥较低水低肥和高水高肥用量组合可获得较高WUE。通过模型寻优,得出在灌溉量为43.25~58.87 mm、施氮量为229.93~382.97 kg/hm2、施钾量为104.94~148.49 kg/hm2条件下,可获得较高WUE (≥25.00 kg/(hm2·mm))。研究结果可为试验区春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优化管理、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