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448篇
农学   267篇
基础科学   381篇
  342篇
综合类   2069篇
农作物   134篇
水产渔业   207篇
畜牧兽医   1334篇
园艺   396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三江平原稻田蒸散量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5-2007年涡度相关系统测量值和小气候观测资料,比较分析Penman、Penman-Monteith和Priestley-Taylor模型对三江平原稻田5-10月蒸散量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3个模型参数采用常规参数时,Penman模型模拟值明显大于测量值,平均高估103.5%;但Penman-Monteith和Priestley-Taylor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平均偏差分别为0.26和0.02mm·d-1,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8和0.71mm·d-1。Penman和PenmanMonteith模型作物系数(Kc)与叶面积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riestley-Taylor模型修正式参数α值与叶面积指数、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均为正相关关系,且与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依据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校正模型参数后,Penman模型模拟精度显著提高,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8和0.64mm·d-1,模拟效率由负值转变为正值0.75。而Penman-Monteith和Priestley-Taylor模型模拟精度没有明显改变。方差分析进一步表明校正模型参数后3个模型的估算值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3个模型对三江平原稻田蒸散量的估算精度一致。由此可见,Penman-Monteith和Priestley-Taylor模型无论是否校正作物系数或参数α,均适于估算三江平原稻田蒸散量,而Penman模型需在修正作物系数后方可用于估算三江平原稻田蒸散量。  相似文献   
992.
白花草木樨与燕麦混合青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置了单贮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单贮燕麦(Avena sativa)、70%白花草木樨和30%燕麦混贮、50%白花草木樨和50%燕麦混贮与30%白花草木樨和70%燕麦混贮5个处理组,贮后分别测定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由此找出白花草木樨和燕麦混合青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单贮白花草木樨的pH值...  相似文献   
993.
红河干热河谷林草地红壤中优先流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红河干热河谷地区开展优先流形态分布特征及与红壤特性关系的研究,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防治水土流失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干热河谷地区典型植被林地和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染色示踪法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优先流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对红壤特性响应。[结果] ①林草地上层剖面平均染色面积分别为87.20%和91.97%,染色面积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小,局部深度内染色面积出现反弹现象;林草地优先流长度指数分别为766.8%和730.0%,林地土壤优先流较荒草地发达;林草地的最大染色深度分别为40 cm和35 cm;②染色路径宽度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小,0—20 cm土层内以大于250 mm的路径为主,20—40 cm内的染色路径在20—250 mm,而在40 cm以下的土层染色路径集中在20 mm以内;③优先流染色面积比、长度指数、染色路径宽度与土壤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总孔隙度、有机质、含水率等对染色面积比(DA)、长度指数(LI)、染色路径宽度(SPW)累积贡献率分别为97.80%,86.95%,87.45%;含水率、有机质、容重、总孔隙度和Al3+等因子与染色面积比、染色路径宽度呈最优线性关系。[结论] 土壤的孔隙特性、盐基离子和土壤质地等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红河干热河谷林草地优先流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4.
重金属元素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迁移与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重金属元素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和分配特征,于2011年夏季采集了大庆市龙凤湿地土壤、水、芦苇、鱼等4种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Cu,Cd,Zn,Pb,As和Hg这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彼此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龙凤湿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土壤重金属含量低于松嫩平原的平均值,水体环境质量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级标准;湿地中生存的动、植物对重金属的累积情况各不相同,鱼体重金属的富集情况为:Zn>Cd>Cu>As>Hg>Pb,而芦苇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则为:Cd>Hg>Zn>Cu>As>Pb。分析表明,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植物、鱼体重金属含量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水、植物、鱼三者之间虽然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5.
大庆龙凤湿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庆龙凤湿地土壤Cu,Cr,Cd,Zn,Pb和As六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土壤表土层(0-10 cm)Cu,Cr,Cd,Zn,Pb和As在水平分布上的变化较大,除Cr和Zn外,Cu,Cd,Pb和As含量均低于松嫩平原土壤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在土壤剖面中,Cu,Cr,Cd和As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而Pb和Zn则是先增加后减少,这与区域内土壤的理化性质、成母土质、岩石风化及淋溶作用有极大的关系.Cu,Cd,Zn,Pb,As五种重金属元素之间,除Cu和As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外,其余各重金属元素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Cr只与Cu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各重金属元素之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由此推测Cu,Cd,Zn,Pb,As元素的来源可能相同,且具有一定的共生组合性,而Cr则受湿地周边复杂环境及人为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6.
合理浇水,是保证大棚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春季气温低,大棚菜浇水不同于露地栽培,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以避免副作用。根据经验,大棚菜浇水应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997.
青贮饲料与反刍动物日粮中木质纤维素占比高,直接进行利用会造成能量流失。酶制剂在青贮或日粮中应用广泛,通过酶制剂预处理可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木聚糖酶与其它酶制剂混合添加可有效降解青贮中的纤维含量,增加可代谢糖含量,有利于微生物生长,促进青贮发酵,进而提高青贮饲料的利用效率。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木聚糖酶可以辅助瘤胃微生物分解饲料中的纤维成分,改善瘤胃发酵环境,使反刍动物获得更多的能量来供其生长和代谢,进而提升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本文介绍了木聚糖与木聚糖酶,通过综述木聚糖酶在青贮及反刍动物日粮中应用,阐释了木聚糖酶在青贮与反刍动物日粮中的添加量、利用效果,为后续木聚糖酶的利用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减量施药对雾滴沉积效果以及稻飞虱防治效果的影响,促进水稻减量施药技术发展。方法 采用M45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开展水稻施药田间试验,选取15.0和22.5 L/hm2 的施药液量,以及人工施药推荐剂量100%、90%、80%的3种减量农药剂量,研究不同施药液量和减量农药剂量对雾滴沉积效果以及稻飞虱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 水稻冠层上部的雾滴沉积量明显优于冠层下部,2种施药液量以及3种减量农药剂量对雾滴沉积量的影响不显著;施药1周后稻飞虱数量显著减少。在相同施药液量条件下,减量农药剂量的变化对稻飞虱防治效果影响不明显。80%的农药剂量能满足稻飞虱防治要求。结论 无人机水稻施药作业中可选择80%的农药剂量进行减量施药。本研究可为水稻减量施药、减少水稻植保作业成本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正>观赏草是具有观赏价值的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统称。狭义上的观赏草主要是指禾本科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是茎秆高度适中,叶片细长且有质感,花序形态美观。禾本科植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生长茂盛稳定,使得禾本科观赏草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装饰植物。广义上的观赏草包括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木贼科植物、灯芯草科植物、香蒲科植物、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天门冬科沿阶草属植物、山麦冬属植物等。在园林景观中常说的观赏草一般指的是广义上的定义。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杀虫植物的筛选测定发现,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3种植物的丙酮提取液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绣线菊蚜(Aphis pomi)和菜缢管蚜(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以不同溶液进行提取,马齿苋的水浸液和丙酮浸液活性较高,北乌头的丙酮浸液活性最高。与化学农药混用,3种植物提取液对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均表现明显增效。而与抗蚜威混用则无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