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8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解磷、钾功能性微生物耐盐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设施菜田土壤盐渍化问题,以解磷、钾功能微生物胶质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盐分胁迫对功能菌活性、解磷钾能力的影响,并阐明了含2种功能菌微生物菌剂在轻度盐渍化设施菜田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混合功能菌最大耐受盐浓度为10.5%NaCl,最适宜生长盐分浓度为0.5%NaCl,且解磷、钾能力最强,有效磷、钾增幅分别为52.06%,75.41%;此外,轻度盐渍化设施菜田的小区试验结果显示含2种功能菌的菌剂可提高番茄、甜瓜、西瓜果实V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产104.81%,23.72%,28.96%;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95.12%,22.83%,134.52%和92.71%,6.66%,117.46%,显著增加了土壤菌群数量(P0.05)。综上所述,解磷、钾功能微生物具有耐盐性,可在轻度盐渍化土壤中定殖,并能活化土壤磷、钾,提高蔬菜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22.
草田轮作及带状间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水土保持试验站,在该区利用箭舌豌豆、2年生草木樨和毛笤子3种牧草,与当地主要农作物进行轮作、带状间作试验,结果表明:草田轮作及带状间作,不仅是恢复地力、培肥土壤,提高农作物和牧草产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而且水土保持效益明显,是一种保水保土和“用地养地”的科学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23.
1)防污染。种子贮藏前要彻底清除其中的叶、草、沙土等杂物,并对贮藏室以及贮藏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 2)防霉变。要控制好种子本身所含的水分。 3)防高温。贮藏种子的环境温度最好在10℃左右,切忌把种子放在距火炉较近的地方。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了活化土壤中矿物钾。[方法]研究了硅酸盐菌剂在不同区域土壤上不同作物的使用效果,并分析了硅酸盐菌剂的合理使用条件、使用技术。[结果]硅酸盐细菌菌株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上均能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果。[结论]硅酸盐菌剂应与有机肥、化肥合理配合施用,从而降低农业成本,提高产值。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保定市郊畜禽粪污染现状,采用调查问卷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保定市郊8个养殖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测定了畜禽粪中重金属Cu(铜)、Zn(锌)、Pb(铅)、Cd(镉)、Hg(汞)、As(砷)的含量。调查结果表明8个养殖场规模均较大,饲料以玉米、麦麸、豆粕、豆饼为主,在饲喂过程中均使用了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畜禽粪的主要去向是农用,且农用前基本不经过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中重金属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养殖场畜禽粪中Cu、Zn含量普遍偏高,其次为As,Pb、Cd和Hg含量均处于较低或很低水平。其中下闸养猪场的Cu含量以及北宋养鸡场的Zn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养殖场。不同动物粪便中重金属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猪粪和鸡粪中各种重金属含量均较高,而兔粪和牛粪中重金属的含量则相对较低。根据德国的腐熟堆肥标准,畜禽粪中Cu、Zn的超标率分别为83.33%和20.83%;然而根据中国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在所有样本中有3个As含量超标,超标率为12.5%;其它元素均不超标。  相似文献   
26.
摘要: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研究了旋耕和深耕两种耕作方式以及添加不同外源微生物菌剂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旋耕和深耕没有明显影响土壤脲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而旋耕显著提高了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小麦生育期内,土壤脲酶活性在拔节期明显降低,施入拔节肥后其活性逐渐增强,在孕穗期达到峰值;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则随生育期的延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自返青至拔节逐渐降低,在拔节期达到最低,随着拔节期氮肥的施用其活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无论是旋耕和深耕,小麦收获期土壤根区脲酶、碱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非根区。此外,施用不同微生物菌剂对三种土壤酶的活性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7.
水分、磷肥耦合对小麦各生育期土壤中氮磷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磷量、施磷深度和不同水分条件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中氮、磷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处理条件下,土壤中NO3-_N随小麦各生育期对氮素需求量而变化,在返青期和灌浆期,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均出现最低谷;土壤中的NH4 _N的含量在孕穗期出现高峰,其他生育期含量变化无明显影响;同样,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在返青期和灌浆期出现低谷,而拔节或孕穗期达到高峰。根据土壤中氮磷养分的动态变化,推荐整个生育期灌水2次,施磷量及施磷深度分别为225 kg/hm2和30 cm。  相似文献   
28.
针对镉(Cd)、铅(Pb)复合污染土壤中小麦籽粒重金属超标问题,以Cd、Pb复合污染石灰性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Cd、Pb低积累小麦品种‘济麦22’,探究杏核生物炭单独施用以及与叶面调理剂(ZnSO4、MgSO4、氨基酸复合菌剂)联合施用对Cd、Pb复合污染麦田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炭单独施用修复效果有限,单施生物炭处理根际土有效态Cd、Pb含量占总量的比值与对照(CK)相比差异不显著,而添加10 t/hm2生物炭(C2)处理效果优于5 t/hm2(C1)处理,10 t/hm2生物炭+叶面喷施调理剂联施与单施生物炭相比,各处理根际土壤有效态Cd、Pb含量占总量的比值差异不显著,对Cd而言,只有生物炭+氨基酸复合菌剂处理(C2+A)小麦籽粒Cd降低22.56%(P>0.05),对于Pb而言,生物炭+ZnSO4处理(C2+Zn)和C2+A处理小麦籽粒Pb含量分别降低27.36%和28.06%(P<0.05),Pb含量可降至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限值以下(0.2 mg/kg,GB 2762—2017),生物炭+Mg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