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1篇
  16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2020年11月份,以采集于江苏省南京市情侣园的乌桕(Sapium sebiferum)种子为供试材料,将种子与湿润细沙按体积比V(种子)∶V(湿润细沙)为1∶3混匀,置于0~5℃低温层积处理(0(未层积)、40、80、120 d),在光照培养箱中(25℃)进行发芽试验,计算发芽率;用甲醇溶液(分析纯),在0~4℃对低温层积处理不同阶段种子胚乳密闭浸提,用系统分离法对提取液进行分离为5个组分(石油醚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甲醇相、水相),并以市售白菜矮脚黄(Brassica rapa)种子为对照,在培养皿中加入提取液(以相同体积蒸馏水为对照)进行发芽试验,计算发芽指数,对各分离相的提取液进行乌桕种子浸提液生物活性测定;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elient HP1100)对层积不同阶段种子胚乳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邻苯二酚的质量浓度进行动态检测、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Agelient 6890N/5973N)对层积不同阶段种子胚乳中棕榈酸和亚油酸的质量浓度进行动态检测;筛选种子休眠的内源抑制物,分析内源抑制物质对乌桕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胚乳各分离相中,甲醇相对白菜籽发...  相似文献   
32.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地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基质尚未形成,绿地斑块之间自然生态过程缺乏联系,重要的自然空间廊道不畅,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逐渐减弱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区域性基础设施,提升长株潭的区位优势,并通过区域政策、城市规划等宏观调控手段,引导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生态空间结构的优化重组,促进城市群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3.
以封闭式循环水养殖为代表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是世界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工厂化养殖具有节地、节水、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易于管理、不受季节变化的限制、效益高等优点,符合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介绍了工业化养殖系统中涉及的装备技术,包括去除固体废弃物和水溶性有害物质、杀菌消毒、增氧、调温、水质测控.介绍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指出了该技术应用于养殖业的重大意义,同时提供了在线监测的指标对象,以及分析的方法和仪器.采用LabVIEW开发了一套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具有人机界面友好,数据采集、存储、信号处理及分析功能强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34.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黍稷蛋白含量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快速测定完整黍稷籽粒蛋白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比较原始透射光谱经导数处理结合不同回归算法对模型的影响。[结果]分别经一阶和二阶导数处理后利用偏小二乘法和改进的偏小二乘法,4 种方法的分析效果相近,最优的是一阶导数结合改进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法,黍稷蛋白定标模型的定标相关系数(RSQ)为0.880 6,定标标准误差(SEC)为0.342 4,交互定标标准误差(SECV)为 0.375 1,外部预测标准误差(SEP)为 0.454。[结论]以完整黍稷籽粒为样品所建立的蛋白 NITS 模型,可以用于黍稷蛋白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5.
采用PCR方法对甘蔗植株不同生长时期(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成熟期)、同一植株的不同叶片及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叶尖、叶中、叶基)分别取样进行宿根矮化病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甘蔗生长时期常规PCR方法都可以检测出宿根矮化病阳性植株;对呈阳性植株的不同叶片及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检测均呈阳性,说明被检测甘蔗品种植株不同位置叶片对甘蔗宿根矮化病检测效率影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6.
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甘蔗品种Q117ShPST2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甘蔗成熟茎秆中扩增出甘蔗单糖转运蛋白的基因序列,命名为ShPST2a,该序列长2 455 bp,包含1个2238 bp阅读框,编码745个氨基酸;构建该基因的瞬时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的方法对ShPST2a编码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膜,符合细胞膜转运蛋白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随着不同转基因生物(GMO)制品的不断商业化,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也需不断更新。由于甘蔗红糖为甘蔗汁经高温熬煮浓缩而成,红糖中残留的DNA降解严重、含量低、片段短,且蛋白及糖分杂质含量高,所以甘蔗红糖DNA是比较难以收集并进行分子检测的。为了在转基因甘蔗红糖商业化前建立起转基因甘蔗红糖DNA的提取及分子鉴定技术,本研究以转基因甘蔗和非转基因甘蔗为材料,模仿传统的红糖制作工艺,分别获得了转基因甘蔗红糖与非转基因甘蔗红糖。通过对DNA提取方法进行改进,设计不同扩增片段长度的引物,并对传统PCR与荧光定量PCR进行比较,建立了稳定的甘蔗红糖DNA的提取方法及外源基因分子鉴定技术该技术对转基因甘蔗红糖与非转基因甘蔗红糖进行准确鉴别,为今后转基因甘蔗红糖的商业化所需的转基因食品鉴定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后面更为重要的转基因甘蔗白糖DNA的提取及分子鉴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8.
类芽孢杆菌属的菌株由于生长快、能够形成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的芽孢、营养简单等特点,具有多种可利用的生物特性。类芽孢杆菌对植物具有非致病性,同时具有防病作用和促生作用,成为了较有应用潜力的菌种之一。生物技术的发展极大程度地推动了类芽孢杆菌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纯化,类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已有报道,而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对其理解和认知也趋于系统化。本文对类芽孢杆菌源抗病基因在作物病害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类芽孢杆菌源抗菌活性物质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类芽孢杆菌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贝莱斯芽胞杆菌可产生抗微生物脂肽和聚酮、有益酶、黏附分子等代谢产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贝莱斯芽胞杆菌可通过提高小肠绒毛高度及降低隐窝深度、增强酸性磷酸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等机制促进动物生长;通过拮抗病原、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调节动物免疫改善动物健康。本文综述了贝莱斯芽孢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的益生作用,为该菌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利用2017—2018年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对辽阳地区逐1 h气温、日最高(低)气温进行检验,并采用最优滑动周期法进行订正。结果表明:辽阳地区智能网格预报准确率整体表现为西部较高、东部较低;逐1 h气温预报和日最高气温预报整体较实况偏高,日最低气温预报较实况偏低;逐1 h气温预报、日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在夏季7月、8月与其他月份相比较高,冬季各月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较高;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最高、稳定性最好,采用最优滑动周期法订正后,准确率基本为80%~90%;中西部地区日最低气温订正后准确率也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