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6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61.
红叶病是由蚜虫传播黄矮病毒(BYDV)引起的燕麦上的重要病害,有效防治蚜虫可控制燕麦红叶病的发生。为了明确噻虫嗪种衣剂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噻虫嗪种子包衣对燕麦蚜虫和红叶病的防效及持效期,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药物在植株和籽粒上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后,燕麦单株蚜量和红叶病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苗期至拔节期的蚜虫防效为77.71%~87.91%,红叶病防效为65.79%~82.89%;孕穗期至扬花期的蚜虫防效为58.45%~68.61%,红叶病防效为62.98%~64.14%,持效期长达90 d,可实现一次施药减轻蚜虫为害、控制红叶病的效果。残留分析表明,噻虫嗪种衣剂在燕麦植株中的残留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13.218e-0.0971t,半衰期为7.14 d,播种后60~100 d残留量为0.43~9.86 mg·kg-1,接近或超过了现有的草料MRLs值,此时不宜作为青饲料;播种110 d以后残留量≤0.06 mg·kg-1,可刈割青饲料或作为干草贮存使用。在燕麦籽粒中未检测到噻虫嗪。  相似文献   
162.
163.
刈割对燕麦产草量及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刚  赵桂琴 《草业科学》2006,23(11):41-45
以燕麦Avena sativa开花期1次刈割为对照,探讨了不同刈割次数对燕麦青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指标的影响。对4641、4632、巴燕3号、青永久425、青永久31早熟燕麦品种的刈割试验表明,1年内刈割2次比刈割1次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以及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显著的降低,其中巴燕3号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达67.65%和57.57%;青永久425下降幅度最小,分别为23.64%和21.28%。但刈割2次的牧草品质比刈割1次的好,其茎叶比值较低,粗蛋白、粗灰分含量较高,适口性好。特别是刈割的头茬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二茬草及对照。其中粗蛋白含量增幅最大的是4632,头茬草的含量比对照增加53.68%,增幅最小的为青永久425,比对照增加17.36%;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最多的是巴燕3号,头茬草比对照下降11.34%。青永久31的头茬草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4.
防蚜种衣剂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内吸性强的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种衣剂对燕麦进行种子包衣处理,研究了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种衣剂对燕麦出苗、生长的影响及防病虫效果和增产效应。结果表明,2种种衣剂高剂量下对燕麦出苗和生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防治效果最佳,增产效果显著,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包衣剂量,建议每公斤种子4mL,高剂量6mL时适当增加播种量。通过种子包衣...  相似文献   
165.
7个燕麦品种在甘肃二阴区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在甘肃通渭县华家岭二阴区对7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生产性能和种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在华家岭种植的燕麦品种.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对当地的适应性均较好,品种的平均生育期为107 d,在当地均能成熟.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β-葡聚糖含量及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籽粒β<葡聚糖含量和...  相似文献   
166.
宫文龙  王赞  赵桂琴  马琳  韦宝  龚攀  刘希强 《草业学报》2019,28(11):147-158
沙打旺是一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多年生异花授粉豆科牧草,但分子标记的缺乏限制了其在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和利用。本研究旨在开发大量沙打旺EST-SSR分子标记,为沙打旺种质改良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参考资源。首先利用De novo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两个沙打旺种质(CF019650, CF020070)进行RNA-seq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拼接获得总长度为190587631 bp的151516个unigenes。进一步在其中的30262个unigenes中检测到39163个EST-SSR位点,SSRs分布频率为25.85%。其中6635 (21.93%)条unigenes含有两个及以上SSR位点,复合SSRs有3514个(11.61%)。对所有EST-SSR位点进行引物设计,共得到22367对特异性引物。利用两个沙打旺种质(CF019650, CF020070)对随机合成的100对引物进行初步筛选,其中90对可扩增出目的特异性条带。随机选择其中51对引物对27个沙打旺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51对引物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8.750、0.682、0.719和0.730。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揭示不同生态型(匍匐或直立)沙打旺种质的遗传分布具有明显的种质特异性,且聚类结果与其地理来源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新开发的EST-SSR分子标记可促进沙打旺遗传改良和基因组学研究,有助于沙打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QTL定位和遗传变异分析。  相似文献   
167.
饲粮中添加燕麦干草对绵羊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燕麦干草不同添加量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选用6头体况相似、体重 (70.24±2.03) kg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美利奴♂×蒙古羊♀)公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按粗饲料中燕麦干草和青贮玉米比例(干物质基础)将饲粮分为C1组(精料+100%玉米青贮),C2组(精料+50%玉米青贮+50%燕麦干草)和C3组(精料+100%燕麦干草)。饲粮精粗比为35∶65。结果表明:1)饲粮中加入燕麦干草显著提高了体外发酵的产气量和甲烷产量(P<0.05);2)饲粮中加入燕麦干草对体外培养液pH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培养液NH3-N浓度(P<0.05),未明显改变试羊瘤胃丙酸摩尔比,但TVFA浓度、乙酸、丁酸摩尔比以及乙酸/丙酸上升;3)燕麦干草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IVDMD和IVCPD,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降解有促进作用;4)多项指标综合指数以C2组最高,C1组最低。由此可知,在精料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燕麦干草与青贮玉米1∶1混合作为粗饲料能改善绵羊的瘤胃内环境,提高瘤胃发酵能力,得到最大组合效应。  相似文献   
168.
以陇燕3号为试验材料,喷施低、中和高3个剂量(450, 750和1050 mL·hm-2)的2,4-D丁酯,在药后1,7,14,21,28 d以及开花期、灌浆期植株和收获后籽粒中测定2,4-D丁酯残留量,探讨不同剂量2,4-D丁酯处理对杂草防效、燕麦的安全性、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4-D丁酯对燕麦安全性、产量及田间杂草防效影响显著。高剂量下燕麦出现顶端下垂、叶尖发红和药斑等药害现象。杂草防效随2,4-D丁酯施用剂量的增加而提高。高剂量除草剂喷施后45 d,株防效较药后30 d仍有小幅上升,鲜重防效达到90%以上。3个剂量均使株高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高剂量下燕麦株高较对照降低了10.49%。低剂量下干草产量有所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籽粒增产22.64%;中剂量下燕麦干草产量呈增加趋势,籽粒增产40.57%;高剂量下,燕麦干草产量下降了8.85%(P<0.05)。2,4-D丁酯及2,4-D在皮燕麦中的残留量随除草剂施用剂量的增加而上升。施药28 d后,高浓度下燕麦中2,4-D丁酯和2,4-D残留量最高,达0.168 和0.011 mg·kg-1,显著(P<0.05)高于低浓度处理。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750 mL·hm-2为皮燕麦田2,4-D丁酯的最佳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69.
为明确燕麦干草与青贮玉米不同组合对绵羊生产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9只体重和体况相似并已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美利奴♂×蒙古羊♀)公羊为试验动物,按燕麦干草占粗饲料百分比配制3组饲粮,A1组(100%青贮玉米),A2组(50%青贮玉米+50%燕麦干草)和A3组(100%燕麦干草)。试验采用3×3拉丁方设计,饲粮精粗比为35∶65,研究不同燕麦干草和青贮玉米组合对饲料转化率、消化代谢、表观消化率及氮存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燕麦干草对绵羊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燕麦干草后绵羊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绵羊采食添加50%燕麦干草的饲粮其饲料转化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2)饲粮中添加燕麦干草对绵羊消化代谢影响显著,添加50%燕麦干草后绵羊的DM、OM、NDF、ADF和N的表观消化率以及N存留率均显著提高(P0.05),添加100%燕麦干草组与100%青贮玉米组各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个处理组中,以A2组效果最佳,显著提高了绵羊的生产性能,改善了其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170.
为探讨国外引进的燕麦种质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榆中县地区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优异种质。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榆中县对引自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和俄罗斯的6份裸燕麦种质和8份皮燕麦种质从生育期、生长性状和抗病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4份参试种质除VAO-7和伽利略外都属于早熟型,且均能在当地正常成熟;主成分分析和抗病性评价表明,从加拿大引进的裸燕麦DA92-1和皮燕麦Rigdon的综合得分较高,种子产量分别高达2 243.15、3 652.78 kg/hm^2,在株高和叶长方面表现较好,抗病性较强,为引进燕麦种质中适合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榆中县地区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