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15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我国烤烟生产中的氮素管理及其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44  
在诸多营养元素中,氮素既是土壤中最不稳定的元素,也是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最为重要的元素。为追求产量,在我国目前的烤烟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的现象较为普遍。施氮量过高往往造成烟叶品质下降。生产中普遍推荐的肥料施用技术所提供的氮素与烟株生长的需氮规律不吻合。生长后期土壤氮素矿化使得烟株生长过程中的氮素营养难以控制,并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目前对于造成烟叶中烟碱含量升高的真正原因没有正确认识。结合我们的研究,本文就我国烤烟生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通过努力达到烤烟生产中的氮素营养平衡,烟叶的化学成分趋于协调,并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中国南方丘陵区存在着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交互影响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叠加变化的多种土壤景观,其土壤质量对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南京市远郊的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域小流域,选取流域内生态保护的林地、农业利用的园地、旱地和稻田4种土壤景观,于秋季分别采集表土样品,测定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磷脂肪酸和胞外酶活性分布,分析土壤肥力、土壤团聚化、土壤生物活性等关键性质在不同土壤景观中的变异情况,并采用土壤质量评价方法探明土壤景观与表土质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与原生林地相比,农业土壤景观中有机质减少50.93%~69.63%,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降低41.34%~68.71%;相应地,土壤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含量也降低19.20%~42.04%,土壤归一化酶活性降低22.48%~63.27%。因此,与林地景观土壤相比,农业土壤景观的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经显著削弱。不过,在农业土壤景观中,稻田的土壤有机质储量和微生物活性相对较高。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性质变化的最强因子。基于总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评价和基于土壤健康理念的土壤功能质量评价均表明,表土总体土壤质量的变化趋势为林地>稻田>旱地>园地。同时,基于土壤健康理念的评价体系能综合地反映不同土壤景观间土壤的质量变化及其生态系统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23.
烤烟致香物质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提高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简述了烟叶致香物质种类及影响其含量的因素,认为遗传差异、生态环境、栽培措施和烘烤调制是当前限制烤烟致香物质含量提高的主要因子。结合烟草生产实际,建议进一步重视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熟采烤及适宜化控技术对改善烟叶香吃味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增香栽培对香稻香气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相关生理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明增香栽培技术对香稻香气含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美香占2号、中香1号、饶平香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设置香稻增香栽培技术与香稻常规栽培技术(对照)2个处理,测定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的生物学指标、糙米香气2-乙酰基-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常规栽培技术比较,增香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香稻糙米和精米的香气含量,齐穗后剑叶和籽粒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片(剑叶)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抽穗至成熟期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群体光合势;有效穗数、群体总颖花量、结实率和收获产量,但对千粒重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增香栽培技术能显著提高香稻叶片和籽粒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从而显著增加其糙米2-AP的含量;同时增香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香稻生育前中期的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和生育后期的茎鞘物质转运率和群体光合能力,从而促进了香稻有效穗数、群体总颖花量、结实率和收获产量的增加,最终表现为增香栽培技术能协同提高香稻糙米和精米的2-AP含量与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25.
‘奇迹’是矮生直立型一串红新品种,株高20 ~ 25 cm,整个生长季叶色油绿光亮,花色鲜红亮丽,高温强光下花和叶均不易褪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播种到开花需12周左右,适合北京地区“五一”和“十一”园林花坛花境中应用。  相似文献   
26.
国网江苏徐州供电公司遵循"一镇一统筹规划、一镇一统筹建设、一镇一统筹运维"原则以乡镇为单元开展配电网标准化创建活动,按照"精准投资、精益管理"的目标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优化过程管控机制,主动建设、服务地方,助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最终实现政府、企业和用户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7.
不同前茬对烤烟生长、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烤烟K326品种为材料,在石林和寻甸两个不同气候生态点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一年两熟条件下油菜、小麦、大麦、绿肥和休闲5种前茬对烟株生长及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前茬明显影响烟株的生长、成熟、产量、产值和评吸质量,且因生态区不同而有差异。前茬为小麦,两个试点烤烟均表现出前期生长较快、后期落黄较好;前茬为绿肥,烤烟前期生长较慢、后期生长过旺、落黄较迟;前茬为绿肥或休闲地,两试点烤后烟叶产量最高;但产值在石林点则以前茬为大麦、绿肥或油菜,寻甸点以前茬为大麦、绿肥或小麦的处理为最好。烟叶评吸质量在石林以油菜或小麦为前茬、寻甸以小麦或绿肥为前茬的处理最佳。综合而言,烟株生长期间气温较高的石林烟区烤烟前茬以油菜为宜,而气候冷凉的寻甸烟区则以小麦或绿肥为最佳前茬。  相似文献   
2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硝态氮和铵态氮两种氮肥形态和5个施氮水平对水田与旱地烤烟在团棵期、旺长期、脚叶采烤期、腰叶采烤期和顶叶采烤期烟叶中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的变化动态及烤后烟叶中可溶性总糖、总氮和烟碱的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用硝态氮和铵态氮后,水田与旱地施氮量分别在0~120和0~112.5 kg/hm2范围内均能明显提高烤烟烟叶中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果糖含量;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肥效相当。水田烤烟在生育期内烟叶的糖分含量明显高于旱地烤烟。施用氮肥还能明显促进SS和SPS活性,加速烟叶中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烘烤后旱地烟叶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332~383 mg/g,DW)显著高于水田烟叶的含量(305~342 mg/g,DW)。施用铵态氮,旱地与水田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366.5、331.3 mg/g,DW),显著高于硝态氮处理(分别为358.9、317.2 mg/g,DW);而旱地烤烟烟叶的总氮和烟碱浓度(12~16 mg/g,DW)却低于水田烟叶烟碱浓度(16~20 mg/g,DW);旱地烤烟烟叶的可溶性总糖/总氮或烟碱比值高于水田烟叶。  相似文献   
29.
【目的】南京隐翅虫是在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病死木皮下发现的隐翅虫新种,与小蠹、天牛等多种次期性害虫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跟随关系密切,具有作为媒介昆虫防治蛀干害虫的潜力。研究南京隐翅虫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形态特征、成虫的食性及昼夜活动节律,能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室内观察南京隐翅虫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形态特征,通过人工饲养并结合口器解剖研究南京隐翅虫成虫的食性;应用"陷阱法"观察试虫的昼夜活动节律。【结果】南京隐翅虫幼虫为寡足型,口器咀嚼式,胸足发达,蛹为裸蛹,成虫体长1.5~2.0 mm,身体狭长平行,头、中后胸、腹部6~8节颜色较深,身体其他部分浅黄色。成虫喜食人为杀死的跳虫成虫、蝇科幼龄幼虫及天牛幼虫,对于小蠹科、象甲科、叩甲科、蚁科、蠼螋科的幼虫尸体表现出取食行为,试验过程中并未观察到捕食其他生物活体。室内南京隐翅虫成虫昼夜活动节律高峰期分别是8:00—11:00以及20:00—22:00。【结论】南京隐翅虫成虫为尸食性,其昼夜活动节律受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解决当前烟叶烘烤所用燃料受限因素较多、控温不精准、烘烤损失大的问题,探索新清洁能源,实现烤烟烘烤提质增效、减工降本。【方法】比较分析醇基与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烤房温湿度控制、烘烤成本、烤后烟叶质量损失、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生物质颗粒相比,使用醇基燃料烤房温湿度控制更准确,且烤后中、上部叶烘烤质量损失分别降低8.93%和11.71%,烘烤成本减少34.50%和19.79%,均价增加3.20和1.06元/kg,中上等烟比例提高9.45和2.54个百分点,下等烟比例降低3.39和2.53个百分点,中部叶废烟比例降低6.03个百分点,烤后烟叶多桔黄色,色度较强,油分更多,化学成分除两糖差、淀粉稍高外,其他含量均在优质烟适宜范围内。【结论】醇基燃料降低了烘烤损失和成本,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可考虑用作密集烤房新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