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篇
  17篇
综合类   107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蚯蚓生物工程床处理牛粪后得到蚓粪,经过风干、粉碎、复混蛭石等工艺生产蚓粪育苗基质,采用大棚育苗的方法研究粉碎和添加蛭石对蚓粪基质培育辣椒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碎处理虽然显著减小蚓粪颗粒空间尺度,但未破坏蚓粪的微结构,为蚓粪维持优良的理化性质提供了空间架构。粉碎后蚓粪与蛭石按8∶1体积比复配的基质最有利于辣椒幼苗的茎粗、株高、展宽、叶片数、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增大,也有利于幼苗的茎叶、根和整个植株的鲜重和干重增大,同时幼苗的壮苗指数也最大。可见,粉碎蚓粪与蛭石按8:1体积比复配的基质最有利于辣椒幼苗茎叶生长、根系发育,物质累积分配和综合评价指标的增大,有利于辣椒壮苗的形成。  相似文献   
52.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缺铁和供铁条件下玉米幼苗对不同形态铜的吸收特征以及不同浓度铜和不同形态铜对玉米幼苗吸收铁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铁条件下,玉米幼苗吸收铜的量随着铜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根系铜含量和积累的铜量显著高于地上部的铜含量和积累量。无机铜是最容易被玉米幼苗吸收的形态,而且向地上部的转运也最多。在有机络合铜中,EDTA络合铜被吸收的量最少,但在体内向地上部的相对转运比例最大。有机络合铜被吸收的总量虽然较大,但多积累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很小。增加铁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进入植物体内的铜量,并使已进入植物根系的铁更多地分布在根部,从而减少了地上部铜的含量和铜的毒害。铁存在对无机铜吸收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是酒石酸铜、苹果酸铜、柠檬酸铜、草酸铜,而对EDTA-铜的吸收抑制最小。  相似文献   
53.
2013年6月,欧盟根据BT63的图谱比对,确定中国输欧米制品中含有非法转基因成分。2006年以来,欧盟预警系统总计通报了中国输欧食品含非法转基因成分近200次。转基因食品的严格控制以及转基因技术的提速发展,使得转基因农产品的检测技术变得愈加重要,它成为了我国把好食品安全关、产品质量关的新式武器。本文浅析了转基因农产品检测的一些前沿技术情况。  相似文献   
54.
保水剂对土壤重金属镉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保水剂所具有的较强重金属吸附能力,近年来已被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候选材料之一,为弄清保水剂如何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通过向镉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用量保水剂后的黑麦草盆栽试验,探讨保水剂(聚丙烯酸钠)对黑麦草吸镉以及对土壤镉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所用保水剂对溶液中重金属镉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镉浓度为200 mg·L~(-1)的溶液中,保水剂吸附镉可达120 mg·g~(-1)以上,添加保水剂可减少镉在黑麦草地上部的积累量。仅添加保水剂处理,60 d后土壤镉下降20%以上。添加保水剂并栽种黑麦草,可使土壤镉附加下降16%以上,培养过程中减少的土壤镉绝大部分被保水剂所吸附。黑麦草根系分泌物对镉的络合可促使难溶性镉向可溶性镉转化,而保水剂通过对可溶性镉的吸附降低了可溶性镉的浓度,促进镉由"残渣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酸溶态"的转化,两者共同促进了土壤镉的降低。添加保水剂一方面促进了土壤中难溶性镉向可溶性镉的化学转化,另一方面又减少了镉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因保水剂吸附的镉是否在一定时间后可重新释放出来被植物吸收还不清楚,将保水剂作为钝化剂正式用于修复镉污染土壤之前,还须通过长期的生物学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5.
在菇渣育苗基质中添加蛭石对培育番茄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菇渣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量的蛭石复配成育苗基质,通过温室大棚育苗试验,研究了菇渣蛭石育苗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市售基质相比,菇渣蛭石育苗基质更有利于番茄幼苗的生长;体积比为菇渣∶蛭石=16∶1的育苗基质最有利于番茄幼苗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粗的增大;菇渣蛭石体积比为(4~8)∶1的育苗基质最有利于根鲜重、根干重和壮苗指数的增大。  相似文献   
56.
利用封闭呼吸室对同一日龄、不同规格的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杂交F1代幼鱼进行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温14.8~15.6℃时,体质量(37.24±3.64)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3385±0.0161)mg/(g.h),体质量(14.45±1.08)g的菊黄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2327±0.0241)mg/(g.h),体质量(27.96±1.38)g的杂交F1代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2282±0.0219)mg/(g.h);同一日龄不同规格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杂交东方鲀幼鱼的耗氧量分别为(12.5243±0.6720)、(3.3544±0.2975)、(5.8469±0.9537)mg/(h.尾);3种东方鲀的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平均耗氧率显著高于夜晚。水温为14.8~15.6℃时,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及杂交东方鲀幼鱼的临界窒息点分别为0.665、0.882mg/L和0.774mg/L。  相似文献   
57.
大田成熟棉花的识别和定位是采棉机器人作业的基本前提。为此,提出一种采棉机器人视觉系统解决方案。首先根据棉纤维颜色特点,将彩色棉田图像分离为RGB 3个通道,分别进行预处理和阈值分割,最后合并为彩色图像,继而检测大面积区域的轮廓并计算其质心点;在轮廓附近区域对预处理过的棉田图像进行FAST角点检测,使用SUFT特征描述并进行四层约束立体匹配,结合隐式定标参数可计算出特征点的空间坐标;最后,建立了一种考虑镜头缩放影响的轮廓面积/最小外接圆面积比值的成熟度估计模型。实验结果表面:本方法可在准确识别和定位大田棉花的同时判断棉花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土壤性状、理化性质和人为活动对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影响。以扬州市1984、2005、2020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有效硼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84、2005、2020年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28、0.43 mg·kg-1,整体上均处于较低水平;1984—2020年有效硼含量增加0.16 mg·kg-1,增幅达59.26%;1984、2005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主要集中在Ⅲ、Ⅳ级水平,分别占耕地面积的98.33%、92.47%;2020年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大幅提升,Ⅱ级和Ⅲ级占比高达99.37%。土壤性状对土壤有效硼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成土母质中,黄土母质和基岩残积物的有效硼含量较高;不同土壤质地中,轻黏土的有效硼含量较高;土壤理化性质中,土壤pH和有机质对土壤有效硼含量有显著影响。人为活动中,施肥结构和耕作方式等的改变也是影响土壤有效硼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需注重硼肥的补充,可以通过调整土壤pH值及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等提高农田土壤有效硼含量。  相似文献   
59.
研究鱼类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可为评价天然水体野生资源的动态变化提供理论依据,鳞片是低龄鱼可靠的年龄鉴定材料;由于营养不足和水环境因素的影响,高龄鱼出现年轮被机体重吸收、鳞片生长明显慢于机体生长的现象,导致用鳞片鉴定年龄的准确性明显降低。以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集于乌江上游总溪河的113尾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lzovi)为材料,对比臀鳞、脊椎骨、鳃盖骨和微耳石材料并鉴定年轮,研究其年龄与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裂腹鱼体长和体重在雌雄群体间的差异不显著(P >0.05),体重(W;g)和体长(L;mm)拟合关系式为 W=0.00002L2.9511(R2=0.9543,n =113);对比选择臀鳞鉴定年龄、测量鳞径,并建立 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Lt =598.39[1-e -0.0929(t +3.3636)]和 Wt =3134.65[1-e -0.0929(t +3.3636)]2.9511。采集的四川裂腹鱼群体由1~4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3龄,占标本总数的57.5%,年龄结构趋于低龄化;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8.3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395.62 mm 和924.39 g。  相似文献   
60.
蚓粪复合基质对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蚓粪复合基质和茄子幼苗为试材,研究蚓粪复合基质对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茄子整个幼苗生长期,蚓粪复合基质对茄子幼苗成苗率,地上部分的开展度、株高、茎粗、叶绿素、叶片数和鲜(干)重等增加作用显著优于对照基质。蚓粪中添加中低量氮素(0.5~1.0 kg尿素/m3)比高氮添加量(2.0 kg尿素/m3)更有利于茄子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和鲜(干)重的累积。高氮添加量处理在中、后期的有益效果逐步显现。蚓粪复合基质幼苗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等在生长中、后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基质处理;中低量氮素添加量有利于提高茄子幼苗成苗率,各处理成苗率在苗中、后期无明显变化。新鲜蚓粪与蛭石按4∶1的体积比混合后,添加适量无机养分制成的复合基质可以作为茄子育苗基质。综合成本和幼苗生长情况,蚓粪复合基质中以添加尿素1.0 kg/m3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