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篇
  17篇
综合类   108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61.
滩涂盐土农业利用的主要障碍是盐分含量过高和缺乏有机质。施用生活污泥可快速提高滩涂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快土壤熟化,但由于担心污泥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其施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采用盆栽苏丹草的试验方法,研究滩涂盐土施用不同量的生活污泥后对土壤性质、植物生长和对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污泥施用于滩涂盐土后降低了土壤pH值,提高了EC值和总盐含量;苏丹草的出苗率、株高和鲜重增加;施用污泥提高了苏丹草植株中全氮、全磷及叶绿素的含量,且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对植株中全钾的含量无显著影响;苏丹草中Zn、Cd含量随着污泥施用量增加呈增长的趋势,但Pb、Ni、Cu含量变化不大。在试验条件下,所施用污泥中重金属向苏丹草体内转移的比例介于0.13%~13.44%之间。就该种土壤而言,要更为注意含Pb量较高的污泥施用,而Cu则是最为安全的。总体考虑,一次性施用干污泥应控制在8t·667m-2以下。  相似文献   
62.
<正>扶贫要攻坚,脱贫要精准,增收要持续,关键是找准路径、建好机制,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把握着力点。威县通过实施"金鸡帮扶"项目,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走出一条扶贫产业规模化、资产经营品牌化、利益联结稳定化的"三化"同步脱贫之路。他们的经验如下:一、基本做法一是国企融资建厂。威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属国有公司——威州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投),整合县域资金共计2.5亿元投资产业建设。建设"八区"(6个蛋鸡场、2个后备鸡场)、"四  相似文献   
63.
为探讨玉米幼苗对Cr(Ⅲ)的吸收途径,通过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Cr(Ⅲ)处理浓度(0~20 mg·L-1)对玉米幼苗Cr(Ⅲ)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以及ATP酶抑制剂、离子通道抑制剂、Fe(Ⅲ)对玉米幼苗根系Cr(Ⅲ)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幼苗根系吸收Cr(Ⅲ)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为121.4 mg·kg-1·d-1,显著高于地上部的16.3 mg·kg-1·d-1(P<0.05);根系吸收Cr(Ⅲ)的离子载体与离子的亲和力(Km)为12.2 mg·L-1,显著低于地上部分的180.8 mg·L-1(P<0.05)。ATP酶抑制剂Na3VO4显著抑制了玉米幼苗根系对Cr(Ⅲ)的吸收(P<0.05)。Ca2+通道抑制剂LaCl3和K+通道抑制剂C8H<...  相似文献   
64.
物联网技术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物联网技术在海洋渔业领域中的应用提出若干构想,以期能够为海洋渔业今后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65.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设立过渡期,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明确主要帮扶政策总体保持稳定.巩固提升脱贫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水平是落实产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也是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6.
为科学评价河北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开发潜力,掌握海洋生物变动规律,查清渔业资源总量,以及主要经济品种的数量,推动河北省海洋农业向前发展,我省启动了“河北省海洋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2004年春季和夏季在河北省沿海使用疏目拖网进行了大面积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2006年利用架子网进行了渤海湾渔业资源调查工作,通过对样品分析,发现渤海渔业资源量又有所下降,与1998年调查资料相比较,平均网产由40.1kg下降到31,8kg,下降了20.7%。其中毛虾由20.8kg下降到11,5kg,下降了44.7%;赤鼻棱鳗由1.01唱下降到0.3kg,下降了70%;叫姑鱼由6.2kg下降到0.4kg,下降了93.5%;尖尾媛虎鱼由4.3kg下降到0.9kg。下降了79.1%;。其他品种也相应的有所下降。另有、焦氏舌鳎、长蛸、短蛸未出现。  相似文献   
68.
2007年河北省水产局在总结了前两年海洋渔业增殖放流工作的基础上,加大了增殖放流的工作力度,对放流的品种及海域进行了调整,全省放流中国对虾苗种4.618亿尾,日本对虾1.25亿尾,牙鲆40万尾,梭子蟹400kg,海蜇1200万头。中国对虾放流海域遍布全省,以唐山和沧州为重点。日本对虾和牙鲆放流在秦皇岛海域进行,海蜇、梭子蟹分别在唐山和沧州海域进行。  相似文献   
69.
近30年扬州市耕地土壤肥力变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揭示耕地土壤肥力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指导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与耕地保育。   【方法】   江苏省扬州市是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的典型区域,选取扬州市1984年与2014年土壤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作为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标,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计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采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项肥力指标和综合肥力指数的时空变异特征和分布格局,通过回归分析探究土壤肥力差异的主控因素。   【结果】   1) 30年间 (1984—2014年) 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6.01 g/kg、0.33 g/kg和21.21 mg/kg,速效钾含量降低了9 mg/kg,土壤pH降低了0.77。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中等变异性,土壤pH呈弱变异性;2) 30年间耕地土壤肥力指数增加0.31,年度间稳定,呈中等变异性和中等空间自相关性,耕地土壤肥力水平上升明显。耕地土壤肥力等级1984年以Ⅲ级为主、占总耕地面积的73.27%,2014年以Ⅱ级为主、占比76.20%;3) 成土母质、土类、亚类、土壤质地、土地利用方式对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肥力变异达到极显著影响 (P < 0.01)。1984年和2014年土地利用方式能够独立解释53.9%和58.0%的耕地肥力演变差异,是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30年耕地土壤肥力变异最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肥力总的呈增加趋势,肥力等级由1984年的以Ⅲ级为主,提升到2014年的以Ⅱ级为主。土地利用方式是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 (扬州市) 30年间耕地土壤肥力变异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0.
蚯蚓对不同种类填料碳的分解转化特征各异,继而影响蚯蚓生物工程床净化养殖污水的效果。为明确填料碳种类对净化畜禽养殖污水的影响特征,以水稻秸秆和水稻秸秆生物炭为生物工程床碳源填料,采用间隙式布料方式,连续22 d监测进水和出水水质。结果表明:秸秆填料的生物工程床对畜禽养殖污水特征污染物平均削减量分别为硝态氮67.2%,氨氮81.4%,总氮79.5%,磷酸盐29.9%,总磷35.2%,COD 21.4%,EC值77.8%;秸秆填料的生物工程床中添加蚯蚓后改变了特征污染物削减量,提升平均削减量分别为氨氮11.1%、总氮10.4%、磷酸盐17.8%、总磷73.9%和COD 27.3%,降低平均削减量分别为硝态氮10.3%和EC值3.4%;生物炭填料的生物工程床对畜禽养殖污水特征污染物平均削减量分别为硝态氮36.8%,氨氮86.2%,总氮53.4%,磷酸盐21.2%,总磷33.3%,COD 33.3%和EC值51.7%;生物碳填料的生物工程床添加蚯蚓后改变特征污染物削减量,削减量平均提升分别为硝态氮0.4%、氨氮1.4%、总氮10.6%、磷酸盐26.0%、总磷29.5%、COD 39.2%和EC值0.7%。秸秆填料和生物炭填料的生物工程床对出水p H值增加量平均为3.1%和7.7%,添加蚯蚓后出水p H值下降,平均下降率为0.1%和7.7%。总之,填料碳种类和蚯蚓活动显著影响生物工程床净化养殖污水的效果,秸秆填料有利于畜禽养殖污水硝态氮、总氮、磷酸盐、总磷和EC值削减;生物炭填料有利于畜禽养殖污水氨氮和COD削减,并显著增加出水p H值。生物工程床添加蚯蚓后明显提高畜禽养殖污水氨氮、总氮、磷酸盐、总磷和COD的削减,但不利于硝态氮削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