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1篇
  29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干旱及复水处理对蟛蜞菊和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生长、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等参数的影响,探讨2种蟛蜞菊对干旱环境的生态适应机制,为抑制三裂叶蟛蜞菊入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种蟛蜞菊扦插苗为材料,采用自然干燥法,进行15 d干旱和3 d复水试验,对照组土壤含水量为(24.4±1.23)%,比较2种蟛蜞菊干旱与复水下生长指数、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APX)活性的变化。【结果】(1)在干旱胁迫处理下,2种蟛蜞菊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降低,根冠比升高,且蟛蜞菊株高、单叶面积和总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三裂叶蟛蜞菊,而根冠比显著低于三裂叶蟛蜞菊。复水后,2种蟛蜞菊的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均增加,而根冠比下降,且三裂叶蟛蜞菊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增加更快,根冠比下降更快,但各指标在种间均无显著差异。(2)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蟛蜞菊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均显著增加,三裂叶蟛蜞菊则显著下降。复水后,蟛蜞菊叶绿素各指标总体降低并恢复到对照水平,三裂叶蟛蜞菊则增加(叶绿素b含量除外),且三裂叶蟛蜞菊Chla/b显著高于蟛蜞菊。(3)复水前后2种蟛蜞菊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先升高后下降,复水后三裂叶蟛蜞菊2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可恢复到对照水平,但均显著低于蟛蜞菊。(4)复水前后蟛蜞菊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且复水后SOD、POD、CAT迅速恢复到对照水平,并抑制了MDA含量的增加。复水前后三裂叶蟛蜞SOD、POD、APX活性先升高后下降,CAT活性变化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且复水后仅POD和APX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复水后恢复能力较好,但其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比蟛蜞菊差,在园林绿地管理中,应通过控制土壤水分含量以抑制三裂叶蟛蜞菊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2.
选取4年生梨枣树(Zizyphus jujuba Mill.),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梨枣树不同生育期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DMDS)变化规律,确定DMDS与土壤水分及气象因子(参考作物蒸发蒸散量E、水汽压亏缺日均值V)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条件影响梨枣树DMDS对气象变化的敏感度,水分适宜处理梨枣树DMDS对气象变化最为敏感,其余水分处理梨枣树DMDS的变化规律与其一致,但波动幅度较小;2)不同生育期DMDS与气象因子关系存在差异,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与E、V关系均极显著,萌芽展叶期与开花坐果期相关系数较小;3)不同水分处理梨枣不同生育期DMDS与气象因子关系不同,高水分处理(T1)开花坐果期DMDS与V关系显著,与E极显著,其他处理均不显著;4)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梨枣全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蒸发蒸散量E是影响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3.
从患病家兔肝、肺、脑和心血中分离到1株链状革兰阳性球菌P110323,以1×106 CFU/mL菌液灌胃感染健康家兔后,表现出站立不稳、四肢划动、惊厥和呼吸障碍等症状,感染96 h后,死亡率为60%.解剖见肺淤血、出血;肝、脾和肾肿大,坏死;大脑肿胀,脑膜充血,脑回肿胀扁平,脑沟变浅.分离菌在BHI平板上形成湿润、边缘整齐的灰白色菌落;在5%的脱纤维羊血平板上形成透明的β溶血环;V-P试验、水解精氨酸与马脲酸等为阳性;水解七叶苷和利用甘露醇、山梨醇和乳糖产酸为阴性.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分离菌与Streptococcus difficilis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聚在一簇.gyrB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分离菌属于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结合细菌形态特点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该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多重PCR方法确定该菌荚膜多糖类型为Ia型.  相似文献   
104.
麦饭石水提液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化程度高的户县麦饭石(G)、风化程度低的户县麦饭石(D)、中华麦饭石(Z)为材料,以自来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麦饭石水提液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浓度为10%的G和Z能促进绿豆种子萌发,提高早期发芽率和整齐度;G可使绿豆芽下胚轴增长增重,D使下胚轴增重但长度略减,Z则使下胚轴的长度和重量均略减;3种麦饭石水提液均可促进绿豆芽胚根的发育,使细根增长;G和D能使绿豆芽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和Vc含量明显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Z对这三种营养成分没有明显的影响。综合考虑,认为户县麦饭石,不论风化程度高低,其10%的水提液均可适宜于低糖高Vc绿豆芽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5.
以‘印度芒901号实生’、‘印度芒901号’、‘桂热芒276号’、‘矮芒’、‘缅甸芒3号’、‘杉林1号芒’、‘圣心芒’、‘黄象牙芒’等为标准系列种质,研究叶片还原性糖含量、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等3个生理生化指标,从中筛选出叶片还原性糖含量、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2个芒果矮化预选指标。  相似文献   
106.
沙棘品种深秋红茎尖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沙棘品种深秋红茎尖组织培养基配方。[方法]选用不同培养基,以7月中旬至8月下旬采集的大田茎尖为外植体,对沙棘品种深秋红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最适初代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IBA 0.5 mg/L,最适继代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IBA 0.2 mg/L,最适腋芽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结论]该研究建立了沙棘品种深秋红茎尖组织培养技术,为其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7.
农田栽参土壤的改良与培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发酵玉米秸秆粉、EM菌、硅藻土3种物质对农田栽培人参土壤进行改良。结果表明:3种物质施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提高17%~82%,pH值提高2.8%~9.9%,速效磷提高6.5%~90.9%,速效钾提高12.1%~98.0%,有益微生物放线菌数量提高120.7%~310.3%;人参根长增长5.0%~29.0%,根粗提高0.8%~35.0%,根重提高0~14.0%,总皂苷含量提高7.7%~53.9%。3种物质的适宜配比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环境,促进人参根的生长,达到较好的土壤改良培肥目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干旱及复水处理对红背山麻杆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防治红背山麻杆灌丛退化以及喀斯特地区乡土树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红背山麻杆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自然干燥法,对红背山麻杆进行14,28,42 d干旱胁迫,并对干旱胁迫42 d的植株进行为期5 d的复水处理,以正常供水处理的红背山麻杆为对照组(土壤含水率(24.4±1.23)%),比较干旱与复水条件下红背山麻杆生长指标,叶绿素、丙二醛(MDA)、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1)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红背山麻杆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总体上均低于对照组,根冠比高于对照组;复水后红背山麻杆单叶面积、总生物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株高显著低于对照组,根冠比仍显著高于对照组。(2)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红背山麻杆叶绿素a、b、a+b含量和a/b均先升高后降低,以上指标总体上均高于对照组;与干旱胁迫42 d时相比,复水后以上叶绿素参数均增大,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3)干旱胁迫14~42 d时,红背山麻杆叶片和根系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总体上均高于对照组;与干旱胁迫42 d时相比,复水后红背山麻杆叶片、根系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均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干旱胁迫与复水对喀斯特地区红背山麻杆生长及生理特性有明显影响;干旱胁迫42 d后复水,红背山麻杆根系的恢复能力优于叶片,可以选育根系较为发达的红背山麻杆品种以适应喀斯特地区恶劣的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09.
全蛋液营养全面,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类、糖类和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基于肾病患者低磷饮食的需求,采用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吸附法减少全蛋液中磷的含量,开发一款低磷型液蛋制品,为肾病患者提供专用型饮食。实验研究了不同吸附温度下,吸附时间、磷初始质量浓度及LDH添加量对LDH磷吸附量及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并对其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同时探究了解吸液体积、解吸时间对LDH解吸特性的影响以及LDH重复利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1~7 h内,吸附量与吸附时间成正比;各温度下(20~45℃)吸附量和溶解度均随磷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LDH添加量为10 g/L时,各温度下吸附效果均较好。在模型分析中,Langmuir等温式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度较高,尤其吸附温度在25℃和30℃时拟合效果最佳。解吸实验中,最佳条件为解吸时间5 h,液料比1. 00 L/g,且循环利用前2次可维持较好吸附效果。脱磷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大于4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质量百分比大于60%,对蛋白质营养性的影响较小。综上可知,LDH是一种适于去除全蛋液中磷的吸附材料,可用于专用型液蛋制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0.
利用 SRAP 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 12 个国家或地区的 54 份杧果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 SRAP 标记在杧果研究中的效率做了探讨。结果表明,SRAP 标记在杧果种质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条带百分比在79.31%~100%,平均93.10%;引物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 信息指数(I)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分别为 1.73、0.41、0.60 和 0.87,表明 SRAP 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检测效率。基于SRAP 标记计算获得的遗传相似系数对杧果种质做聚类分析,54 份杧果种质可被划分为 3 个类群。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反映的种质亲缘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