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1篇
  29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赵英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9-29,83
阐述了广德县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转变推广方式,强化措施应用,在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和到位率上下功夫的一些具体做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83.
水稻穗期病害流行会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影响稻米品质。试验选用多菌灵、丙环唑、咪鲜胺及其不同组合在水稻各生育期用药防治穗期病害,结果表明,多菌灵与咪鲜胺按1∶5和2∶4比例的组合在水稻破口前7d防治水稻穗期病害综合效果较好,如遇连阴雨日,可在7d后再施一次。  相似文献   
84.
稻板田免耕直播油菜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可避免肥多倒伏、肥少脱力、减产、品质差等不利因素.我县针对不同土壤肥力,作物目标产量,以产定氮、定磷、定钾、进行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服务.  相似文献   
85.
微喷灌对人参产量、皂苷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田间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微喷灌对人参产量、皂苷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微喷灌技术可使人参增产18.70%;1998-2000年田间调查,株高和叶宽较对照分别增加11.5%-13.4%和8.5%-9.8%;病害发生率较对照分别下降8.5%-10.8%。参根、茎、叶皂苷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90%、4.74%和7.96%;氨基酸含量增加5.66%。  相似文献   
86.
余坤  冯浩  赵英  董勤各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9):103-111
为探索一种能够加快秸秆分解速率和促进冬小麦生长的秸秆还田新措施,2011-2014年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秸秆覆盖(CK1)、秸秆翻压还田(CK2)、长秸秆氨化翻压还田(AS)和粉碎秸秆氨化翻压还田(PAS)4种秸秆还田方式对秸秆分解速率、土壤水分蓄积、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210 d后,AS处理秸秆残留量为48.46%,分别较CK1和CK2降低24.31%和13.68%;PAS处理秸秆残留量为41.84%,分别较CK1和CK2降低34.64%和25.46%;且氨化处理加快秸秆分解速率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冬小麦生长前期。土壤呼吸与秸秆分解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7(P0.05);AS和PAS处理土壤呼吸速率在冬小麦生长前期分别较CK1增加109.66%和170.13%,分别较CK2增加34.55%和73.36%。连续3 a冬小麦生长季,氨化秸秆还田能显著(P0.05)提高冬小麦生长后期0~100 cm土壤蓄水量。粉碎并氨化秸秆(PAS)较未氨化秸秆还田(CK1、CK2)能显著(P0.05)提高冬小麦拔节期后叶面积指数,促进地上部干物质质量的积累。AS和PAS处理冬小麦3 a平均产量分别较CK1提高6.13%和9.53%,分别较CK2提高3.99%和7.3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1提高5.03%和8.73%,分别较CK2提高5.13%和8.83%。其中,PAS处理3 a平均水分利用效率较AS高。因此,氨化并粉碎秸秆还田(PAS)能有效加快秸秆分解,促进冬小麦生长,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改良秸秆还田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7.
我国银合欢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银合欢在动物饲料、肥料与燃料、林木及植物修复、培养食用菌、保健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银合欢含羞草素、病虫害、引种选育及根系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8.
为提高陕北黄土丘陵区林地降水的有效利用率,以水平阶地为对照,进行了填充石子、秸秆、树枝、基质等不同材料的聚水沟保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降雨量小于6mm时,聚水沟内土壤含水量未增加;降雨量在6~10mm时,聚水沟沟底约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对照出现差异(p0.05);25~40mm降雨条件下,聚水沟两侧垂直40cm以上土层平均储水量较对照差异显著高16.14%,其土壤含水增量表现为:秸秆(4.8%)树枝(3.5%)石子(3.1%)对照(2.4%)基质(2.3%);日降雨量大于40mm时,聚水沟30—190cm土层的拦蓄储水量较对照提高了12.6%~17.5%,此后无降雨时,聚水沟两侧30cm×30cm×70cm体积内大于13%的高水分含量可以维持近一个月;典型136.8mm的月累积降雨对石子、秸秆、树枝、基质覆盖聚水沟内水分扩散影响深度分别为120,160,160,130cm。综合分析,聚水沟内填充秸秆和树枝在增加水分入渗的同时对周边土壤水分的分配及存储效果好于石子和基质。  相似文献   
89.
90.
冬春季节,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多采用膜下暗沟灌水,甚至直接进行大水漫灌,造成温室内相对湿度过高,灰霉病发生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而如果采用膜下滴灌方式,既可节水省肥,省工省力,还能显著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减少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几率,有效保持地温并减轻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提高西葫芦的品质,同时还具有成本低、易管理、抗堵塞性能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