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22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4篇
  24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开展当归不同播种期育苗试验,探究播种期所对应气候因子对当归种苗生理指标及质量的影响,寻找当归育苗的最佳气候条件。试验结果显示,各气候因子与种苗单根重、根粗、产量、一级苗比例、成活率和早期抽薹率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平均地温、平均气温、≥10 ℃有效积温及降水量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6 月 20 日(第 2 播种期)播种的种苗产量分别比 6 月 10 日、6 月 30 日播种的种苗产量高 11. 96%、65. 63%,MDA 含量分别低 2. 02% 和 29. 4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较高,药材产量达 1 691. 2 kg/hm2 。综合种苗生理指标及产量,6 月 20 日(第 2 播种期)播种的种苗抗逆性强,早期抽薹率低,药材产量高,可作为适宜播种期,其对应的气象因子可作为适宜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2.
采用CuC l2溶液对椰壳活性炭进行改性,制备高容量甲醛吸附活性炭。以扫描电镜(SEM)观测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形貌;用低温液氮吸附(N2/77K)来表征铜盐浓度的改变对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活性炭表面元素组成及存在形式;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载铜活性炭的晶形结构;以常温动态吸附评价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中铜以Cu、CuC l及CuC l23种形式存在,改性活性炭微孔数量减少,介孔比例提高;同时,随铜盐浓度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少,平均孔径变大;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当CuC l2浓度为0.5 mol/L时,制备的改性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容量(4.28 mg/g)是原料活性炭(1.38 mg/g)的3.1倍,甲醛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量化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差及氮肥利用效率差,分析产量差和效率差之间的关系,明确环境、栽培条件及生理因素对产量差的贡献,探讨协同缩差增效的可能途径,为冬小麦产量差缩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6—2020年在山东济宁、德州、烟台和淄博4市进行,综合肥料投入、播种密度和灌溉水平等管理措施,设置了超高产水平(SH)、高产高效水平(HH)、农户水平(FP)和基础产量水平(ISP)4种模式,定量分析不同产量水平冬小麦产量差和氮肥利用效率差,分析产量差和效率差之间关系,讨论产量差和效率差形成的影响因素及缩差增效的可能途径。【结果】当前山东冬小麦高产纪录与SH、SH与HH、HH与FP以及FP与ISP之间的产量差分别为2 729.1、674.3、1 042.9和4 349.8 kg·hm-2,SH与HH、HH与FP之间的氮肥偏生产力差分别为-13.54和15.67 kg·kg-1;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二次抛物线关系。当前降水、光温等不可控因素和肥水投入等可控因素对产量差的贡献率分别为31.16%和68.84%。结果显示,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平均净同化率(MNAR)、单位面积穗数(EN)和粒重(GW)差与SH和HH之间的产量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收获指数(HI)、穗粒数(GN)和粒重(GW)差与HH和FP之间的产量差呈显著正相关。SH和HH处理较FP处理有更高的地上部生物量、单株分蘖数以及分蘖成穗率。【结论】当前山东省冬小麦农户产量只实现了最高纪录产量的64.34%,通过优化水肥投入量、提高追肥比例、增施有机肥和锌肥等栽培措施可使冬小麦产量差缩减23.46%,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6.99%。花后物质生产能力仍然是小麦产量提升的限制因素,在保证花后光合同化的同时,提高花前物质的再转运以提高收获指数是农户模式向高产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吉林省镍矿区作为污染中心,调查周边1~5 km不同距离玉米农田中铬、镍、镉、砷和铅共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在玉米体内的蓄积量和分配规律,为合理评价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制定治理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镍矿区周边不同距离农田中,镍、镉含量超标1.3至8.9倍,砷含量接近标准上限,铬、铅不超标;在漂移性方面,镍和镉较弱,而砷、铬和铅较强。重金属含量高的农田,玉米子粒生物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降幅可达15.8%~31.7%。玉米对镍、铬和砷的富集量较多,对镉和铅的富集量较少,且倾向于砷、铬富集于子粒,镍、镉、铅富集于营养器官。吉林省镍矿区周边不同距离农田重金属污染和转移规律存在显著差异,玉米适合做镍的修复植物,在砷或铬含量高地区不宜种植食用玉米。  相似文献   
15.
以松嫩平原北部黑土区坡耕地进行的田间采样为基础,将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对土壤含水量、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干容重、土壤有机质、以及表征土壤机械组成的土壤砂砾含量、粉粒含量、粘粒含量几项主要参数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得出了各主要参数的最佳半方差理论模型以及空间分布图,并据此对试验区主要参数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为该地精准农业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实验探讨了精卵因素对母牛卵母细胞质内精子显微注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精液组和性控冻精组ICSI对卵母细胞存活率、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A、B、C级精子穿刺Ⅰ、Ⅱ、Ⅲ级卵母细胞时,穿刺卵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率在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效果A>B>C、Ⅰ>Ⅱ>Ⅲ;D级精子穿刺Ⅱ级卵母细胞后的穿刺卵受精率显著低于Ⅰ级卵母细胞(P<0.05),卵裂率和囊胚率与Ⅰ级卵母细胞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穿刺Ⅲ级卵母细胞后的穿刺受精率和囊胚率均显著低于Ⅰ级卵母细胞(P<0.05),受精卵的卵裂率与Ⅰ级卵母细胞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采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的性控冻精与新鲜精液相比,对ICSI后的受精率和囊胚率无显著影响;精子活动力和卵子质量对ICSI的效果均有一定程度影响,且随精子活动力的降低和卵母细胞质量的下降而逐渐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由于目前尚无可靠的A型-O型-AsiaⅠ型三联疫苗,所以三型口蹄疫的免疫则采用A型单苗和O型-AsiaⅠ型二联苗联合进行,但各疫苗的免疫时间及联合免疫程序均未得到过深入的研究,联合免疫效果有待试验的验证。通过对奶牛三型口蹄疫抗体的跟踪检测,最终结果表明,奶牛三型口蹄疫间相互影响不显著,在犊牛90日龄可以同时进行首免,但要左右两侧分两针注射;首免后28d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二免;抗体持续4个月后进行三免;以后每隔4个月加强免疫1次,方法都与首免相同。或根据抗体监测水平及时进行补免,都会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谷子纹枯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谷子纹枯病的侵染规律及春、夏谷的田间发生规律.病菌接种后14 d就可以侵入茎秆,其病害扩展速度与温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当旬平均气温在24.3℃,降雨量在80 mm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纹枯病垂直向上侵染叶片的速度可达0.56片/日,为全生育期侵染高峰期.谷子播种期与发病关系密切,早播病重迟播病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主栽青辣椒品种鲜切加工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评价青辣椒品种的鲜切加工适宜性,收集中国主栽青辣椒品种20个,统一种植,在同一成熟度下采收,并对其感官理化指标(L*、a*、b*值、感官评价得分、出品率、果皮硬度、果肉厚度、含水率、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功能性指标(维生素C含量、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ir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应用SAS9.2软件对基础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应用相关性、主成分、Varclus变量聚类及因子评价分析对17项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筛选核心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评价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个青辣椒品种的鲜切加工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显著性分析发现除含水率外,青辣椒的其他指标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01),其中b*值、β-胡萝卜素含量及FRAP值的变异系数较大;在所有品种中陇椒5号的维生素C含量在α=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京辣2号的β-胡萝卜素含量在α=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京研皱皮辣、陇椒5号的抗氧化能力在α=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相关性分析发现果皮硬度与感官评价得分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2;糖酸比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维生素C含量与FRAP值、ABTS值及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73、0.58;果肉厚度与维生素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6;β-胡萝卜素含量与L*、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66。主成分、聚类、因子评价及层次分析确定感官评价得分、维生素C含量、出品率、糖酸比、β-胡萝卜素含量及总酚含量为主要评价因子,权重分别为38.15%、26.55%、18.37%、9.00%、5.00%、2.94%。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针对鲜切加工,微辣的青椒品种中"国福311"和"中椒106"的加工品质较好,中辣青椒品种中"陇椒6号"的加工品质较好,强辣青椒品种中"兴蔬皱皮辣"的加工品质较好。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鲜切青辣椒生产加工过程中原料的选择提供科学的数据和方法,同时也可为青辣椒育种如富集功能性成分品种的选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不同颜色LED杀虫灯诱集鸡腿菇害虫,调查危害鸡腿菇的害虫种类,研究不同颜色杀虫灯对害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食用菌主要害虫为双翅目害虫,眼蕈蚊科是优势害虫,占70.66%,其次为瘿蚊科和蚤蝇,分别占17.50%、5.18%。绿色、白色、黄色杀虫灯对害虫总量的诱集效果远高于蓝色和粉色杀虫灯,而且前三种杀虫灯对鸡腿菇眼蕈蚊科的诱集效果好于后两种;绿色杀虫灯对瘿蚊科的诱集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灯具;蓝色杀虫灯对蝇科有更好的诱集效果。在五个杀虫灯中,绿色对许多重要的害虫显示出良好的诱捕效果,包括眼蕈蚊科,瘿蚊科,和蚤蝇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