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7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副猪嗜血杆菌1~15血清型参考菌株和2株澳大利亚分离株高免健康家兔制备副猪嗜血杆菌分型血清,建立副猪嗜血杆菌KRG血清学分型方法(基于热稳定抗原免疫扩散试验的血清学分型方法),并用该方法对田间分离的62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顺利制备出了副猪嗜血杆菌15个血清型菌株的分型血清,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KRG分型方法,62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中血清5型占22.5%、4型占16.1%、12型占14.5%、不能分型的菌株占16.2%。试验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KRG分型方法,可为中国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学分型提供技术支持;血清型5、4、12为中国部分地区近2年最流行的血清型,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韩赟  郭晗  逯忠新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25-325,327
为了解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在青海地区的流行状况,利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对2007~2009年采自青海各地区的1 200份山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山羊血清的阳性率从5.0%~21.0%不等,平均阳性率为16.1%。从季节上看,冬春季节发病率要高于夏秋季节。青海地区的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感染率偏高,应该加强对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防控。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 pneumoniae,Mo)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6株Mo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NTsys2.10e软件对获得的多态性图谱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在相似系数为0.70时,26株Mo可分成6个RAPD群或6个RFLP群;相似系数为0.90时,分成18个RAPD群或18个RFLP群;相似系数为1.00时,分成25个RAPD群或26个RFLP群.结果表明,我国Mo存在高度的基因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与地域差异相关,与宿主来源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了解我国Mo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打下了基础,也为建立有效的Mo诊断方法和疫苗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间接血凝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引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全菌抗原致敏经戊二醛处理的绵羊红细胞,制备成间接血凝试验抗原,通过IHA来检测由支气管败血杆菌引起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血清抗体。致敏绵羊红细胞的最佳抗原浓度为100μg/mL,血清效价≥1∶8即为阳性,效价≤1∶4者判为阴性,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而且操作简单,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山羊支原体性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羊支原体性肺炎(caprine mycoplasmal pneumonia,CMP)是由支原体(Mycoplasma)引起的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咳嗽、纤维素肺炎和胸膜炎为特征,发病率为22%~30%,有的高达60%~80%,死亡率为15%~30%.1873年Thomas首次报道了阿尔及利亚发生由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Mccp)引起的山羊支原体肺炎[1].  相似文献   
26.
逯忠新 《兽医导刊》2014,(15):48-50
我国是养羊大国,羊饲养量和羊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底羊存栏量为2.85亿只,其中山羊1.41亿只,绵羊1.44亿只;羊肉产量401万吨;羊毛44.4万吨,羊绒1.8万吨。养羊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养羊水平与澳洲、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除了养殖模式还比较落后以外,羊病的发生和流行是制约我国养羊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7.
1 四季羊发生传染病特点 春暖花开的春季,"冬眠"的微生物开始复苏,圈养了整个冬天的羊离开羊舍出去活动,加上初春季节羊的膘情不理想,抵抗力相对较低,给羊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尤其是冬季出生的羔羊,在春季断奶时,羔羊本身抵抗力弱加上断奶应激易发生传染病.因此春季必须高度重视羊传染病,做好免疫接种、药物预防和定期消毒等工作.  相似文献   
28.
夏季温度、湿度较高,各种病原和蚊虫等传播媒介较为活跃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羊发病几率很关键。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疫病防控功能研究室对不同季节羊病的发生与流行特点及防制措施深有研究。本期,我刊继续邀请体系内多位专家,为羊群安全度夏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9.
为筛选一种适宜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生长的培养基,利用活菌计数方法对MoGH3-3株在改良KM2培养基、TSB-1培养基、改良Thiaucourt氏培养基和10%马血清改良KM2培养基中不同培养阶段的生长滴度即颜色变化单位(ccu)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24,48,72和96 h,MoGH3-3株在TSB-1培养基中的平均生长滴度高于其他3种培养基。在培养的72 h和96 h,在TSB-1培养基中平均最大生长滴度达到了109 ccu/mL,在改良KM2培养基和改良Thiaucourt氏培养基中只有108 ccu/mL,而在10%马血清改良KM2培养基中仅为106 ccu/mL。这为绵羊肺炎支原体培养特性研究和疫苗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0.
为筛选最适于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生长的培养基,利用活菌计数方法测定了牛支原体OF2株在改良Thiaucourt’s培养基、牛心汤培养基和改良KM2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结果发现,牛支原体在改良Thiaucourt’s培养基中生长30 h即可达到平台期,平均最高生长滴度7.0×109ccu/mL;在牛心汤培养基中生长40 h即可达到平台期,平均最高生长滴度4.0×109ccu/mL;在改良KM2培养基中生长50 h达到平台期,其平均最高生长滴度为7.0×108ccu/mL。结果表明,牛支原体在改良Thiaucourt’s培养基中生长快、滴度高,为下一步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