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9篇
  12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了评价江西省生态公益林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涵水能力的影响,选择该区域内4种主要林分[杉木(Cuninghamia lanceolata)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硬阔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测定和比较不同林分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等土壤物理、水分指标,从而对林分土壤水源涵养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4种主要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排序为湿地松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硬阔林,容重大小依次为1.51、1.31、1.30、1.19 g/cm~3;4种主要林分类型的土壤孔隙度排序依次为硬阔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湿地松林;各林分类型的土壤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都呈现递减趋势;各林分类型土壤的涵水能力排序为硬阔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杉木林,其中硬阔林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而杉木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弱。综合分析表明,在江西省水源涵养区进行造林恢复时,应尽量避免营造高密度针叶林,尤其是大量营造杉木纯林,应结合种植有助于土壤结构改良的落叶或常绿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42.
雨季北京山区3种典型植物的水分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分是植物生长、初级生产力形成以及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控制因素。为了深入探讨在雨季降雨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和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的水分来源,根据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及植物茎干水分同位素特征,采用直接对比法和多源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开展系统研究。结果显示:① 在雨后,侧柏主要利用表层0~10 cm的土壤水分和80 cm以下的深层土壤水分,它们对侧柏的水分贡献率分别为35.8%和55.6%,而对中间层(10~80 cm)土壤水分的利用较少;② 栓皮栎的水分来源与侧柏相似,但是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比侧柏大,而对浅层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比侧柏小,这两层土壤水分的贡献率分别为17.7%和77.2%;③ 荆条的水分来源比较复杂,但主要来源仍然是表层0~10 cm的土壤水分,表层水分对其水分的贡献率为46.6%,而且对其他土层水分都有利用;在雨后,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不同物种间水分利用模式仍有差异,从而促进了对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缓解了半干旱区物种间的水分竞争,这对我国北方山区生态恢复物种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
民营畜牧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畜牧企业是民营畜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临汾市的民营畜牧企业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下,通过市场牵动,科技推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肉制品  相似文献   
44.
降雨与植被变化对小流域径流影响的定量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彭冲涧小流域1983—2014年的降雨、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结果显示,2003年为降雨与径流的一致突变点。因此,以1983—2003年为基准期,2004—2014年变化期的年降雨量、年径流深分别减少8.7%、27.5%,年平均减少幅度分别为12.7和20.4 mm。相对于基准期,变化期春、夏季及年的径流深分别减少87.5、99.5和223.9 mm,其中降雨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5.3%、80.5%和67.5%,植被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44.7%、19.5%和32.5%。可以看出,在春季、夏季及年尺度上,降雨与植被变化对径流影响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降雨变化的贡献率均大于植被变化的贡献率,尤其降雨充沛的夏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