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湖南省桂东县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对象,属于典型山区旅游地。文章基于PPT发展战略,将旅游业纳入扶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范畴,对桂东县旅游扶贫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后,针对旅游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6~2009年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通过R/S方法,计算出长株潭3市及其所辖区域人均耕地面积的Hurst指数,分析长株潭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总体上,1996~2009年,长株潭3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的Hurst指数分别为0.661 1、0.568 9、0.529 4,均大于0.5,说明未来一段时期内,3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将按惯性运行;分区域来看,1996~2009年,长沙市城区、长沙县、浏阳市、湘乡市、韶山市等5个区域的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趋势明显,Hurst指数均大于0.5,未来一段时期内,人均耕地面积还会继续减少;株洲市城区、湘潭市城区、宁乡县、望城县、攸县、炎陵县、醴陵市、茶陵县等8个区域的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趋势明显,株洲县、湘潭县的人均耕地面积表现出增加趋势,但Hurst指数均小于0.5,表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宁乡县等8个区域的人均耕地面积将呈上升态势,株洲县和湘潭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将呈下降态势;预测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表明R/S分析方法预测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行之有效,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选取1993、1998、2003、2008、2013年数据,以5年为单位,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1993~2013年长株潭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研究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3年长株潭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为2.037 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98 8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2384 hm2;1993~2013年长株潭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年平均增长率为3.05%,人均生态赤字呈现出先较快后缓慢增长的态势;长株潭地区正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基于此,提出控制人口数量、改变资源利用模式、提高单位面积自然资源的生物产量,提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加强政策宏观调控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近30年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方法客观评价土壤侵蚀研究发展进程,了解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发展前沿,从而推动我国土壤侵蚀研究的发展。采用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为数据源,分析了近30年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国际土壤侵蚀研究在1992—2000年间以土壤侵蚀与土地生产力关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为重点,进而发展为注重气候变化与侵蚀的相互影响、土壤侵蚀量的精确估算以及大尺度宏观侵蚀研究;而我国土壤侵蚀研究受国家政策导向明显,在1992—2000年间是以经济效益为重点的土壤侵蚀治理研究;逐渐发展为结合GIS和遥感,以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问题导向研究;近十年来,土壤侵蚀研究以RUSLE等模型研究为主,更注重土地利用、坡度等影响因素和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最后,通过对比分析近30年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提出我国土壤侵蚀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土地与生态科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法、德尔斐法等方法,构建了一套符合丘陵山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信息熵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武冈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将全市划分为东部低山丘陵区、中部费水河谷区、南部中山区三个生态建设区,针对不同的区域,提出相应的生态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DPSIR模型的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DPSIR模型框架,构建起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熵权法、线性加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进行定量评价,探讨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结果表明,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过程中,驱动力子系统评价指数呈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由2000的0.040 6上升到2013年的0.166 5;压力子系统评价指数个别年份有小幅下降,但总体增长趋势明显;状态子系统评价指数持续降低,2013年下降趋势得以遏制;影响子系统评价指数经历先降后升的发展阶段后,2013年再次回落;响应子系统评价指数经前期的波浪式增减后快速稳步提升。2000-2005年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基本稳定在0.36左右,长沙市经济低碳化经过前期低水平均衡阶段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由2005年的0.380 6持续稳步增长到2013年的0.680 5。研究表明,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尽管实现了等级跨越,但目前尚处于中高碳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增加碳汇能力,是长沙市低碳经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村庄整理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需要对村庄整理项目进行效益评价,为今后的村庄整理规划提供借鉴。津市保河堤镇中南村村庄整理项目是常德市第1个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将评价体系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指标,建立了权重集、隶属函数模型和评价集,对中南村项目实施进行综合评判,通过对最大隶属度原则法、加权平均原则法的比较,采用加权平均原则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南村村庄整理项目为优良项目,对社会效益的评语为"优",经济和生态效益为"良",建议后续建设过程中注重三者效益协调发展,使综合效益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8.
在应用Costanza、谢高地等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确定湘乡市各种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根据湘乡市规划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预测湘乡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前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评价规划实施后将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引入弹性系数对生态价值的敏感性指数进行计算。实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对制定正确的土地利用决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国家级、省级和工业集中区3个层面进行园区用地概括和结构比较,评析影响园区土地利用的因素,探讨湖南省工业园区用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外工业园区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先进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湖南省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对洞庭湖水沙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实测水沙资料,运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了长江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对洞庭湖水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比由18.5%,21.4%分别减少至11.7%,13.6%,导致三口占入湖总径流量、总输沙量比重,依次由41.5%,82.9%减少至21.6%,58.5%;(2)多年平均入湖水沙量分别减少了531×108 m3,4 715×104 t,湖盆泥沙淤积率由70.4%减少至39.5%,递减幅度为30.9%;(3)西、南、东3洞庭湖多年平均水位变幅分别降低了1.23,1.45,1.88m;(4)湖盆冲刷量大于淤积量,淤积泥沙颗粒趋于细化,西洞庭湖区与东南洞庭湖区的泥沙输出比均呈同步增大趋势。这些水沙特性的变化,对于延长洞庭湖寿命、减轻湖区洪涝灾害风险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会给湖区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