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6篇
  22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实验室前期筛出的3株耐高温乳酸菌作为添加剂,探究单一和复合乳酸菌添加剂对高温高湿地区扁穗牛鞭草青贮品质的影响,进一步筛选出最佳的乳酸菌添加配比。试验设8个处理,分别为:1)戊糖片球菌(PP04);2)食窦魏斯氏菌(WC10);3)植物乳杆菌(LP694);4)M-1(PP04∶WC10=2∶1);5)M-2(PP04∶LP694=1∶2);6)M-3(WC10∶LP694=2∶1);7)M-4(PP04∶WC10∶LP694=2∶1∶1);8)CK(对照,无乳酸菌添加)。青贮60 d后,测定其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处理组的NH3-N/T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处理组的乳酸、干物质含量和干物质回收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处理组的pH值都小于4.2,其中,M-4处理组的pH值最低,为3.86;4)M-4处理组的微生物菌群组成和感官品质优于其他处理,乳酸含量最高,NH3-N/TN最低。因此,在扁穗牛鞭草青贮中添加单一或者复合乳酸菌均有利于调制出优质的扁穗牛鞭草青贮饲料,3种乳酸菌复合添加的M-4处理组改善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的效果最佳,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推广利用的潜质。  相似文献   
72.
猪圆环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可以使感染猪出现各种疾病综合征和免疫抑制,并易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其他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防治本病,主要依靠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预防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73.
通过一种专业化、可视化宠物寄养模式的创建,探索与动物医院、宠物超市互惠共赢的合作途径,共同探讨确立"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宠物寄养机构的运营策略,以期为宠物寄养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可以参考借鉴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4.
为初步了解河北省规模化养殖场羊口蹄疫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水平,2018年5月在11个场点采集羊血清354份,用口蹄疫3ABC单抗阻断ELISA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从不同市区分析,秦皇岛市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5.65%,其次是保定市、邢台市,分别为11.11%、2.86%;从不同饲养阶段分析,种羊的抗体阳性率明显偏高,为16.82%,羔羊、育成羊分别为6.53%、10.75%;从不同性别分析,母羊阳性率偏高,为11.7%,公羊为8.33%;从不同品种分析,绵羊阳性率高于山羊,分别为12.75%、4.67%。虽然我国目前使用的灭活疫苗可能会导致产生一定的非结构蛋白抗体,但上述结果能够说明河北省存在口蹄疫自然感染羊只。这提示河北省的口蹄疫防治和净化任务仍然繁重,要根除和消灭本病,可选用非结构蛋白纯化程度高的疫苗进行免疫,同时加强3ABC抗体监测和引种检疫,隔离并淘汰阳性动物。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影响猪生长和体尺的重要候选基因(GHRH基因)多态性与猪体尺的相关性,选取大白猪为大型猪的代表,巴马香猪为小型猪的代表,利用测序法筛查了两猪种间GHRH基因上存在的SNPs,统计了各个SNP在2个猪种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然后基于基因型频率对每个SNP与猪体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将筛选到的与猪体型相关的SNPs进行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共有7个SNPs存在于两猪种间,分别为g.1874AC、g.2276AG、g.4165 C-、g.4238TC、g.8079 I-(GTGCTGGCGTGAG缺失)、g.8114AG及g.8178AG,且这些SNPs均与猪体尺性状显著相关,其中g.2276AG和g.4165 C-存在连锁效应,并且大白猪形成的优势单倍型为AC,而巴马香猪为G-型,单倍型频率在两猪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 001);位于基因内含子4的3个位点(g.8079 I-、g.8114 AG及g.8178AG)在大白猪中形成的单倍型为-GA,而巴马香猪为IAG,单倍型频率在两猪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 001)。这说明猪GHRH基因上存在的SNPs与猪体尺相关,可作为猪种遗传性状及育种的筛选标记,将为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及猪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为研究蔬菜种子吸收或外排Na+能力与其耐盐性的关系,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了628甘蓝、青杂中丰白菜、苏州青油菜、茼蒿、上海鸡毛菜种子外Na+流速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10mmol/L NaCl溶液处理下,甘蓝和茼蒿种子外排Na+,而白菜、油菜和鸡毛菜种子吸收Na+,其中,甘蓝、白菜和油菜种子对Na+吸收或外排的效果明显.随后以甘蓝、白菜和油菜种子为材料,在不同NaCl浓度下对种子萌发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升高,甘蓝、白菜和油菜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当NaCl浓度达到300mmol/L时,甘蓝、白菜和油菜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37.33%、14.67%和10.00%,耐盐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23.73,241.68mmol/L和200mmol/L.初步说明种子可以通过增加Na+的外排,减弱高浓度Na+对种子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77.
采用热平衡法获取温室内结果期番茄的茎流速率,对不同天气状况下番茄茎流速率与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番茄的茎流速率总体上呈单峰曲线,在高峰阶段波动变化,且在晴天的波动幅度与次数均明显大于阴天的;温室环境因子与番茄茎流速率的相关程度表现为光合有效辐射>相对湿度>温度>CO2浓度,其中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与茎流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相对湿度和CO2浓度与茎流速率呈显著负相关.最后建立了描述番茄茎流速率与室内环境因子间关系的多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R2=0.7434,P<0.0001),可为温室环境调控和合理灌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安徽农机化发展是全国农机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安徽农机化的形势、趋势和政策,既有全国的共性特征,也有着不同于兄弟省市区的个性特点。在这谈谈安徽农机化发展形势、趋势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9.
麻鸭是我国地方鸭种,农民素有放牧饲养麻鸭的习惯。与自然水体接触的鸭群常受到环境水系中寄生虫感染。对麻鸭吸虫病而言,通常呈现散发性慢性经过,每天死亡率0.1%~0.4%,持续数日甚至数月[1]。病原以前殖吸虫、棘口吸虫和毛毕吸虫较为多见[2]。但近年来,随着养殖的高密度化,麻鸭杯叶吸虫病的发生呈现急性流行性和高发病率趋势,死亡率可达20%以上[3],而且20~60日  相似文献   
80.
豫北地区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豫北地区猪瘟的免疫和野毒感染状况,更好地为开展相应的免疫预防工作提供依据,试验分别应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以及RT-PCR方法分别对豫北6地市送检的血清及病料进行了猪瘟抗体、猪瘟抗原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血清总阳性率为74.96%,提示该地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较差;猪瘟抗原阳性率为30.09%,说明目前豫北地区的猪场普遍存在猪瘟野毒感染,RT-PCR的结果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