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6篇
  22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豫北地区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豫北地区猪瘟的免疫和野毒感染状况,更好地为开展相应的免疫预防工作提供依据,试验分别应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以及RT-PCR方法分别对豫北6地市送检的血清及病料进行了猪瘟抗体、猪瘟抗原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血清总阳性率为74.96%,提示该地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较差;猪瘟抗原阳性率为30.09%,说明目前豫北地区的猪场普遍存在猪瘟野毒感染,RT-PCR的结果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2.
83.
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国内外对付本病仍然是以药物防治为主,但球虫极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不少在推广应用初期效果相当显著的药物,使用2~3年后因耐药性问题而变得疗效差,甚至完全失去应用价值,致使原来用药物控制得较好的鸡球虫病,有重新抬头的趋势,  相似文献   
84.
85.
86.
旨在分析共轭亚油酸(CLA)诱导奶牛低脂乳症对牛乳脂肪球膜甘油磷脂含量的影响.选取体况相近、泌乳中期的10头荷斯坦奶牛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设计,试验期12 d,第1天至第6天每头牛饲喂基础日粮+CLA 400 g·d-1,第7天至第12天恢复为饲喂基础日粮,每天记录产奶量及采食量,分析乳成分及乳脂肪球(MFG)粒径参数,对...  相似文献   
87.
本文通过对苏州留园空间设计的分析,总结留园在造园艺术及理景手法上的特点与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扼要归纳江南私家园林的理景特色和园林庭院的理景特点。  相似文献   
88.
为更有效地利用木薯(Manihot esculenta)作为饲料,以华南8号木薯为原料,研究了青贮时间(7、14、21、28和56d)和青贮温度(20、30和40℃)对木薯块根和叶发酵品质和氢氰酸(HC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青贮时间的延长,木薯块根和叶青贮料pH逐渐下降,青贮56d后块根的pH已降至3.73,而叶为4.70;块根的乳酸含量逐渐增加,而叶7d时最高。青贮温度对木薯块根发酵无显著影响(P0.05),各温度下块根的pH都接近3.70,而30和40℃的叶青贮料比20℃有更多的乳酸和更低的pH。木薯块根和叶中HCN含量都随青贮时间延长而减少,但减少主要发生在青贮前两周。随青贮温度升高,木薯块根和叶中HCN含量都显著下降(P0.05)。40℃时块根和叶中HCN去除率分别达到55.82%和63.56%。  相似文献   
89.
天府广场片区作为成都千百年来地理、政治和文化中心、最具成都历史文脉气息的片区之一,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建设挑战。本文试图通过成都市天府广场后子门片区的规划建设浅析,基于实地调研,对该片区建设的现状和困境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成都中心"复兴和城市活力的提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0.
鸭瘟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全面地叙述自从1923年第一次发现鸭瘟以来,世界各国学者研究其病原(即疤疹病毒)的历史进程以及在各个时期的成就,着重报道我国学者的贡献。内容有两个重点,即病毒的主要特性和疫苗的创制与应用。前者包括病毒进入机体的途径、在鸭体内的分布、形态学特点、化学成分、复制、培养、抵抗力、毒力、病原性、抗原构造、免疫原性和变异性;后者论述我国在灭能疫苗及弱毒疫苗方面的研究成果,它使我国鸭瘟的发生基本上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