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晋北地区春播红小豆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播期、种植密度与施肥量是影响红小豆产量的主要栽培因子,通过近年来的示范推广,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宜晋北地区红小豆创高产的丰产栽培技术,即"一优四适,一保五早"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一优"即选用优良品种。"四适"即适期播种,适度密植,配合氮、磷、钾、有机肥适当增施钼肥、菌肥,适宜条件精量点播;"一保"即保全苗,使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五早"即早间苗、早追促苗肥、早中耕、早管理、早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22.
利用外引种质,采用F1复合双交,是一个简便、快速、有效的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地选育出了早熟优良玉米自交系同303。再利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玉米自交系长453作母本、同303作父本,育成高产大穗型早熟玉米杂交种同单36号,突破了现有4大血缘的局限,以金皇后血缘材料和美国先锋血缘材料进行杂交,建立了金皇后×P群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3.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早熟玉米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早熟玉米杂交种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株高R2>生育日数R1>穗粗R5>行粒数R7>轴粗R8>穗长R4>千粒质量R9>出籽率R10>穗行数R6>穗位高R3。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性状对产量影响的大小与主次关系。  相似文献   
24.
大同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社会经济工作.目前,大同市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转轨滞后,推广机构设置分散,难以发挥整体效益;农业推广投资机制不健全,供给量严重不足;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科研、教育、推广协调困难;同时由于基层推广组织在提供推广服务时存在偏重自身经济利益的倾向,难以共同发挥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要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首先要强化政府调控,改善农业科技推广的宏现环境,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筹资渠道;其次要培养高素质的推广人员,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对科技的接受率,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社会化.文章分析了大同市当前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建立起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早熟小豆新品种晋小豆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采用天镇红小豆作母本,红301作父本杂交经改良混选法选择育成,原品系代号为红H801,该品种2009-2010年参加山西省小豆早熟组区域试验,二年平均亩产115.8 kg,比对照晋小豆1号增产8.1%,二年总10点次增产8点,增产点率达80%。该品种具有籽粒饱满,株型直立,结荚集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6.
用指针式旋转喷灌设备与农机具配套,以高垄种植为主,形成一套全新的马铃薯栽培技术。并对马铃薯喷灌圈高垄种植的先进性,及其高产优质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7.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大斑病是世界性的病害,该病主要分布在气候较冷凉的地区,晋北地区近年来随着种植玉米面积的推广以及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玉米大斑病的为害逐年加重,给当地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所(场)工作人员通过几年的研究摸索,提出了大斑病的具体防治措施,经多年大面积试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8.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绿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14年以同绿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绿豆产量构成因子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对绿豆"3414"肥料效应试验,建立肥料施用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求出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氮、磷、钾肥配比,不仅能满足绿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且能够促使单株生长发育协调。推荐的最佳施肥量为N 56.7kg/hm2、P(P2O5)76.2kg/hm2、K(K2O)53.5kg/hm2,可获1 526.7kg/hm2的子粒产量。  相似文献   
29.
海南岛属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冬季气候温暖,是玉米南繁的理想基地。异地育种可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玉米南繁应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旱地或成熟期较早的晚稻田。播种期以11月上、中旬为宜,既避开了海南岛8~10月份热带风暴和台风高峰期,又能确保第2年3月末收获,晒晾打包,避开4月份以后雨季的影响。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追“肥少吃多餐”。早管勤管,壮苗攻秆,加强水分管理,及时防灭虫害。起高“垄大双覆”地膜增温保墒,防止草害,是在海南岛南繁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0.
红小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小豆是我国重要的小杂粮作物之一,因其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们从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红小豆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供大家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