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马铃薯机械化高垄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北高寒区是山西省最大的马铃薯产区,但由于栽培技术的制约,增产潜力不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该地区的马铃薯生产。文中分析了马铃薯高垄密植栽培的增产机理,并从更换良种、种薯处理,合理施肥、改变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马铃薯机械化高垄密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2.
绿豆“3414”肥效试验及平衡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绿豆(Vigna radiata)栽培的最佳施肥量,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建立绿豆肥料施用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以求出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少施或缺施肥料对绿豆的长势和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合理的氮、磷、钾配比可明显促进绿豆生长,在中等肥力情况下,最佳施用量为N 66.6 kg/hm~2、P_2O_5127.2 kg/hm~2、K_2O 121.0 kg/hm~2。  相似文献   
33.
根据2013—2015年山西省中晚熟马铃薯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汇总资料,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晋薯27号在2013—2014年连续2年山西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3 140.11kg/hm2,较对照(晋薯16号)增产17.1%,在2015年山西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0 989.42kg/hm2,较对照(晋薯16号)增产15.81%,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变异系数较低,高稳系数值高,回归系数接近于1,多种分析方法均证明,晋薯27号是一个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较好的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34.
为揭示黄花菜NaCl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40、80、120、160、200 mmol/L NaCl胁迫对黄花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高度、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加NaCl胁迫浓度时,黄花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相应降低,盐害指数逐渐升高,黄花菜种苗的生长高度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NaCl浓度为120 mmol/L时,对黄花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高度的抑制作用较弱。不同处理质膜透性、MDA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20 d内处于一直增加的趋势,而不同处理黄花菜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NaCl胁迫对黄花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马铃薯育种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归纳了国内外马铃薯育种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介绍了引种鉴定、实生种育种、芽变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细胞工程技术育种及转基因技术育种的研究方法,以期获得马铃薯育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马铃薯育种需要借鉴的方向和思路,充分挖掘马铃薯种质资源,加强生物技术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将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相结合,为马铃薯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并为继续培育马铃薯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为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且适宜晋北区种植的大豆新品种,为今后的大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自主选育的11份大豆新品系为试验材料,比较各品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其产量的遗传变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主茎节数的变异系数最小;分枝数、单株荚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荚数与株高、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单荚粒数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11份参试材料的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1.421%,对大豆产量贡献大小排序为籽粒数量构成因子籽粒质量构成因子主茎构成因子植株高度构成因子;在选择大豆新品种时就注重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的综合选择。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高低,筛选出1份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大豆新品系ghs-6,可在晋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7.
同芸豆1号是以英国红芸豆为材料,采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风干种子、改育混选法经多年定向选择育成的红芸豆新品种。2021年通过山西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在2018-2019年的异地多点鉴定试验中,每hm2平均产量为2248.7 kg,5个试点均增产,比对照品种英国红芸豆平均增产11.8%。同芸豆1号适宜在山西省中北部春播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8.
39.
研究了适合西北地区种植的绿豆品种在不同密度、不同覆膜方式下的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评价了绿豆抗旱高产群体结构及栽培技术对群体结构与功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绿豆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渗水地膜覆盖,其群体结构合理,功能最优,绿叶叶面积指数为3.736,产量为1916.1kg/hm2,达最大,在旱区为适宜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0.
在太原地区,南瓜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靠昆虫授粉。进行春季制种时常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授粉受精不良,导致化瓜、种子产量低、种子质量不高。为了找出太原地区春季栽培条件下南瓜制种的最佳授粉时间,通过试验证明,南瓜在6月10-25日授粉时间段,每天在早上7:00-8:30授粉最为合适,在这个时间段授粉南瓜产籽量多,种子饱满,千粒重大,发芽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