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99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75篇
  59篇
综合类   792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299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12个观测站的1961~2000年40年的沙尘暴、大风日数和降水量等观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赤峰地区沙尘暴发生的地理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等。结果表明赤峰地区近40年来沙尘暴呈减少趋势,其特殊的地形特征和多风的气候特点是沙尘暴多发的主要原因。通过沙尘暴天气的个例分析,给出了赤峰地区沙尘暴发生的主要环流型。  相似文献   
22.
采用液体试管法研究“干奶牛乳房灌注剂”对牛乳房炎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对上述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采用TTC法测定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发现停药48h以后奶样均无抗生素残留。76例干奶牛使用药剂处理后,牛奶中体细胞数下降27%,临床乳房炎发生率降低70%。试验证明该制剂对细菌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可靠,可以用于预防干奶期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2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磺胺二甲嘧啶和泰乐菌素组分含量,采用C18(4.6×250 mm,5μm)色谱柱;以2 mol/L高氯酸钠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表明磺胺二甲嘧啶在10~200μ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0.05μg/m L,定量限为0.15μg/m L,低、中、高3个浓度加标的平均回收率为99.7%~100.1%,RSD为0.3%~0.5%,泰乐菌素D峰与A峰的分离度≥3.2;泰乐菌素C峰与磺胺二甲嘧啶分离度≥30,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24.
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运营系统,在采购控制、生产控制、分销控制和物流控制等不同层面进行合理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和经营中的盲目性,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农民增收,这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5.
为探索水稻谷粒图像快速计数方法,修正或减少因谷粒粘连引起的误差,采用黑色平面结合机械振动分散谷粒并采集图像,利用Matlab软件对图像进行灰度处理、二值化处理、两步开运算及腐蚀运算等消除粘连,并对计数点标记和计算。在灰度图上作开运算能有效修整谷粒边缘,腐蚀运算后谷粒中心与边缘亮暗对比更加鲜明,二值化后的图像初步分离效果好,在进一步开运算和腐蚀运算后,颗粒缩小,边界距离增大,解决了绝大部分粘连。对计数点标记后,非计数点更容易观察,可进行人工校正。该方法不仅可有效地分割谷粒粘连,还便于校正以提高精度,可快速实现800粒以内的水稻颗粒计数。  相似文献   
26.
在甘肃省靖远县北湾镇北湾村进行了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有效成分用量123.75 g/hm2和168.75 g/hm2第二次药后10 d的防效均达到80%以上,且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柱头外露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一个重要性状。本研究旨在初步鉴定控制柱头外露率的QTL。【方法】以高柱头外露率粳稻两系不育系大S×低柱头外露率热带粳稻品系D50的F_2群体及海南陵水、浙江杭州两地重复种植的F_(2:3)群体为材料,考查F_2群体及陵水、杭州两地两次重复F_(2:3)群体单边柱头外露率(PSES)、双边柱头外露率(PDES)和柱头总外露率(PES)。【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单边柱头外露率、双边柱头外露率和柱头总外露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构建的大S×D50 F_2群体遗传连锁图谱,QTL分析检测到水稻柱头外露率QTL 21个,分布于第1、2、3、4、6、7和12染色体上,贡献率变幅为0.1%~57.6%,除个别贡献率极低的位点外,绝大部分QTL加性效应来自于高值亲本大S。其中位于第4染色体和第12染色体的两个位点q PDES4,q PES12在F_2和两次重复F_(2:3)群体中均检测到,贡献率分别达17.86%和16.98%。位于第3染色体的q PES3位点在陵水、杭州两次F_(2:3)群体中重复检测到,贡献率高达25.6%。【结论】检测到的QTL,有些与其他学者报道的处于同一位置,有些则是新的柱头外露率QTL。这些水稻柱头外露率QTL为今后柱头外露率基因精细定位、克隆、以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选育高柱头外露率粳型不育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刍议甘州区乡镇村屯建成区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张掖市甘州区乡镇村屯绿化的现状,总结了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对2013-2015年的乡镇村屯建成区的绿化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提出的工作重点、绿化模式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9.
30.
梁遂权  彭玉琴  郑政  黄延政  杨金凤 《茶叶》2014,40(4):194-197
2012年,我们在实施全国农业示范推广补助项目,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茶叶科技示范户周先明进行调查,发现该户从2009年起每天采茶都记了日记帐,我们分析了他4年采茶产量收入,春茶产量占全年29%,其收入占全年60%,亩产鲜叶量为1256.3公斤,亩现金收入为6054元。2013年实施该项目后,我们一是通过他多年每日记载数据分析绘制成图;二是实地茶园土壤肥力性状,树体结构和管理措施调查分析,提出其水田茶园不同于过去旱坡茶园的综合高效管理增产增收途径,在2013-2014年早春干旱情况下,茶叶产量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对全区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