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8篇
  6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61.
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引智工作为例,阐述了引进国外智力资源的途径,指出引进国外智力可通过专门的引进人才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引智基地、聘请国外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国际合作平台和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来实现。引进国外智力资源可以促进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带动技术和资源的引进、推动平台建设和学科发展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最后,提出对未来引智工作的设想,以期为农业领域的大学和科研单位开展引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真菌源蛋白类激发子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病原真菌的信号传导分子,不仅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广谱诱导植物抗性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本文就真菌源蛋白类激发子的种类、功能及蛋白激发子基因转化植物等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3.
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的诱导子及其可能的诱抗机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利用生物激发子和非生物激发子等诱导果实抗病的方法进行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以及当前利用激发子的种类、特征、诱导抗性的机理,提出了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4.
Hrip1是从极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代谢物中分离的一种蛋白激发子。将蛋白激发子基因Hrip1转化到拟南芥,对5个T1代转基因拟南芥株系进行分子检测, 证明Hrip1基因能够在拟南芥中转录和表达。转基因植株对盐和干旱胁迫的抗性显著增强, 75 mmol L−1 NaCl和50 mmol L−1甘露醇渗透胁迫2 d, 转基因植株种子平均相对发芽率为32.1%和77.9%, 分别比野生型的增加3.72倍和5.61倍; 150 mmol L−1 NaCl和50 mmol L−1甘露醇处理拟南芥幼苗7 d后, 转基因植株平均相对根长为81.79%和93.25%, 分别是野生型的1.53倍和1.34倍。3周龄的转基因植株在250 mmol L−1 NaCl条件下胁迫20 d, 平均存活率为67%, 显著高于野生型(42%)(P<0.05); 干旱胁迫25 d后, 复水5 d转基因植株平均存活率为72%, 而野生型仅为44%。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野生型, 用200 mmol L−1 NaCl和200 mmol L−1甘露醇处理24 h后, POD活性分别比野生型植株提高1.56倍和1.85倍, CAT活性分别比野生型植株提高1.64和1.86倍。说明蛋白激发子Hrip1基因在拟南芥中的表达能够改善和提高植株的耐盐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65.
灰葡萄孢菌激活蛋白PEBC2的生物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沸水浴、离心、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BC-4-2-2-1菌丝体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激活蛋白,命名为PEBC2,经SDS-PAGE银染显示呈单一条带,相对分子量约为14kD。该激活蛋白能显著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增强小麦的抗旱性和番茄对灰霉病的抗性。经激活蛋白处理后小麦发芽率从75.00%提高到98.33%,处理7、9、11天时株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7.07%、23.05% 和17.19%,幼苗抗旱综合系数从36.53提高到57.45;该激活蛋白对番茄灰霉病的诱抗效果达60.09%。  相似文献   
66.
转IPT基因水稻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抗旱性研究是当前水稻研究的热点。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IPT基因导入籼稻IR64,并获得了254株再生植株,并对其进行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确定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水稻中。选择两个单拷贝的转基因株系和一个野生型株系在开花期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在同等水平干旱胁迫条件下,IPT转基因植株的细胞分裂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叶片温度稍微低于野生型,且转基因植株茎叶衰老延缓,这些结果表明IPT基因在抗旱育种及机理研究方面有积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7.
阿泰灵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植物免疫蛋白制剂,能诱导多种植物的广谱抗性,并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但在小麦生产中尚未开展相关研究。2016年作者分别在山东省和河南省开展了阿泰灵对小麦抗病和促生长的田间试验,并初步研究了阿泰灵诱导小麦抗病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用400倍阿泰灵稀释液拌种,并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和扬花期进行1000倍喷雾使用,能显著提高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须根数和根系活力;对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和叶锈病3种病害的诱抗效果达到29.3%~64.9%;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也显著提高,产量增加15%以上。阿泰灵喷雾处理小麦6叶期幼苗后12~24 h,POD、SOD和CAT防御酶活性提高45%,抗病相关基因PR-1、PR-2和PR-5也比未处理小麦转录表达提高10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阿泰灵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并提高小麦抗病性;防御酶活性提高和抗病基因上调表达是阿泰灵诱导小麦抗病增产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8.
植物激活蛋白Ap36在苏云金芽胞杆菌的表达及抗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有植物激活蛋白(Activator protein)基因ap36的质粒pMYE为摸板,设计一对特异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出激活蛋白基因开放读码框序列,使用XbaI和SphI双切PCR产物,插入到用这两酶双切的pBMB982-304质粒slh motif的下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BMB0588,转化苏云金芽胞杆菌无质粒突变株BMB171。结果表明,目标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成功表达。为探讨表达植物激活蛋白的重组菌是否能够诱导植物获得抗性,用重组菌在28℃培养24小时发酵液原液处理番茄幼苗和土豆片。结果显示,发酵液处理90min后,番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脯氨酸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57.14%和131.59%;4d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含量较对照也有所提高;经重组菌发酵液处理的马铃薯片,对马铃薯软腐病表现出很强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69.
在传统真菌形态学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具有诱导植物增产抗病的蛋白激发子产生菌链格孢(Alternaria spp.)JH505菌株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克隆了该菌株长度为1 267bp的rDNA序列.结果表明,rDNA包含部分18S rRNA、28S rRNA序列及完整的5.8S rRNA、转录外间隔区(ITS1、ITS2)rRNA序列,与A.tenuissima、A.cinerariae、A.dianthi、A.brassicae、A.zinniae相应的rDNA分别具有100%、98%、97%、97%和96%的相似性.结合菌落形态、孢子特征以及rDNA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细极链格孢菌(A.tenuissima).  相似文献   
70.
我国水稻上一种类似条纹叶枯病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我国类似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自1984年起,选用我国的病株进行了有关测试.人工接种,该病原物能侵染水稻、早稻和小麦,不能侵染玉米、高粱和苏丹草.在大量的病组织超薄切片和分离提纯液的电镜观察中,均未见到分枝丝状体病毒,病株汁液和提纯液与日本的RSV抗血清均为阴性反应.此外,本实验还从类菌原体、类病毒和虫毒等方面进行了测试,除虫毒拟有一定的可能性外,其余都可以排除在真正病原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