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5篇
  5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麦洼牦牛和犏牛乳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洼牦牛和犏牛乳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田淑琴郑玉才文勇立邓孝廷彭先文(西南民族学院畜牧兽医系成都610041乳酸脱氢酶(LDH)是由H和W两种亚基构成的四聚体,一般有LDH1~LDH55种同工酶形式,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和体液中,在糖代谢中发挥一定...  相似文献   
53.
上皮黏蛋白MUC1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高的糖蛋白。在乳分泌过程中,MUC1随着包裹在乳脂肪球上的上皮细胞顶膜一同进入乳中[1]。对乳MUC1的研究显示,除小鼠外,人、牛、山羊、马、豚鼠等的乳MUC1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上均表现出多态性,可显示来自双亲的2个共显性等位基  相似文献   
54.
本实验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研究了50头荷斯坦牛乳的MUC1的生化遗传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乳MUC1呈现多态性,呈现出一条或两条迁移率不同的区带,从中共发现5种分子量分别为196kd、190kd、183kd、176kd、156kd的复等位基因的MUC1区带。由此可知,荷斯坦牛乳MUC1基因座受A、B、C、D、E5个复等位基因支配,表现出6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55.
成都地区中国荷斯坦牛乳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成都地区40头荷斯坦牛乳蛋白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αs1-CN和α-La均分别只表现为BB一种基因型:β-CN有AA和AB两种基因型,AA型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0.9500和0.9750;β-La表现出AA、AB和BB三种基因型,B基因频率高于A基因。  相似文献   
56.
西藏牦牛血清乳酸脱氢酶H亚基的遗传变异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西藏嘉黎和亚东地区85头牦牛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结果显示,牦牛血清LDH同工酶具有LDH1 ̄LDH5五种形式,LDH的H亚基存在A、B、C三种遗传变异体,C型遗传变异体平均占82.35%。值得注意的是,嘉黎地区具有A或B型H亚型的牦牛血清中LDH2的相对活力显著低于具有C型H亚基的牦牛,其机制和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7.
牦牛乳酸脱氢酶-1两种遗传变异体的纯化及酶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上探索牦牛(Bos grunniens)低氧适应性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牦牛组织中LDH同工酶谱;用比色法测定牦牛、黄牛和水牛心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LDH总活力;采用染料亲和层析和DEAE-Sephadex离子交换层析从牦牛心肌组织中纯化LDH1(由4个H亚基组成)的2种遗传变异体,进行酶学性质的比较。【结果】电泳方法检测发现牦牛LDH1存在2种遗传变异体,根据电泳迁移率分别命名为快型和慢型(LDH1-F和LDH1-S)。获得纯化的牦牛LDH1-F和LDH1-S,比活力分别为21.4 U?mg-1蛋白和17.8 U?mg-1蛋白,在SDS-PAGE和PAGE上均显示1条区带。2种变异体以NADH为底物的米氏常数(Km)值差异不大,均显著高于普通牛的LDH1;以丙酮酸钠为底物的Km值LDH1-F小于LDH1-S。试验进一步比较了携带不同LDH1变异体的牦牛心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LDH总活力和各种同工酶谱,未见显著差异,而牦牛心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LDH总活力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黄牛和水牛。【结论】牦牛LDH1 2种遗传变异体的Km值存在差异,且Km(NADH)高于普通牛;牦牛心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LDH总活力低于普通牛。  相似文献   
58.
[目的]为研究以鼠兔LDH-C4为靶蛋白的节育型鼠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简并引物PCR克隆得到黑唇鼠兔LDH-C基因的EST序列,再根据EST序列采用RACE技术克隆出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和3’UTR序列。[结果]整个cDNA全长1 498 bp,其中ORF长996 bp,编码332个氨基酸,3’UTR长486 bp。ORF序列比对显示LDH-C基因在大的分类单位上均很保守。系统树分析显示黑唇鼠兔的LDH-C基因和灵长类及偶蹄目的遗传距离较近,和啮齿目较远。[结论]成功的克隆得到了黑唇鼠兔的LDH-C基因的cDNA序列。  相似文献   
5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乐至黑山羊、藏系绵羊和黄牛的背最长肌中次黄嘌呤核苷酸(Ionsine monophosphate,IMP,又名肌苷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山羊和藏系绵羊的背最长肌中的IMP含量极显著高于黄牛(P0.01),山羊的背最长肌中IMP含量不同程度地低于藏系绵羊(P0.05),但用75%蚕沙或100%蚕沙替代精料的试验组与藏系绵羊差异不显著。初步研究表明,用蚕沙替代精料可能有助于山羊肌肉中IMP的合成。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青蒿鲨烯合酶进行cDNA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鲨烯合酶cDNA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提取青蒿细胞总RNA,运用RT-PCR扩增出鲨烯合酶基因。将其与pMD19-T载体连接,并对克隆片段序列进行分析。[结果]SS基因全长1257bp,编码418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青蒿SS基因序列与人参、积雪草、金铁锁、大豆、辣椒、百脉根、远志、玉米、褐家鼠、小鼠以及人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7.21%、76.11%、75.66%、74.62%、73.83%、74.46%、73.03%、64.39%、52.22%、50.51%和50.12%;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9.43%、79.00%、75.84%、79.43%、77.27%、77.27%、77.03%、66.03%、40.65%、40.19%和40.09%。[结论]青蒿鲨烯合酶cDNA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SS基因结构、基因表达与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