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10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闽台、榕台、漳台农业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闽台、榕台、漳台农业的比较与启示郑金贵(福建省农业科学院350003)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农业气候相似,农业生产类型基本相同,作物生长节律比较接近。福建所属的福州、漳州是“两部一办”(农业部、外经贸部、国台办)确定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92.
台湾有机农业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概述了台湾省有机农业发展的背景、经济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管理技术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93.
高EGCG含量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金科  郑金贵  陈荣冰  陈常颂 《作物学报》2005,31(11):1511-1517
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是茶叶具有抗癌功效的核心成分[1~3],是决定茶叶饮料品质好坏的关键因子之一[4],是茶多酚具有生理活性和广阔用途的最关键的核心成分[5~7]。EGCG在不同茶树品种新梢的含量一般为9%~13%,前人对EGCG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癌、抗氧化、抗病毒等功能性方面[8~10]。而茶树EGCG的遗传规律、资源筛选等方面研究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我国茶树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居世界之首[11],前人已对茶树种质资源作了深入研究,并在品种早期鉴定、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生物化学、细胞学、解剖学、形态学、制茶学、孢粉学、发酵学及抗性(抗寒、抗病虫)等领域取得长足进展[12~19]。若能从我国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高EGCG含量(>13%)的品种或株系,一方面,可作为茶树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可应用于生产,从茶树鲜叶中直接大量提取EGCG。因此,高EGCG含量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对于EGCG的工业化生产、茶树新品种选育、提高茶树鲜叶或干茶的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旨在筛选高EGCG含量的茶树特异资源。  相似文献   
94.
银耳遗传转化标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银耳是一种著名的食用菌,又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菌,即可以大量人工栽培,又可利用其无性型(芽孢)进行发酵生产,如果能作为生物反应器将有特殊的优势。但是,银耳的基础研究甚少,目前还没有遗传转化及其相关报道。本实验对银耳的遗传标记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对银耳转化载体选择和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转人乳铁蛋白基因番茄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铁蛋白是转铁蛋白家族中的成员之一,主要分布在哺乳动物的乳汁、血液、泪液、小肠液等分泌物中.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重要成员之一,具有能促进人体对Fe的吸收和利用、抵御病菌侵染、免疫调节等(Bhimani et al.,1999)多种生物功能.把人乳铁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不仅可提高了番茄的营养保健品质,还可提高转化植株抗菌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96.
植物芪类次生代谢物的功能、合成调控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芪类(stilbenes)是松树、葡萄和花生等植物中发现的具有抗病及保健等多种功能的次生代谢物。芪合酶是芪类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植物大多数芪类次生代谢物都具有诱导合成的特性,它们的诱导合成是芪合酶基因在各种诱发因子作用下被诱导转录和翻译的结果。利用已克隆的芪合酶基因,可在转基因植物中引入芪类合成支路以合成芪类次生产物,从而达到改变转基因植物抗性及保健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取得了“在占世界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3%人口的吃饭问题”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后的中国农业正面临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动物食品要求日益增加的严峻现实,从而使饲料问题成为当今中国农业的突出难题。因此,对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的农副产品资源-稻草的饲料利用问题一直是动物营养学家活跃的研究领域,他们从微生物处理等“外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至今作为饲料利用的稻草为数还很少。因此,我们从“内因”的角度,即用遗传育种  相似文献   
98.
99.
银耳的诱变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结果表明,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对紫外线的效应为多靶单击类型,而对^60Coγ射线的效应为单靶单击。紫外线诱变获得2个营养缺陷型菌株,其中I株T811经鉴定是肌醇缺陷型。突变体T811的生长迟缓期比野生型多3d,生长速度较慢。同时还提出了该突变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莲子乳酸菌发酵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莲子乳酸菌的发酵工艺及发酵过程中酸度,还原糖、氨基态氮含量,以及乳酸菌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在最适发酵温度(42.5℃)下,采用蔗糖6%、脱脂乳粉2.0%、莲子6%、CMC-Na0.20%的配方,经过9h发酵,可以获得最佳风味;在发酵过程中,随着乳酸菌数的增加,发酵液的酸度以及氨基态氮含量明显提高,还原糖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