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2017-2020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的机采棉品种区试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新育成的机采棉品种皮棉产量不断提高,但存在抗病性不突出等问题,因此建议育种工作者进一步拓宽种质资源,选育出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的机采棉新品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32.
2010年湖南省主产棉区棉花实际皮棉产量每公顷1119 kg,较2009年的1210.5 kg下降7.6%,个别地区下降幅度更大。1原因分析4月开局不利,气温异常偏低,降雨显著偏多,强寒潮频繁,播种育苗和移栽时间均推迟,大田苗病发生严重,生育缓慢,比2009年迟发15 d左右。8月多雨、高湿造成棉铃疫病发生,烂铃多于往年。  相似文献   
33.
洞庭湖棉区2010年气候与棉花生长发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省2010年棉花种植面积增加明显,据湖南省供销社主任陈德礼9月21日(长沙)介绍,全省3大棉花主产区种植面积约190 000 hm^2,比2009年增长12%左右。  相似文献   
34.
湖南短季棉油后直播适宜播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个短季棉品种(组合)中棉所50与FZ001,分5月25日、6月5日、6月15日3个播期研究了播期对短季棉品种的生育进程、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万株·hm-2的密度下,中棉所50与FZ001于6月5日播种效果最佳,而6月15日播种棉花减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35.
棉花生产费工费时,已是制约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作者从简化棉花生产程序、提高棉花生产效益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棉花生产的出路在轻简化,而轻简化的出路在于实施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1棉花生产轻简化意义重大1.1传统的棉花生产过程需要轻简化棉花生产时间长。在长江中游棉区,棉花生产周期长达8个月。棉花生产用工多而繁琐、劳动强度大。现在棉花生产过程包含制作育苗营养钵、播种、苗床管理、大田除草整地、打穴移栽盖膜、补苗定苗、病虫防治、施肥除草、化学调控、整枝打顶、收花晒花、撕膜拔秆等大量程序,不仅费工多而且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益低。  相似文献   
36.
施氮水平对油棉连作棉花氮磷钾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油棉连作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湖南省常德市开展了氮肥不同用量试验,设置了5种施氮量:0,90,180,270,360 kg/hm~2。结果表明:在0~360 kg/hm~2施氮量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棉株氮素、磷素、钾素养分累积逐渐提高;氮素的积累分配与磷素、钾素的积累分配呈现良好的一致性,棉株氮磷钾养分累积均在施氮360 kg/hm~2条件下最大,其中在90~360 kg/hm~2施氮量内,棉铃氮素、磷素、钾素的分配比例均在施氮270 kg/hm~2条件下最大。在0~360 kg/hm~2施氮量内,氮肥的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与生产效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棉株对磷素与钾素的吸收则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增施氮肥促进了棉株生物量的积累与棉花产量的提高,当施氮水平提高到270 kg/hm~2后,其增施效果不再显著且生物量与产量均为最高。在0~360 kg/hm~2施氮量内,马克隆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整齐度和伸长率则没有显著的变化;在180~270 kg/hm~2施氮量内,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最高。适宜的施氮量利于棉株对氮素、磷素、钾素的吸收,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该试验条件下,推荐施氮量250~270 kg/hm~2。  相似文献   
37.
以18个玉米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品种对土壤中镉(Cd)元素累积和富集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长株潭地区种植的低积累Cd玉米品种.结果表明:18个玉米品种茎叶Cd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5个玉米品种茎叶的Cd含量超过了《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要求,超标率为83.33%;籽粒Cd含量存在极...  相似文献   
38.
从实现洞庭湖植棉区一播全苗和机械化采摘出发,以鼎城区(29.25°N、111.75°E)为例对2000―2019年5―10月份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该区5―6月降水和温度能满足棉花播种出苗需求;10月平均降水量明显偏少,晴天较多,利于棉铃集中吐絮和机械化采摘.据此认为,在气象要素上洞庭湖植棉区植棉机械化具有较好的可行...  相似文献   
39.
从种植区域选择、播前准备、播种、施肥、免定苗与整枝、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与打顶、灌溉、脱叶催熟与采收、秸秆处理等方面,对湘西北油后直播棉“三免三减”(免耕、免定苗、免整枝,减少施肥、化学调控、采摘次数)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该技术在湖南省桃源县的试验示范效果。结果表明,在稳定棉花产量的情况下,“三免三减”栽培技术能减少劳动力和部分生产资料投入,从而增加植棉效益,为湘西北乃至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棉轻简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有利于促进该区域棉花产业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40.
探讨Mn处理下棉花幼苗根部对Cd胁迫生理响应及Cd累积的影响。以湘C178和湘FZ00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Mn离子处理(0,5,10,50μmol/L)后,Cd胁迫下棉花幼苗根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Cd含量、干物质质量及主根长度的变化。10μmol/L Cd胁迫对棉花根部生长有明显影响,棉花幼苗通过构建物理性屏障和抗氧化防卫机制来减轻Cd对根部细胞的损害,导致SOD活性降低,CAT活性、MDA含量和Pro含量增加。同时,Mn处理会影响棉花幼苗根部对Cd胁迫的生理响应。低浓度Mn处理会导致棉花幼苗根部Cd含量降低,SOD活性和Pro含量提升、CAT活性和MDA含量降低,有效预防Cd胁迫对棉花幼苗根部生长的抑制作用;较高浓度Mn处理会导致棉花幼苗根部Cd含量增加,SOD活性提升、CAT活性和MDA含量提升、Pro含量降低,影响棉花幼苗根部生长。在利用棉花修复Cd污染耕地时可用小于10μmol/L的Mn离子处理来提高棉花耐Cd幼苗能力,保障棉花植株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